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齐小白思考着,现在看天下局势,最想战争的就是秦国,现在看的是秦国先打的是魏国还是赵国了。
如果是打魏国,对齐国来讲并不是有利的,但是齐小白觉的赵国也会卷入其中。
毕竟秦国打魏国,这对于赵国来讲是打击自己劲敌的一次机会,赵国不会白白放弃的。
而经此内阁会议,齐小白也得出来了齐国该做什么,那就是保守观察局势,不主动出击。
在现在帝国的局势当中,国与国之间,都在争霸,都想兼并对方,国家也就哪一点,对于齐国来讲,齐国还没有到主动的时机。
齐小白看着众人:“那么诸位就休整兵马,张天上你去扩充战备,我们要时刻准备着进入战争!”
一直沉默的张天上说道:“臣,领旨!”
齐小白点了点头:“还有时刻,要给我汇报着高句丽的情况!”
高句丽平壤城。
高句丽王‘高藏’他慌了,他没有想到庞大的高句丽,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有灭亡的气象了。
一个高句丽的臣子看着高藏:“王上,跑吧,过不了多久,帝国军队就要到平壤城了!”
高藏看着这个臣子:“拉出去,给我砍了!”
这个臣子一愣,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劝说会引来高藏的愤怒,高藏身为一个君主,一个王者,他有着王的自尊,他怎么可能听闻有大军兵临自己这里,他连战都不战就跑呢?这成何体统?
以后流传后世的时候,世人会怎么看他?
所以高藏对于这名臣子的劝说是十分的愤怒,当然他也知道现在的平壤城很难抵挡得住帝国军,当帝国军兵临平壤城时,可能就是高句丽灭亡之时。
高藏坐在王座上:“我死国灭,我在,国不会倒下!”
高句丽的臣子纷纷都跪在高藏的面前,高藏也是一位雄主,他继位后高句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他本想兼并百济与新罗。
只是没有想到事情会发生的那么突然,在他远征匈奴的时候,后方突然遭遇了百济与新罗的袭击。
而更没有想到的是帝国军竟然从山海关里出来,直接攻打……
高句丽的国土虽然比较大,但是人口却很少,不然也不会经齐纠一战,就毫无再战之力。
像帝国诸侯,一战失败后,都不会立马亡国,还能接着在战,这是帝国诸侯们人口庞大的原因。
而高句丽经此一败,人口稀少,很难能在组织起来反抗的队伍。
高藏看向另一个臣子:“金木仁那边解决了吗?”
被问的臣子,支支吾吾的不敢说话,高藏看到这个场景后,顿时有些不好的预感,看臣子没有立马回答,他愤怒的吼道:“快说!”
“金木仁将军,他听闻李高照将军兵败被杀后,直接投降给了敌军!”臣子对高藏说完,高藏顿时慌了神,他没有想到金木仁会投降。
金木仁本来与周宝童对峙,但是听闻李高照兵败被杀,帝国军即将兵临平壤城的时候,他知道高句丽亡矣,为了能得到一个更好的前程,金木仁向周宝童递交了降书。
这主要有周宝童劝降的做用,当齐纠胜利的时候,周宝童便派遣使者到金木仁大营里劝说。
当得知周宝童也是帝国的军队后,金木仁顿时没有在战的意思了,毕竟李高照的主力军已经灭了,对方的大军即将兵临平壤城了。
平壤城一破,对方继续推进与周宝童合围,自己根本无力为战,只有死路一条。
金木仁左右一想,果断的投降了,因为战必败,只有投降一条路,而且现在投降能活下来,更重要的还能谋一个不错的职位。
金木仁直接投降给了周宝童。
“金木仁将军投降给敌军后,立马调头攻打汉城,汉城守将并不知道金木仁投降了,汉城一日便被攻破!”这个臣子对高藏说道。
汉城的防御工事还是不错的,如果没有金木仁的帮助,周宝童根本不可能一日之内拿下汉城,攻打汉城至少得需要一点时间。
高藏听到臣子的话后,大骂道:“混蛋,真是混蛋,亏我对他是十分的器重与信任!”
臣子低着头,立马跪下来:“大王臣有罪!”
高藏本想让金木仁回援,他知道南方的军队,想打到平壤城,得需要攻破汉城,而汉城的防御工事是不错,要攻破汉城是需要一段时间。
而金木仁回到平壤城后,他还可以与齐纠一战,但是金木仁投降了,整个平壤城的带甲军士不足三万人,两万人多点。
而且平壤城也没有很坚固的防御工事,很难能守得住齐纠的大军。
“话说出使东胡与渤海的特使呢?”高藏看着众人再次问道。
当得知帝国军打败李高照后,他派遣了使者前往东胡与渤海,希望能得到这两个国家的支援。
………………………………
第377章 377。兵临平壤城
高藏的问话让这个大臣低下了头,高藏看到大臣这个表现,顿时意识到不妙。
“东胡与渤海他们与帝国诸侯的齐国达成了协议,放任着齐国兼并我们,作为回报,齐国帮助他们抵御匈奴!”大臣回答道高藏。
高藏听到后,顿时愤怒的咆哮起来:“这东胡与渤海国竟然如此忘恩负义!”
高藏没有想到东胡与渤海,竟然与齐国达成了协议,其实他们也是深思过的。
毕竟匈奴在他们的面前,他们要抵御匈奴,不可能有多余的兵力救援高句丽,本来兵员就少,其次牺牲一个高句丽,得到一个更强的盟友对付匈奴,这何乐而不为呢?
高藏看着门前,望去,他走了出去,诸臣都跪在地上,他没有想到一切来的那么突然。
高藏再次问道:“我高藏愿死战,欲随我者就抛弃生命的跟随我!”
“我等,愿跟王上死战!”诸臣纷纷喊道。
虽然此时高句丽已经快灭亡了,没有一线的生机,但是身为一个王,他有着王该有的尊严,他不愿意苟活。
“人生在世很短,与其苟活几年,不如风风光光的战死!”高藏对身旁的人说道。
“传我口谕,愿意跟随我死战的将士,留在平壤城内,不愿意死战的,给他们一些钱财,让他们离开!”
“至于城中的百姓,让他们也离开吧,留在这里,等城破的时候,这齐国的军队定然会屠城来彰显他们的胜利!”高藏对众人说道。
高藏知道这战,胜利的几率几乎没有,他不愿意城中的百姓跟着他一起送死。
平壤城作为高句丽的国都,这平壤城一破,齐军肯定会彰显自己的胜利,和激励士兵,对平壤城进行屠杀。
“诺!”
高藏的口谕传达下去了,有些城民选择了离开,但有些城民选择留守在平壤城,跟随高藏一起与敌军作战。
至于带甲的将士们,他们没有一个人要离开的,身为士兵,在国家危难的时候逃跑,这算是什么的士兵?
至于城民离开,这是说的过去的,毕竟人都是自私的,不可能都陪着你一起送死,毕竟有的人拖家带口的。
不过当消息传达到高藏哪里,高藏还是很开心的,因为离开平壤城的百姓只有十分之二,其余的人,愿意跟随高藏一起死守平壤城。
十日过后,齐纠的军队休整完毕,带着大军兵临平壤城。
整个平壤城被齐纠团团围住,此时齐纠身穿黑色长袍,坐在战车上,看着前方的平壤城。
“告诉高藏,只要他肯开城投降,我可以向桓王上书,封他为侯,让他享受俸禄,平安的度过这一生!”齐纠对身旁的人说道。
刘言握起来手中的长弓,长弓上驾着齐纠的信,他拉弓,射箭,直接到了平壤城的城楼上。
“将军好箭法啊!”一旁的齐纠拍着手对刘言说道。
刘言平淡的点了点头,没有说话,齐纠也没有说什么,他知道刘言沉默寡言,这是他的性格。
此时在高句丽的王宫内。
高藏身穿金色的铠甲,腰间佩着一把长剑,一位美妇人,整理着高藏身上的铠甲。
“我在这里,等待着你凯旋归来!”美妇人微笑的看着高藏说道。
高藏点了点头,看着美妇人:“谢谢你这个时候还陪伴着我……”
在齐纠兵临平壤城之前,高藏让人护送自己的老婆们离开,还有他的孩子,但唯独这个美妇人拒绝了离开,打算一起陪伴着高藏守着这座平壤城。
这让高藏是十分的感动,感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