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平阳军与宜阳军会遭遇毁灭性的打击!”韩世杰深深的吸了口气。
平阳与宜阳是韩国的两个比较主要的郡,还是韩国的工事基地,这也是韩世杰为什么觉的齐国攻下这两个郡后,就无力在前进的原因。
因为这两个地方是韩国的立国之根,是韩国强大的根源,这里有着最强的先进武器,最好的工事。
如果有着庞大的驻军,韩世杰有把握把对方留守在这里,但是平阳军与宜阳军的兵力并不多,两个地方合起来才五万的兵力。
这主要是平阳与宜阳的人很少参军,他们都是建设,虽然战事可以立即参军,但是这群民兵面对齐国装备精练的集团军,如何是对手呢?
能战的,韩世杰认为只有那五万人可以与齐军交战。
如果算上民兵能集结三十万人,能给齐军制造出不小的麻烦。
等齐国攻破平阳与宜阳后,其也是伤痕累累,到那个时候,他差不多能集结两个郡的兵力。
阳翟与新郑两郡可以集结三十万的留守的军队,这两个郡是韩国最大的人口郡,也是富裕的郡,所以人口庞大,而兵力也是十分庞大。
而前线的韩国主力集团军,其实大多数人也都是来自这两个郡。
………………………………
778。齐纠的意图
韩虎看着韩世杰说道:“那就有劳上将军了。”
此时齐韩主战场,齐纠包围了最后一个驻点,这个驻点有着五万人,他们被齐纠死死的包围住。
但是齐纠没有打算立即歼灭对方,齐纠甚至困兽犹斗,被困住的野兽战斗力是非凡的,他们必然会殊死对抗,到时会给齐军制造出很大的损失。
所以齐纠选择不战,而逼降,此战齐纠的目的是让韩国臣服,而不是让韩国灭亡,也不是给韩国毁灭性的打击。
“将军,接下来我们是不是要攻打宜阳和平阳?”问话的是孙成,孙家子弟,同时也是齐纠的副官。
齐纠摆了摆手说道:“平阳与宜阳乃韩国的根基,摧毁了这两个郡,韩国的根基便受毁!”
“而这两个郡也异常难以攻下,虽然守兵并不多,但是装备精良,而且有着庞大的工事防御不易拿下!”齐纠看着孙成说道。
“那将军的意思是?”孙成不解的看着齐纠。
孙成觉的这个时候韩国还没有反应过来,那就应该直接攻破韩国的根基,毁掉韩国最强的战力,然后直取新郑,赢得战争。
“我准备进军荆北郡,从荆北入新郑,然后包围新郑,逼迫韩虎低头!”齐纠看着孙成说道。
“孟尝君,即使我们到时候围攻了新郑,但是韩国还有一战之力,必然不会投降于我们!”孙成看着齐纠说道,他觉的齐纠想的过于简单了。
“陛下是准备帮助魏国得到一些领土,那么我们就把荆北的一部分领土给魏国!”齐纠看着孙成说道。
“你说的没错,如果不消灭韩国的根基,韩国很有可能不会投降,但是与我们齐军拼死交战,还是割让荆北一部分领土,那个划算,我想着韩虎应该分析的清楚!”齐纠看着孙成说道。
齐纠准备从荆北直接攻打新郑,让新郑与阳翟的守军无法合并,只要这两个军团无法合并,齐纠就有办法消灭这两个军团。
阳翟与新郑的军团一但被消灭,那么韩国短暂的时间是没有一战之力的。
虽然韩国的根基是平阳与宜阳,但那需要的军队来支持。
有着两个地方,在加上庞大军团,韩国才可以制霸,不过齐国攻破了这两个地方,韩国即使不灭国,也恢复不了元气。
但是齐纠打算攻打阳翟和新郑就不一样了,虽然会给阳翟和新郑制造出来打击,但是对于韩国而言这无伤大雅,无非就是损失一部分人口。
而韩国的地理位置也是处于中原核心要地,恢复人口只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
而且齐纠攻打阳翟与新郑,只是破坏两个郡的军团合并,并没有打算对其进行歼灭战。
齐纠是以胜利为主,夺取荆北一部分领土,然后让韩国认输投降,臣服于齐国,让齐国在诸侯的威势上增长。
但是灭亡韩国还是毁灭韩国,这对于齐国而言这都是不利的。
韩国灭亡了,得到最多好处的无非是秦国与魏国,魏国得到的好处会最多。
这不符合齐国的利益,齐纠要做的是最大的符合齐国利益的事情,那就是打赢这场战争,但又不让韩国因此遭遇打击。
韩世杰也知道齐国不会灭亡韩国,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齐国也不想给韩国一次毁灭性的打击。
齐国要韩国存在,只要韩国存在,那么秦国的面前就有可能有着一个强大的敌人,同时也能给魏国进行压力。
一但无人过问魏国,十年的时间,魏国必然可以恢复,虽然魏国的领土大不如从前,但是魏国的中原核心要地一块都没有丢。
魏国缺乏的只是恢复的时间,只要有时间,魏国就可以再次成为一流强国。
要说诸侯中,齐小白最忌惮的国家是那个,那就是魏国与韩国。
这两个国家所占的领地是十分关键的领土,只要不死,那就有可能恢复。
而魏国比韩国更加可怕,韩国虽然领土重要,还有着宜阳与平阳,人口也不是很缺少,但是韩国缺少的是钱财。
虽然韩国有粮草,但是他并没有多少经济,战争需要粮草,但也需要经济。
当然如果韩国占领了魏国的一部分领土,那么韩国必然受到诸侯的打击。
毕竟没有人愿意看到当年的晋国再次出现,只要韩国和魏国联并在一起,那就有可能光复晋国。
当初魏国打赵国,都引发了各诸侯的担忧,更别说魏国去打韩国了。
韩国之前虽然不比赵国强,但是韩国的领地什么的,都是至关重要的地方,如果赵国得到了韩国,对于诸侯而言也是担忧的。
三晋是绝对不能再现的,这是楚国,秦国,齐国虽然没有明面上说出来,但是大家都很有默契的知道这个道理。
时不时的对这三晋进行打压,因为三晋一但合并,天下诸侯,怕是很难对这个超级大国制造伤害。
即使已经制霸的齐国,也只能硬抗,但是硬抗过后,齐国必然也跌落。
而对于秦国而言,更是心里阴影,当初晋楚争霸时期,秦国被晋国压制在西方,让他们根本不敢出关。
如果不是晋国解体了,也许秦国早已经自爆灭国。
当时三晋在与楚国争霸时期,把秦国给死死的围住,让其粮草缺乏,当时的秦国还没有得到巴蜀之地。
晋国在的时期,秦国一直处于亡国的边缘,也是晋国解体后,秦国才开始慢慢的恢复,而那个时候秦国也意识到了粮草的重要性,让秦国历经几代灭亡巴蜀,夺取巴蜀粮仓,就是害怕有朝一日,在出现一个超级强国封锁了秦国。
而对于楚国而言,他是更不愿意自己的老对手再次出现,毕竟当年就是因为晋国在,才让楚国无法顺利进入中原,至今楚国虽然已经进入了中原的边缘,但也不是曾经那个称霸天下的楚国了。
“孙成你留在这里,与这群军队谈判,我要去攻占荆北,明天楚国军队,应该就进入荆北了!”齐纠看着孙成说道。
在开战之前,齐纠就招呼了楚国,让其进军荆北。
………………………………
779。荆北的意义
荆北地区曾经是楚国的领土,后来楚国与韩国的交战当中,被迫割让给了韩国。
也是楚国割让了荆北地区,才让韩国走向崛起的道路。
荆北地区对于地大物光的楚国而言,丢失了一个庞大的空旷之地,楚国感觉不到什么。
但是韩国不一样,韩国得到了这么大的领土,这让他们有了很大的战略纵深,一个强国最基本的标准,那就是战略纵深。
有了战略纵深后,韩国整体得到了提升,而且君主也有了很大的自信,韩国开始了他的扩张之路。
韩国的扩张之路,整体是比较成功的,他从魏国手中,得到了很多的领土,所以因为韩国在与魏国的几次交手当中,占了很大的上风,才让韩国有了看不起魏国的想法,有了吞魏之心。
虽然此次对韩作战,是因为齐国的原因,魏国对韩国宣战,但实际上,魏国的心中早已经就想对韩国宣战了。
但就是没有强大的力量作为支持,魏国一直不敢对韩国开战,这对于魏惠王是一件很憋屈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