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无双和后宫中其他没有子女的女人一样,被送进了感业寺,削发为尼,终日敲着木鱼,念着往生经文,为老皇帝超度祈福,吃着发霉发臭的食物,用度日如年来形容,也毫不为过。
李恪即位后,忙得像打仗似的,一方面,他要办理父亲的丧事;另一方面,他要处理一大堆军国大事。
这些事情,他都很陌生,需要紧忙学习,紧急处置。对于军国大事,他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和放松,因为父亲留给他的是一个举世无双的超级大国,他必须高举父亲治国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父亲“仁政爱民”的重要思想,深入落实以德治国观,把大唐建设成为一个高度富强、文明、发达的封建主义国家。
其实李恪并没有忘记金无双,也没有忘记自己对她的承诺,他不是那种忘恩负义、言而无信的人。
李恪也想把金无双留下来,但他暂时不能这样做,因为他有难言的苦衷。
李恪的难言苦衷有三个方面。第一,他把金无双留下来,同李世民把薛婕妤留下来,完全是两回事。
李世民把薛婕妤留下来是为了工作,李恪把金无双留下来,却是为了保持私情,可他们的私情见不得天日,并为传统伦理道德所不齿,因此李恪并不敢把金无双留下来。
第二,李恪虽然是最像李世民的皇子,但由于不是嫡生子,长期受到了李世民的敲打和压制,李世民给它取名为恪,意思就是要他恪守本份,不该是他应该得到的,不要有非份之想。
这也倒致了李恪的性格,完全被压制了,变得行事谨小慎微。做什么事情都要思虑再三,瞻前顾后。而把父亲的女人留下来,是需要勇气和霸气的。
李恪既缺乏他父亲李世民那样的气魄,又要顾及舆论的影响,因此他还是不敢把金无双留下来。
第三,李恪刚刚即位,皇位不稳,加上性格长期受到压制,所以一直受到褚遂良等顾命大臣的控制。
这些大臣是绝不会允许李恪胡作非为的,李恪又顶不过这些大臣,他唯一能够信任倚重的李中华,又还在辽东没有回来,所以只好夹着尾巴做皇帝,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这也是他不敢把金无从留下来的重要原因。
如此说来,在当时的情况下,李恪真是不敢把金无双留下来。其实,他心里很痛苦,他知道金无双一定很伤心,但伤心总是难免的,谁让他们曾一往情深呢?
金无双对李恪仍然是有感情的,至少她思念李恪,期盼李恪。思念一个人到了这种程度,实在令人感动。
写了情诗,还捎上一条石榴裙,顺便勾引一下李恪,那效果可不是一般的妙。
情诗写出来后,是要送给李恪看的。虽然不清楚这首诗的来龙去脉,也不知道这封书信是怎么样送出来的,而且送到了李恪的手中。
现在李洛手中拿着的书信,便是金无双写好之后,想尽办法送到李恪手中的。
李恪即位后,在工作上一刻也不敢怠慢。正因为此,他才忽略了金无双。
可看了金无双的这首诗(也许看到了那条石榴裙)后,李恪的心一下揪紧了,她是我深爱的女人啊,我怎么把她忘了呢?
如今,她跌进了万丈深渊,我却无动于衷,真是该死!何况朕对她曾有过承诺。
她在那样的环境中,还这般思念我,真让我感到愧疚!不能再让她受委屈了,一定要去看看她,把她接回宫!
李恪刚刚作出这样的决定,就遭到了现实的无情抨击,因为他不能立刻去见金无双。
李恪当初之所以不敢把金无双留下来,有三个原因,如今他不能立刻去见武则天,也有一个重要原因。
父亲死了,作为儿子,他要守孝三年,大唐的规矩一般是二十个月,在这三年期间,只有在父亲忌日这天,他才可以入寺进香,才可以借着这个机会见到金无双。
但仅有这样的机会还不够,前提条件是需要李恪在父亲忌日这天,选择去武则天所在的感业寺进香。
而二天后,便是李世民去世的一周年忌日,可是李恪却还没有想到,用一个什么样的理由?选择去感业寺进香,并且避开跟随左右的朝中大臣们,和金无双见上一面,以慰两人的相思之情。
历史有着很顽强的意志,虽然李中华阻止了晋王李治登基称帝,拦住了武则天进宫陪王伴驾,几乎完全改写了历史。
但李恪也是李世民的种,金无双的野心也不比武则天差,两个人完美的遇上了,便成了历史上李治和武则天的翻版,虽然人物改变了,但是故事依然还是那样的故事。
而关于这一点,李中华却是一点都不知道。
先皇的周年忌日,在朝中也是一件重要的大事,作为六部之首的尚书省左仆射,李中华当然要陪同皇帝李恪,一起出席祭祀活动了。
两天后的早上,天气非常的不错,对于先皇忌日的祭拜活动,非常的有利。
祭拜活动按照以往的惯例,由礼部主持,原本礼部最多派个侍郎主持也就够了,可礼部尚书许敬宗,却亲自主持了这个祭祀活动。
不得不说,许敬宗虽然在历史上,名声不是很好,说他是个十足的小人,也并不为过。
不过此人到是正经的科班出身,还是很有一些真才实学的,至少对先皇的祭祀活动,主持的有模有样的,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所有的祭祀环节,都进行得非常顺利,最后一个环节,按照以往的规矩,是前往皇家寺院敬香拜佛,求佛祖保佑先皇的。
皇家寺院当然不止一家了,但这种正式的祭祀活动,通常都只是其中的那几家而已。
然而,皇帝李恪却突然宣布,要前往感业寺敬香拜佛,至于原因,那是因为先皇托梦于他,要他前往感业寺敬香拜佛。
身为儿子,当然要谨守孝道了,这个理由,在场的大臣,谁也挑不出什么理来。
李中华也没有在意,反正到哪个寺庙敬香不是上香,在哪个寺庙拜佛不是拜佛,既然皇帝都说了,是先皇托梦给他,要他前往感业寺敬香拜佛,那大家就都跟着皇帝,去感业寺敬香拜佛,也没有什么不一样的。
喜欢大唐可以更强请大家收藏:()大唐可以更强更新速度最快。
………………………………
第175章 未来的危险
到了感业寺之后,按照惯例,敬完香,拜完佛之后,皇帝陛下需要在寺中小歇片刻。
李恪作为先皇的儿子,感业寺又是先皇的女人们出家修行的寺庙,既然来了,自然是要以晚辈之礼,代替先皇关心一下,这些女人在感业寺过得怎么样了?
这可把感业寺的一众僧尼吓得不知道如何是好了,可是他们又没有什么办法,找不到理由来拒绝,皇帝对先皇女人的关心。
这些先皇的妃嫔,在宫中时过的生活,穿金戴玉,锦衣玉食,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有大把的太监宫女帮他们做,除了伺候皇帝之外,她们可以说是衣来伸手一,饭来张口。
来到感业寺出家为尼之后,肯定是不可能让她们,继续过那种日子的,这些妃嫔受了不少的委屈,那也是肯定的,心里对感业寺不满,也是不可避免的。
能够进宫成为妃嫔的人,其实大都是有些来历背景的人,不是某个大臣的女儿,就是某个大家族出来的。
她们既便是到了感业寺出家为尼,除了不能和宫里面比,吃穿用度也不会太差,至少没有人会为难她们,给她们气受。
不过总有一些民间出身的,还有一些番属国进贡给皇帝的妃嫔,因为他们身后并没有什么可以撑腰的人,受一些气,被寺中资格比较老的人欺负了,也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为了避嫌,也为了避免尴尬,新皇帝基本上是不会再过问,这些老皇帝的妃嫔,出家之后的生活,更不要说是亲自来寺庙里,看望她们了。
可是李恪这位新皇帝,他偏偏就来了,不仅如此,还要召见己故老皇帝的妃嫔。
如果是见其他的妃嫔,感业寺的僧尼们,倒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可是新皇帝偏偏召见的人,是新罗来的金无双,一个封号仅仅只是才人的金无双。
这感业寺中,除了少数几个有道高僧和师太之外,没有欺负和刁难过金无双人,还真的是不多了,听到金无双被新皇帝召见,很多人都吓得面无人色了,嘴里不断的念着阿弥陀佛,菩萨保佑。
其实感业寺的这些僧尼们,实在是有些多虑了,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