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剑断灯灭之时-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下来,自不必说,朵儿加既然身死,坐下弟子自然无法加持这术,也四散逃了开来,中原修士立刻反击追杀过去,修罗云一散,元兵自然后继无力,无力的瘫倒在地,明军士气大振,三军一鼓作气,掩杀过去。此役,大败元军五万,同时,中原八俊之一的思奕名声再响头筹,以一人之力,金丹期修为斩杀元蒙立见期大法师的故事又一次响动起来,在人们的传闻中又记下了一笔。

    回到现在,楚寻语从当年的回忆中醒悟过来,看着说书人还在口若悬河讲着这个段子,默然笑笑,丢下了一锭银子在饭桌上,便走了下去。

    楚寻语还和当年一样,只不过右肩膀后多了一把背负着的长剑,剑护上有一根绳子,拴着一个银色铃铛,默默的迎着远方走了下去。

    清风徐来,铃音随风而响……
………………………………

第四章 遇佛缘 再种因

    花开两端,各表一枝。再来说说这望尘老道。

    望尘正驾云来到成都上空,心念忽然一动,微微一感应,便笑了笑,纵马下落在城郊,一阵微不可查的清风环绕身体而过,只见望尘原先俊朗的面孔被掩去了,只变得普通读书人模样,然后牵着马慢慢走近城里。

    看着城中熙熙攘攘的人群,彼此的叫卖声,比之前战争当中要恢复了许多,望尘微笑的看着这一切,不禁回想起了当年,两朝战争期间,有一名公输家的长老加入了元军阵营,用无数机械傀儡配合元蒙五位大法师,是正觉期的五位大长老,在这成都郊外,凭借地势之利,摆下了“十胜杀归魔”大阵,阻挡明军进川,明军损失惨重,一度止步不前。这时候,当年的望尘长老联合了青城、峨眉、蜀山、阴阳家、儒家、法家几派多年闭关的长老,众人联手请出了蜀山至宝之一的“雷煌”剑,诸位长老联手大战元蒙五师,最后蜀山长老炎云,在其他众人合力掩护之下,使用雷煌剑一举击杀了一位元蒙大长老,破了此阵,明军才进入四川。

    抛开往事不提,望尘慢慢的走到了郊外,依然不紧不慢的走着,这时,看似望尘迈出一小步,周围的景物却变化极大,原来是缩地成寸之术,转眼间便来了成都附近的一个县城里。

    这个县或许在寻常人眼中并无稀奇之处,但是在修真界的老一辈人中,却是很有名的,因为这县中有一座寺庙,名叫双林寺,寺中有一位道高望重的僧人,法号“默崖”,据说是一位修为已经达到了渡劫期的高僧,长年隐居在寺内,平生只出手过一次,可以追溯到唐朝,只听得别人传闻他参与了玄武门之变,这也是外界传说的他唯一一次参与外界的消息了,平时从来不插手红尘俗务。

    双林寺由来已久,至于是什么年代建成,已经无从考证,至于这位默崖大师是何时出家修行,更是无人知道。望尘只知道自己自从踏入修仙界以来,默崖就已经达到了印证期,相当于道修者的合体期,至于现在,到底到了什么地步,望尘已经无法猜测了。

    这次来就是因为一开始飞临成都时心生感应,是默崖大师要见他,便前来拜见,这样一位泰山级的人物,望尘还是及其尊敬的。

    来到双林寺前,只看得一位小和尚正在山门外等待,看见望尘走来,便上前施了一礼,开口问道:“请问前辈,可是天机阁的望尘道长?”

    “正是”

    小和尚说道:“请前辈随我来。”

    望尘也不多话,紧跟着一路往后山走去。说起来,望尘以前还是来过这里的,当年还是小道童的时候,当时的天机阁掌门,也就是望尘的师傅,曾经带他来过一次,但是望尘当年只不过是一个小道童,只是在远远的候着,并未见过默崖大师本人。

    现在时过境迁,轮到自己了,看着小路两边的花草树木,依然是和当年一样,并无多大改观,望尘不禁心生感慨。

    到了当年自己等候的地方,小和尚双手和礼:“前辈,我只能到这里了,前辈还请自便。”望尘应允以后,小和尚便离开了。

    自己走进去,不多时,转过一个山角,便看见一竹居,竹居外的石凳上坐着一老人,正是自己要见的默崖大师。

    望尘越走越近,突然看见天空漫天莲花下落,梵音吟唱不绝于耳,檀香阵阵清晰可闻,在看老者坐的位置,只见得是一个圆脸长耳的大和尚,手持佛珠,笑眯眯的看着自己,背后漫天神禽飞舞,无数沙弥、比丘尼在空中诵念佛经,尽是那西方极乐的虚影,一时间,听得空中梵音回荡,望尘心灵震撼,顿时心生无边向往之感,同时感觉天地之大,无法探索,自己渺小,无比惭愧。

    “阿弥陀佛”一声佛号自远及近,仿佛来自天边,传入望尘耳朵,却又清晰可闻,如同醍醐灌顶,望尘顿时醒悟,在看周围哪有什么西方虚影,只有一个白衣老者手持念珠,坐在石凳上,平静的看着自己,笑容祥和。

    望尘惭愧的说道:“天机阁晚辈,后学后进望尘,见过大师。”

    忽然,望尘想到了什么,难以置信的看着老者,说道:“默崖大师,您?您度过天劫了?”

    “阿弥陀佛,承蒙西方世界不弃,老衲幸得此缘,已然度过佛劫。”望尘此刻才看清楚默崖大师相貌,只看得一个平常老者,身着白衣袈裟,一尘不染,相貌普通,但神态祥和,眼神深邃,声音虽然苍老,却让人听了如沐春风,心中顿生好感。

    望尘惊喜的应道:“望尘恭喜大师得道。”这里望尘说的道并非是道修士所指的道,而是天地之道,指的是天道,所有修行之人,不管修行法门各不相同,却莫不是追寻天道,体会至高至上的道理,从而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得无上大道,体会生命真谛,天地之间遨游四海,摆脱生死束缚轮回。。

    “阿弥陀佛,”默崖大师颂了一声佛号:“虽然度过了佛劫,但要说这‘得道’二字却离之甚远,天机浩渺,天道难测,非一朝一夕可以领悟,渡了劫,只是一种形式,并非说寻得了天道,未渡劫,也不能说未明天道。劫数不过是一种形式,不必过于执着,反而着了相了。”

    望尘听完,深施一礼答道:“晚辈受教了。”

    默崖大师微微点了点说道:“坐吧,说起来也有很多年没见到你了,请用茶。”

    望尘微微一愣,石桌之上空无一物,何来饮茶一说?在低头一看,手中不知何时,已经捧了一杯香茗,不禁感叹这神通广大,然后悠悠的问道:“前辈,还曾记得我?”

    默崖笑道:“如何不记得,当年你来这里,是你师傅观心道长带你前来的,你就站在那边的树林里呢。”

    “呵呵,前辈说的是。”望尘然后又问道:“前辈此次唤我前来,有何事吩咐?”

    “此次前来,有一事想找你帮忙。”

    “前辈只管吩咐。”

    “前几日,老衲心有所感,无意中算出将有小魔劫现世,虽然是小魔劫,却与你有莫大的机缘,你此次是否为此事下山?”

    望尘听到这里,心中差点没气的晕过去,什么叫无意中算出?那我花了那么多天材地宝,几乎倾家荡产,布下“小星罗窥命”阵,才算出这小魔劫机缘一事,你倒好,一句无意中算出,当真是要气煞人也。但是前辈问话,不敢不答,只好说道:“正是为此事而来。”

    默崖将望尘的神态看在眼中,却并不急,慢慢的说道:“财物乃是身外之物,重要的是这机缘,若是在意财物,如何才能求证大道?正是你花费了财物,才得到了这机缘,有了这因,你我今天才能相见,便是这果,若是看不开这因果二字,何时才能得证无上大道?”

    一句话说的望尘面红耳赤,却又一语中的,望尘也是坦荡之人,开口谢错:“是晚辈着了相了,晚辈知错。”

    默崖点了点头,面前的石桌上灵气波动,逐渐形成了一副画面,画面中出现的却是一个年轻人,一袭黄杉,脑后一圈佛光闪耀,分明是一个修佛的年轻人,但是却有一头半短发,正在挥镐抡土,在田间帮农人劳作。望尘想了一下,忽然说道:“要是晚辈没有记错,此人应该是当年玉虚宫论剑之时,人称中原八俊之一的慕缘小友。”

    “不错,此次老衲劳烦望尘道友来此,正是为他。”默崖大师说道:“慕缘也正在红尘游历,不久我将飞升极乐净土,无意中发现慕缘小友也与这场小魔劫有关系,与那应劫之人楚寻语小友也有着莫大的机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