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剑断灯灭之时-第4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应天,朱元璋也开坛祭奠阵亡将士,做了很长时间的讲话,鼓励将士齐心,正确对待这场战争的结局,证明了元蒙鞑子亡我汉人之心不死,我华夏男儿需当除恶务尽,彻底将他们赶回北方草原去,同时也为我朝此次阵亡将士报仇雪恨,此仇不共戴天。一席话说的好男儿们群情激昂,无数凡人和修真者来到了军营,纷纷主动要求请战,一定要光复神州,驱除鞑虏。

    这一次,也是历史上自商周封神之战以后唯一的一次修真者大规模战斗,正、魔两道爆发出罕见的友谊火花,史无前例的为了同一个目标,同一个信念走到一起来,所以说,战争是残酷的,根本就没有胜利的一方,双方都付出了惨重代价,大量的家庭流离失所,孩子失去父母、妻子失去丈夫、老人失去孩子,不管是在凡间还是在修真者都是如此,让这人生变的多么疾苦与悲情,正如孙濛罄在卸甲典礼上所说:“我们是为了没有战争而去战争,不是为了胜负而去战争,战争的最终目的、最高境界是‘不争’,建立一个太平盛世才是众望所归。”

    最后,也如孙濛罄所说,愿天下长治久安,再无战乱……
………………………………

第六百一十六章 问路

    楚寻语给慕缘讲完这些故事以后,三人已经跨入巴蜀范围,四周茫茫群山,你来我往皆是汉人居多,少数名族逐渐偏少,慕缘左右看看,喜不胜收,看着脚底穿破的布鞋说道:“这一路走来山高路远,我们夏日进大漠,经过几个月,现在已经是深秋了,穿破了几双好鞋,终于来到蜀地,要不是有野郎中给我们讲讲战争故事,着实无聊。”

    “战争可不是给你消遣的。”忘尘要素的在马上批评他,“要诚惶诚恐才对,战事一开,天下动荡,再也无安宁之刻了。”

    “嗯,知道了。”慕缘收起了一贯嬉皮笑脸的表情,严肃的回答,“前辈教诲的是,其实有时候想起来,我们佛家弟子不参与战事,也许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山路蜿蜒,两旁全是树木,因为深秋已至,天气乍寒,树木上尽是金秋之色,一片黄灿灿的景色,虽然有些萧瑟,但也是好景色,三人一路从大漠进来,哪曾见得如此美景,当下喜不胜收,走在其中一条稍有规模的土路上,看看周围茫茫山色,一眼望不到天尽头,蜀地之山,不仅高,而且险峻无比,个个都如同刀劈斧砍,矗立天地之间,看的慕缘直感叹鬼斧神工,三人又时不时低头评鉴下山涧流水,耳边萦绕溪水流娑之声,倒也快乐。

    眼看天色将晚,慕缘举目四望,隐隐看见山涧深处有一片房屋,似是农家之色,当下喜道:“前面似有村庄,我们前去投宿便可,也好打发一顿吃食。”

    忘尘和楚寻语不禁莞尔,正待说话,忽然发现前面转角处有两位猎户走出,一高一矮,手里提着猎物,腰间挎着弓弩,肩上挂着行囊,有说有笑,端的是丰收之情露于言表,看来他们此行收获颇丰。

    于是楚寻语下得马匹拱手问好:“两位大哥留步,我们途经此地,还望问你们个去处。”

    “好说,好说。”高个猎户朗声应答,“小哥要问什么,尽管问来便是。”

    忘尘和慕缘也纷纷下马问好,楚寻语问:“此地是何处?距离茂县还有多久?”

    “不远了。”矮个猎户用手一指那边群山,“小哥只管一路前去便可,此山唤作‘岷山’,翻过这座山头不远便是茂县,再往前有水,名唤‘岷江’,直通都江堰。”

    “甚好。”楚寻语高兴的点点头,又指着刚才慕缘看见的那个村落问,“两位大哥天色不早,我们欲投宿,经过此处,看见前面不远处有一处村落,那又是个什么去处?”

    “那里?”猎户二人对望一眼,高个猎户悻悻的说道,“那里不是个善处,劝三位还是莫要过去凭白招惹事端了。”

    “怎么?”慕缘好奇的追问,一听这种事情就特别感兴趣,“是不是有恶人流寇作乱?”

    “那倒不是。”矮个猎户回答,“好叫三位知道,蜀中自古多流寇,这是以前,倒是大明朝开国以后,派兵剿匪多次,早就无人落草了,最多只剩下一些毛贼小偷,也不成气候,放才这位小哥指引的那个村落,名叫‘冶村’,早在五年前,出了些事端,被官府将其中村民迁居到别的县城,就再也无人居住了,荒废至今,所以说还是莫要过去。”

    慕缘越听越有滋味,喜滋滋的问道:“哦?是何事?劳烦二位说来听听。”

    猎户们告诉楚寻语三人,巴蜀自古山最多,山多必然深埋矿,于是五、六年前,在此地发现了一处铜矿,于是官府雇人大力开采,规模不小,有三、四百人之众,分成四组,每组百十来人,分四季驻扎在这里昼夜不停的开采,每季来采矿的人将家属就进安排,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村落,因为是挖矿冶炼之名,所以当地百姓唤之“冶村”。三年前,不知道为何,村中矿工的家属开始接二连三的猝死,死状皆不相同,但无一不是尸体支离破碎,五官碎切、肢体分裂,百姓们议论纷纷,众说纷纭,有人说是疾病,也有人说是惊动了山神爷爷,更有人说是仇杀,一时间人心大乱,衙门数次调查无果,矿工们也不愿意在此地继续开采,官府只好放弃此地,将矿工家属们全部迁徙至茂县,此村便开始荒落,荒落之后,还有人谎称夜晚进村之后,能看见那些冤死的矿工家属的冤魂在哭夜,所以本地百姓皆不敢进去。

    此话听的慕缘是八十岁尿炕――老毛病又犯了,心中大喜,暗道不是有冤魂作怪就是有精怪成形,凭借着自己佛家手段,又有那本《金刚经》在握,哪家的邪魔敢犯?当下再也按捺不住内心,但表面上还是不动神色,谢过二位猎户,像模像样的赶路待人走远之后,楚寻语转头便问:“八戒,你又想作甚?估计又是要凭空生出事端吧。”

    “野郎中,百姓遭受无妄之灾,你如何能置之不理?”慕缘老神在在的驳斥楚寻语,“枉你是修真者,竟然连救济苍生都不知道,前面那个村落,凭小僧‘多年’斩妖除魔的经验来看,必然有妖物作祟,看贫僧手段那它。”说完“驾”的一声就策马率先跑远了。

    楚寻语无奈的摇摇头,回头问忘尘:“前辈如何看?”

    忘尘皱着眉头从远方一片山色之中远眺那村落,似乎只有一片黑影,忘尘微微一沉默,随即说道:“你看那边,群山好似神仙开,根根玉指冲天起,指指相连呈群山,指根皆是‘堵息处’。”

    楚寻语知道忘尘的意思,是说那里是“堵息之处”,所谓“堵息”,是道家文化中转指气韵不通的意思,气韵不通则困,困则生难,这就是“困难”由来。天下万物莫不是气韵相通,方能生生不息,这一点不仅仅是用在风水上,艺术、军事、建筑等等皆是同理,比如画画写字,最能体现作画者的气韵,东坡之字豪放,大气磅礴之色流露,让人看了高山仰止,佩服不已;右军之字健美,宛若游龙,赏心悦目;画画之时无论是山水还是花鸟,都要留白,这是为“通气”,这样画面看起来才显得生动活泼。

    所以说,天下万物之根本皆在气韵,那群山好比屏障,堵住了那村落的气息,死气沉沉闭塞停滞,时间一长,必然滋生邪物,这些不过是些肉眼凡胎的愚夫愚妇随意选址建立的村落,当然不会留意这些,要是换成楚寻语他们来选址,肯定会选个通气流韵之地,方可让人心旷神怡。

    在看眼前这幅模样,楚寻语和忘尘对望一眼,暗道一声也罢,前去看看吧……
………………………………

第六百一十七章 入村

    楚寻语三人一路顺着山路走近了那个被废弃的荒村,距离越来越近,就越能看见道路两旁散落着各种务农和开矿用具,积累着厚厚的灰尘,放眼望去那个村落一片萧条,到处是残砖败瓦,毁坏的断墙,鼻子里充斥着大量的矿粉渣味道,此地四周皆是高山,过于闭塞,气息不通,所以味道充斥其中难以散去,到处都是一种燥热的感觉。

    慕缘一脚踢开身边一只破烂,对着村口大呼一声:“有人嘛?”

    “喊什么!”楚寻语白了他一眼,“别没事找事,先说好,我们只住一晚,明日一早就离开,这里有没有什么妖物作祟还很难说,备不住是那些愚夫愚妇们捏造出的谎言,以讹传讹而已,所以还是赶路要紧。”

    慕缘皱着眉头看了半天,歪着眉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