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灵他们回京来受封,而是继续撺掇徽宗,让叶灵继续再立功劳,然后一并封赏。
而清流这一面的宿元景,高家以及宗泽等人,也对叶灵的统率力大为赞扬,想着他们能够趁热打铁,一鼓作气的把方腊也铲除了,因此也附议了高俅和杨戬的提议。
徽宗在这方面实在是太迟钝了,他还以为众人都是好意,都想要栽培叶灵,为他今后的升迁积累资本,因此才下了圣旨,其实他内心已经有意把叶灵提拔为未来的车骑将军并太尉,将来掌管所有禁军,只是这种话不能明说而已。
就这样,在众方的互相影响之下,最终才形成了这道奇怪的命令。
ァ新ヤ~⑧~1~中文網ωωω。χ~⒏~1zщ。còм
叶灵看着这圣旨也陷入了沉思,他当然知道方腊的厉害,虽然号称是三大寇,但其实方腊一方的实力远在那田虎和王庆之上,原剧情之中梁山连续扫平辽国,田虎,王庆这三处强敌都没有损失一个头领,但对付方腊的时候却是折损了六七成之多,可见方腊的强悍。
而且和见识浅薄的田虎王庆不同,方腊无疑是个很有远见的人,他攻占了扬州的首府杭州之后就不再会师北进,而是开始休养生息,发展农业,积极备战,为了将来更大的行动来积蓄力量,颇有点梁山的做法。
而田虎和王庆则是不停的挑衅朝廷并炫耀自己的地位,弄得不管白道和黑道不知底细的人都认为他们两家的实力更强,前途更大。
许多人都认为占据了八座府城的王庆和田虎要强于只占据了六座府城的方腊,但他们却没有仔细分析过,方腊手里的那些府城,无论是人口还是经济都远超前者,远的不说,光是杭州府这一处,就比南丰和威胜加起来都要富裕一些。
再加上方腊本身又利用了摩尼教,宣扬明暗二宗,过去未来现在三极之说,招揽到了许多信徒,所以内部无论是忠诚度还是团结性都要比田,王两家强的多,再加上他那边的百姓们对他也很是拥护,再加上拥有地利之后优势,因此要对付难度极大。
而且在叶灵看来,未来最大的潜在敌人依然是西夏,北辽和金国这三家外族,这才是涉及到汉族生死存亡的关键,如果和方腊这边打个你死我活的话,只会白白的便宜了那些外族。
但是毕竟如今朝廷圣旨以下,自己如果抗旨不尊的话,无论如何都是大逆不道之罪,除非叶灵打算提前曝光自己的身份,然后带人回梁山去,可叶灵对自己好容易才发展到现在的这个身份还有点不舍,不想就此抛却。
思前想后之下,叶灵还是决定先遵从旨意去见见方腊,看看这个原剧情中的最大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也看看他们江南那边发展的到底如何,这样才能确定下来己方和他们的态度。
想到这里叶灵挥了挥手,众将马上就安静下来,哪怕是跳的最高的董平也不例外,经过晋国和楚国这连续两次战役之后,叶灵在众人心中早已经树立了莫高的威望,只要他一说话,大家无不遵从,甚至比徽宗的圣旨都好使。
看到大家都望向自己,叶灵微微一笑后徐徐道:“诸位将军,这朝廷此次的封赏却有不公之处,大家说的话我也都听到了,说的都很对,不出意外定然有奸臣从中作梗,这让大家的功劳都没有得到足够认可,我也是深感惭愧,觉得对不住大家。”
众将都是极为感动,呼延灼马上道:“大帅这话哪里说来,谁不知道这次大胜最大的功劳都是大帅的指挥调度得当,又是身先士卒,我等不过是听命从事而已,而大帅这次毫无封赏,我们其实都是替大帅鸣不平啊。”
其余众人都是轰然附和,对于呼延灼的话显然都是极为赞同,虽然大家都觉得这次自己亏了,可谁都没法和叶灵相比。
………………………………
第二百五十八章 暗影重重
叶灵又挥了挥手,把众将的骚动都压下去后道:“众位兄弟的好意我都心领了,只不过咱们毕竟是食君之禄,需要替君分忧才是,如今陛下圣旨已下,我们无论如何也要开赴江南,去见一见那吴王方腊才是。
至于那些个奸臣的账,我在这里向诸位保证,只要查明了是谁在暗中捣鬼,不管他是太师还是枢密使还是太尉,我定然会替大家讨回公道,如有违背,有如此刀!”
说完叶灵直接从旁边一名亲兵腰间把腰刀抽出,然后双手抓住两端暗用神力一折,那柄钢刀竟然被从中弯成了九十度,被叶灵丢到了大厅中间的地面上。
众人不由得都是暗暗咋舌,现场八成都是武将,但是能够做到这一手的也是十中无一,可见这位大帅的实力有多可怕,同时大家也感受到了叶灵的决心,不管是高俅杨戬还是蔡京童贯,他都是决不妥协!
这让众将都有一种扬眉吐气之感,仿佛只要跟着叶灵,那全天下不管是谁都无法再欺负和压制他们,这感觉实在是太爽了。
而他们其实也没有感觉错误,叶灵心中就连宋徽宗其实都没放在眼里,更不要说其余官员了,这账他确实是要讨回来的,唯一不确定的只是用如今杜灵这个身份,还是他梁山大寨主的名义。
接下来自不必多言,把所有金银珠宝粮草物资都带上之后,辞别了荆州州牧罗辑,大军徐徐向东南方向开拔而去。
。。。
就在叶灵的大军行军之时,另外两处早已经开始密议,一个正是他们此行的目标吴王方腊,而另一个,竟然是梁山上面的老奸宋江。
杭州新建好的吴王府中,一群人正在开会,为首的一人身穿衮龙袍,头戴平天冠,长得方面大耳,威风凛凛,赫然正是吴王方腊。
而他身边坐着三男一女,显然地位也是极为尊贵,正是他的叔父方后,三弟方定,妹妹方百花,和大太子方天定,极是他的同族,同时也都是吴国的优秀将领。
在下面则是分坐了文武两排官员,个个威风凛凛,杀气腾腾,正是吴国的文武百官。
只见左首第一位坐的乃是一个五十以上的中年男子,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显然是那种对于自己极为自信之人,正是左丞相娄敏中,为人极为聪明,经常为方腊出谋划策。
此时他正在侃侃而谈:“大王,列位兄弟,这个杜灵大家万万不可小觑,这家伙和之前讨伐我们的那些朝廷官员们完全不同,既精明又厉害,我们一定要加倍重视他们才行。”
只见对面一人不屑的撇了撇嘴道:“丞相这话未免有点太长敌人士气,灭我方威风了,官兵我们见过也打败过太多次了,都是一群乌合之众而已,又值得了甚么?这个杜灵只是运气好些罢了,吕某不才,愿带一支人马去把他击退,让他知道我们吴国的厉害。”
说话的人正是枢密使吕师囊,他最初本来是摩尼教的教主,后来方腊举事之后,他钦佩方腊的雄才大略,号召手下响应之,并最后成为方腊的手下,被封为东枢密使,手使一把丈八蛇矛,麾下还有十二个兄弟,被合称江南十二神。
娄敏中正色道:“枢密此言差矣,这杜灵绝不是光靠运气,如果我们大意的话,晋王和楚王就是前车之鉴。”
吕师囊大大咧咧道:“田虎和王庆不过是两个蠢货而已,又如何能够和咱们吴国相比?这杜灵扫平那两处倒是帮了我们忙了,将来再也没人能够和我们吴国争夺天下了,岂不美哉?”
众将闻言都是大笑,不少人更是出声附和,显然都很赞同吕师囊的看法。
此时中间的方腊突然摆摆手,众人顿时安静了下来,他却转头看向一旁的方百花道:“妹子,你的看法如何?”
方百花年方二十出头,长得花容月貌,一派江南女子的婉约风范,但是在座却无人敢因为她是女子而小觑,方腊最初举事的时候一共兵分三路,其中有一路就是方百花率领的,队伍中大多都是妇女和老小,最初本来只是做做后勤,保护一下家属,但是却屡立功劳,因此大家无不服气,都称她为百花公主。
而且方百花手里一杆方天画戟,本身武艺高强不说,还使得一手好飞刀,更兼眼光犀利,做事果断,在吴国人望极高,仅次于吴王方腊一人而已。
听到方腊询问,方百花掠了一把额前的秀发后徐徐道:“左相和枢密的话都有道理,不过晋王和楚王的实力虽然比起我们大有不如,可毕竟占据地利,却连半年都没有撑过,显然可见这杜灵也是有些本事的,决不能等闲视之,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