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匈奴与东胡的结构差不多,只是匈奴部落联合比较多,而且新人单于,统一了西方的部落,让其臣服了,其力量强大。
而且匈奴与东胡人的生活习性基本上相同,对于匈奴人来讲,东方三个国家,东胡是必须要灭的,东胡与匈奴可以说是一个根生的。
当时匈奴部落分散,而东胡的第一位大酋长,联合一百多个家族,创立了东胡,结束了东方部落的内斗。
而这个酋长也没有想法去参与西方部落的斗争去,当然主要是他们想参与的时候,被西方的一个部落给阻挡了。
从此东胡不踏入漠北,不进入西方草原,守着这一亩三分地,对当时的燕国进行劫掠,与渤海,高句丽常年斗争。
高句丽与渤海在没有强大的劲敌的时候,其实也是竞争对手,相互斗争,只是最近几年变的相对和平起来。
也只是相对和平,有了摩擦还是会打上几场小仗。
齐小白看着阿达苏说道:“告诉大酋长,你们东胡的敌人,便是我们齐国的敌人,如果匈奴敢来犯,我齐国必将支援东胡!”
对于草原上的形式,齐小白也已经了解了,匈奴想统一帝国的北方,齐小白怎么可能让其完成呢?北方一但统一了,这匈奴必将强大无比,到时候齐国岂不是危险了?
当然对于匈奴统一北方,匈奴的老朋友赵国也是在使绊子,他们也知道,匈奴一但统一了,赵国也不会好受,所以在匈奴东进的时候,他们派遣了三万骑兵袭击了匈奴的楼兰部落。
给匈奴东进制造出一个很大的麻烦,楼兰是匈奴的一个比较大的马场,他给匈奴们输送着强有力的战马,赵国夺得了这个马场后,匈奴瞬间减少了很夺精锐的马匹。
新任单于与赵国进行决战,想夺回楼兰马场,不过李牧手握十五万步兵,匈奴派遣了十万骑兵,在楼兰平原上,李牧与匈奴的一位大将军,进行了一场楼兰战役,李牧斩敌八万,匈奴名将被杀。
楼兰战役失败后,匈奴单于只好作罢与赵国进行谈判,赵国在与魏国哪里的损失,赵国都在匈奴身上找回来,恢复了一些赵国的国力。
为了安抚赵国,匈奴给赵国了很多羊,还给了一些钱财,在加上从西域商人哪里得来的一些奇珍异宝,才算是安抚了赵国。
当然赵国这么做,也是担心匈奴统一北方,对赵国危险,所以赵国主动出击,迎战匈奴。
李牧也没有辜负赵雍的期望,战胜了匈奴,匈奴在楼兰与赵国的战争失利后,新任单于,只能把东进的战略缓慢些,不过为了试探三国的实力,匈奴单于派遣十万骑兵对东胡的马都进行了袭击,不过遭遇了三国的狙击后,匈奴只好退出马都,停止攻伐。
三国能赢得匈奴那么顺利和赵国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不是赵国解决了匈奴十万骑兵,而且夺得了匈奴的马场,这匈奴怎么可能在马都败的那么彻底呢?
少了十万精锐铁骑,匈奴的战力是大大的下滑,不过赵国夺得了楼兰后,以后可以为赵国供奉上充足的战马,让赵国的骑兵更上一层楼。
………………………………
第374章 374。瓷器
“我们桓王也为王上准备了礼物!”慕容庆对齐小白说道。
随后慕容庆拍了拍手,随后他的仆从拉来了一个小金牛:“这是我们王上特地打造的金牛,贡献给齐桓王!”
渤海国是三国里最穷的国家,因为他们生活在极寒之地,也很难种植出来粮食,不过还是有一部分田地,每年能得到一些粮草。
不过生活的地方十分寒冷,所以他们的人口也是十分稀少,渤海国的领地虽然是三个国家最大的,但是他们能集结的军队不足十万。
与东胡,高句丽的斗争中,渤海国也一直处于劣势,不过因为他们的领地太烂,高句丽与东胡也没有夺取之心。
渤海国虽然兵力不足十万,但是能立足北方,其军团的战斗力还是十分客官的。
对于渤海国人,他们喜欢喝酒,因为喝酒能促进血液循环,可以让他们的身体变得暖和起来,所以他们经常喝酒,也崇尚武力,是一个战斗民族。
渤海国人是由三个民族组成,鲜卑族,靺鞨族,还有女真族,而渤海的宗室慕容氏有着这三个民族的血统。
其实渤海国的初任国王并不叫慕容,而是姓‘大’不过大姓是靺鞨族的姓氏,为了促进三族的和谐,王室废掉自己的大姓,创建了一个没有的姓氏‘慕容’!’
一是为了彰显王室的地位,因为慕容姓氏只有这一家,二是为了三族的和谐,毕竟大姓是靺鞨族大氏族,容易引发族类歧视。
渤海国十分穷,不过拿出来一个小金牛,已经是十分消耗国力了,不过为了能与齐国交好,渤海国王觉的还是十分值的。
对于他们来讲,他们也要抵御匈奴,毕竟东胡被灭了,他们渤海国怎么可能安然幸存呢?
虽然他们与东胡有着争斗,但至少东胡人没有亡他之心,但这匈奴有没有亡他之心,这就不好说。
“你们渤海王想与我交好,也是费尽了苦心,我齐小白深深的记住了,我齐国与渤海国友谊长存!”齐小白对慕容庆说道。
“渤海与齐国友谊长存!”慕容庆对齐小白说道。
虽然这话,说起来有些滑稽,毕竟渤海经常参与东胡和高句丽联合抢掠帝国边境的活动。
如今需要齐国了,又开始讲究游戏长存,这正是验证了那句话,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今日我们拼的你死我活,明日我们就可能成为手拉手的好朋友,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利益,利益至上,只要对本国有利的事情,什么事情都是可以去做的。
这两个国家来见齐小白送上了礼物,齐小白当然也不吝啬,是要进行回礼的。
毕竟讲究一个礼尚往来,毕竟东胡与渤海国不是齐国的附属国,他们是想与齐国结盟,如果是附属国,齐国倒是可以只收礼物,这结盟,地位相同,这是得回礼的。
“我也为两国准备了礼物!”齐小白对慕容庆与阿速达说道。
这两个人对齐小白的礼物还是十分期待的,他们知道齐国十分富有,这礼物肯定是价值不菲。
毕竟送别的国礼物,一般送的都是很有意义,为了彰显强大,也不会很便宜。
不然渤海国那么穷的国家,也不会特地打造一个小金牛送给齐小白。
只见两个侍卫抱着两个大花屏走了进来,这是瓷器,瓷器对于现在的齐国来讲,这是只有贵族才拥有的。
毕竟价值十分昂贵,但对于异族来讲,这是稀世珍宝,很难买到的。”
“这是瓷器!”阿达苏看着瓷器说道,他们作为强盗,也是抢到过瓷器,他们知道这东西卖给西域商人是能获得十分高昂的回报。
齐小白点了点头:“没错,这是瓷器,而且是上等的瓷器,特地送给两位特使的君主!”
阿达苏与慕容庆走到瓷器的面前,仔细观摩起来,感叹这瓷器的做工精美,也感叹这齐国不愧是强国,富国,这是大手笔。
他们知道瓷器原产地是帝国,但是他们并不知道瓷器在帝国来讲不是太贵重的东西,虽然只有贵族才会用瓷器,但是帝国的贵族十分庞大,在帝国的贵族当中,瓷器只是一个普通的产物。
送完了礼物,两个特使也说明了来意,齐小白也愿意与两个国家结盟,齐小白开始设宴,宴请两个特使。
翌日。
齐小白上完早朝后,齐小白在一个房间里,与齐国的重臣们开起来了小会。
这个会议被称为内阁总结会议,一周开一次,是由内阁重臣与齐小白商议国家大事的一次会议。
“桓王!”这些大臣们都站起来,给齐小白行礼。
齐小白坐下来后,摆了摆手:“你们都坐吧!”
“桓王,我们兼并了高句丽,是联通了东夷岛国,高句丽,其领地可以堪比楚国,我觉的我们可以试着吞宋,一统帝国,取周代之!”田郸看着齐小白说道。
他觉的兼并了高句丽,这领地就连通了,国力会大大的增强,他觉的可以试着吞并了宋国,直入中原,与诸侯大战了。
但是管仲看着田郸说道:“田侯爷,此言诧异!”
“我们虽然得到了高句丽,但依然无法与帝国诸侯联合战之,你可要知道我们去与草原上与匈奴打都不一定打的过,而赵国以十五万人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