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起想谈判,秦国这是巴不得的,毕竟在打下去,他秦国可就亡国了,虽然吴起进入巴蜀后,遭遇了很大的损失,但是秦国在巴蜀何尝不也是很大的损失?
至于秦国的新主也想过借助巴蜀耗死魏国,但是他秦国的储备粮食什么的,根本不是那么的充足,可能魏国没有耗死,他秦国就被耗死了,而且自从咸阳之战结束后,进入巴蜀与秦国交战的不光是魏国的吴起,韩国也派出了军队,进行攻伐。
秦国的新主嬴稷知道这样打下去,秦国必亡之,他一直想与魏国谈判,告诉魏国,他们愿意为自己想进入中原的野心承受响应的代价。
一开始吴起并没有接受嬴稷的谈判,但是后来看到魏武卒的损失后,吴起不得不与嬴稷进行谈判,吴起亲自上前与嬴稷谈判。
双方互相讨价还价,最终秦国只割让了河西之地,赔偿魏国战争损失费一千万两,赔偿韩国战争损失费一千万两,而结束这场战争。
本来魏国公听到吴起放弃了秦国关中要地后,其实是十分愤怒的,但是吴起却告诉魏国公,秦国关中之地根本不富裕,要来根本没有用,还要派遣重兵把守,只需要河西之地就好。
对于河西之地吴起是比较看重的,这是秦国的大门,也是秦国阻止东方诸国入侵的城墙。
秦国当初进入中原后,失败后,撤回来,就是因为有着这个河西之地作为一面壁垒,抵挡了东方诸国的进攻。
河西之地地势险要,秦国依靠河西之地,防守着东方诸国的入侵。
但是这次秦国的秦穆公轻敌,河西大败吴起,河西之地也被吴起给占领了。
吴起握着河西之地,就等于握着秦国的命,至于咸阳,吴起没有想要,他觉的只要占着河西之地,魏国什么时候想取咸阳,那不就是什么时候想取吗?
对于秦国新主秦昭公来讲,放弃河西之地,能保住秦国,他是能接受的,毕竟丢一块地区,总比亡国好吧?
谈判成功后,吴起率军离开了秦国,入驻了河西之地,而秦国的主力也从巴蜀出来,回到了国都咸阳。
经过魏国占领的咸阳已经是个废墟了,在魏国撤离咸阳的前几日中,他们在咸阳进行三光政策,烧光,杀光,抢光!
回到故地的秦昭公看着咸阳的场景,他握着拳头,暗暗发誓,一定要为此时报仇。
一定要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一定要在活着的时候率军攻破魏国国都大梁对其进行一次三光政策。
与秦国交战完后的吴起,目光渐渐的向中原而来,本来他是打算与秦国战争结束后,就进入中原主战场与楚国交战,不过得知赵国要被齐国灭亡的时候,吴起选择了先齐后楚!
解决了秦国这个威胁后,韩国开始大举派军向中原而去,来弥补从中原调遣出来支援赵国的军队。
本来看到中原调遣出了一波军队后,楚国是十分兴奋的,因为觉的这正是击溃联军的一次时机,但是没有高兴多久,韩国曾经留守在国内的军队就来了……
至于担心秦国的偷袭?韩国根本不惧,毕竟河西之地被魏国所把持着,秦国割让了整个河西之地后,秦国被魏国死死的困死,想出关进入中原,只有进入河西之地,击败魏国这一条。
想从韩国在进入中原这条路根本已经行不通了,毕竟河西之地,当中还包含着与秦韩相连的领地。
如今秦国与韩国已经没有相连的土地,想进入韩国,只有在河西之地击败魏军。
所以韩国不用为自己的后方担心了,他相信魏国肯定有能力阻挡秦国。
至于现在的秦国恐怕根本没有在想进入中原的事情了,交出了两千万两,又割让了河西之地,河西之战和咸阳此战,损失了秦国一半的人口,秦国那还有心思与实力想进入中原呢?
恐怕秦昭公现在的主要关心的不是制霸什么的了,而是如何让秦国的老百姓们不会饿死。
当初秦穆公为了入驻中原,把大多数粮草都调入了河西,为了自己进攻中原,以保粮草的充足,但是没有想到的是河西一败,粮草都到了魏国的手中。
………………………………
第184章 184。战争前奏
对于粮草本来就不多的秦国来讲,大部分的粮草到了魏国手中,这又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对于现在的秦国来讲,他们现在主要做的,就是想办法让秦民们不会因为没有粮食而饿死……
为了这次征战,秦国可是加大了国内征收的粮税,平常收一成的,这次收四成,完全的翻了四倍。
而对于魏国来讲这一战却是十分不错,夺得了秦国的要地河西之地,还收货了一千万的战争赔款,更重要的是在河西之地战胜秦国后,缴获了秦国十分多的粮草。
秦国不光要想办法让人吃上粮食,还要想办法充实下国库,两千万的战争赔款,让秦国的国库一下空虚了,为了交上战争赔款,秦国还要到下面的百姓家中,收钱。
秦国虽然被称之为强秦,但因为核心的土地并不怎么好,大多数粮草收成都是来自巴蜀地区,军事强只是强在单纯的民风彪悍,因为民风的彪悍,士兵们战斗的时候也是十分的彪悍
秦国是个军事强国,但也是一个彻彻底底的穷国,而河西之战与咸阳之战,也让秦国自傲的军事毁灭了,军事靠人口,靠钱,秦国没了钱,损失了一半的人口,其军事力量大大的被削弱。
对于现在的秦国来讲,根本无力在制造战争了,恢复元气,至少得需要十年的时间!
可以说在接下来的十年里,秦国只能窝在这个地方,单纯的种地,无力在进入中原,争雄争霸!
而得知秦国战败,对于齐国来讲也不是一个好消息……
吴起回到大梁后,休养一星期后,从大梁出发,进军赵地,准备与齐国交战!
得知吴起要来赵地的消息后,齐小白看着众人:“难道我们就在这里坐以待毙吗?”
这些日子里,齐国进退两难,这攻不是办法,退也不是办法,在中山城外,陷入了僵局。
伍子胥看着齐小白说道:“以我之见,在吴起还没有彻底进入赵地之时,我们与廉颇进行一次决战,击溃廉颇,不然等吴起来了,对我们来更加不利!”
一旁的匡章也说道:“伍将军说的十分有道理,在这样下去,对我齐国不利,吴起虽然带的只有五万人,但那五万人,却是打败了秦国的精锐之士,不容小视!”
齐小白点了点头,他也知道这个时候也只能战了,而且战的越早越好,毕竟现在主动权在他的手中,等吴起彻底的进入赵地后,那么主动权就不是在他齐小白的手中了,而是在吴起的手中。
齐小白看向诸将:“这战,该如何战呢?”
“让田郸将军死守邯郸,拒乐羊之军,我们进军廉颇,与廉颇正面交战,虽然对方有弩车,劲弩等强力武器,但我齐军有武士军团!”伍子胥对齐小白说道。
这个时候只能靠武士军团在发余威了,廉颇虽然靠着中山城,但其军队和防御工事都在外面,可以说这是一场野战,而武士军团最擅长的就是野战!
齐小白看向王恒:“将军可有把握?”
“廉颇老矣,而我还年轻,一个老头子如何能胜我一个年轻才俊呢?”王恒的话说完后,诸位都哈哈大笑起来,齐小白看向王恒:“好,只要此战结束后,我封你为上将军!”
王恒虽然是武士军团的军团长,但却不是上将军,一直为中将军,为了激励王恒,齐小白给王恒进行了许诺,只要此战结束,那么就封王恒为上将军!
其实临易之战结束后,齐小白就想封王恒为上将军了!
“谢,桓公!”王恒跪地说道。
王恒此时对齐小白乃是从心里感激,齐小白对他可以说是有知遇和再造之恩,当初他败于齐小白,被囚禁在齐国监狱当中,齐小白没有杀他,反而让他再次出山,让他练兵,给予他了中将军的位置。
齐小白对其十分信任,让其领军参与了临易之战,而且让其成为临易之战的主力,可以说齐小白对王恒是有着再造之恩与知遇之恩,更是给了王恒一个十分不错的平台!
对于王恒这种首战就被打败的将军来讲,前途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光明,毕竟没有国家愿意任用一个第一战就大败的人,还是一个让自己国家灭亡的人……
但齐小白却选择了用他……
至于身为越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