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子胜谁给你的胆子敢来陷害孤王?”李承乾坐在马里冷声问道。
杜子胜被郝处俊强行带到城外,原本想等着李承乾下车后再见礼,不想李承乾连车帘都没有拉开,直接在车里问罪,心里不免有气。
敷衍的一拱手道:“太子殿下说笑了,微臣一介小吏怎敢陷害殿下?”
李承乾虽没看见他的动作,但也听出来语气中的不敬。
“那你是为什么不拨粮食给城外的灾民?”李承乾声音已比刚才高了八度。
“仓里无粮臣往哪里给太子殿下变出粮食来?”杜子胜大声道。
“给孤王掌他的嘴,问他仓里没有粮他是干什么吃的!”李承乾心里已经认定这个杜子胜绝对有意给他为难的。
薛仁贵一直站在马车旁,早看这个杜子胜不顺眼,闻言不等别人动手,伸手抓住杜子胜的领子把他提起来,另一只手对着杜子胜的脸直接左右开弓。
“啪啪啪……”
一阵响声过去,杜子胜嘴角淌血,脸上肿的跟猪头一样,薛仁贵猛地一甩手把他摔在地上,怒喝一声道:“太子殿下问你是干什么吃的?说!”
杜子胜嘴唇颤动了半天才噗一声吐出一口带着几颗牙齿的血水,然后指着马车,脸色狰狞地大声道:“噗趣、噗趣!”(暴君!)
李承乾听出声音不对,掀开车帘见他这副惨样,看一眼薛仁贵,便问旁边的郝处俊道:“还带了其他人来吗?”
“回太子殿下臣还带来了仓部员外郎和三位太仓令。”说着朝后面一回头道:“带过来!”
仓部员外郎是仓部郎中的副手,太仓令是司农寺下署太仓署主理长安各处仓库的人。
很快侍卫带来四个人,这四个人比杜子胜的官要小的多,也没有什么家势背景。
远远地看见薛仁贵抽杜子胜的脸,早吓得腿颤。
进前来看见李承乾慌忙行了礼,连头都不敢抬。
“这个杜子胜刚才跟孤王跟说长安城的仓库里都没有粮食是怎么回事?”李承乾看也不看他们一眼直接问道。
“回禀太子殿下,长安城各仓库里确实没有多少粮食,就是长安城诸卫禁军的军粮最多最多也只够十天支用。”一个太仓令道。
“什么?”他这一句话把李承乾和他旁边的人都吓到了,李承乾记得唐德宗的时候关中收不上来税粮,军粮全靠从江南运来,一次运进来的时间延迟了,德宗皇帝差点被吓死,听说粮食运来,德宗皇帝高兴的跑到东宫与当时太子抱头痛哭,庆贺父子俩的命保住了。
若真如这个太仓令所言,十天内粮食运不到,诸卫作乱,那他和李世民也很难全身而退。
“为什么仓里都没有粮食?”李承乾几乎是咬着牙说问出来的。
三个太仓令一齐看向民部仓部员外郎,而那个员外郎吓得浑身发抖不敢吭声,显然他也知道这种事情的可怕。
“说,再不说就把他立即打死。”李承乾怒声大吼道。
那员外郎吓得战战兢兢抬起头道:“求太子殿下饶命,臣说,臣说……”
“快说!”
“是是……”
在这个员外郎磕磕拌拌的叙述中李承乾算是弄清楚了情况,原来自贞观十五年大唐出兵灭了高昌,关中往西域丝稠之路开通了。
关中这几年粮食连年高产,粮食价格便宜种粮无利,关中大户都开始改粮种桑,关中产粮低少,但是关中租税一样要收。这些大户就从外地购粮,通过运河运到洛阳的含嘉仓,然后走陆路运到长安,但是自从大雪过后就再也没有从洛阳往长安送粮来。
现在整个长安城的各处粮仓都是空仓,只剩下几日的粮食。
李承乾听了也吓的目瞪口呆,半晌才缓缓道:“郝处俊、裴行俭、许敬宗你们三个带人去长安城各处粮仓实地核查仓存多少粮食。”
“臣遵旨!”三人闻郑重行礼。
“起驾进宫!”这件事必须要向李世民禀奏。
………………………………
第69章 你们一群废物
在进宫的路上李承乾越想越怒,这个唐俭到底在做什么?
关中的世家就这样毫无大局观,只顾自己挣钱,还有那么多官吏给他们开后门行方便,要是不能及时处理早晚形成利益集团。
走到承天门时马车突然停了。
“启禀太子殿下太子太傅在前面拦住马车。”李承乾还没有问,薛仁贵的声音就在车外响起了。
李承乾掀开车帘,萧禹已经走到马车旁边。
“参见太子殿下!”萧禹先见礼。
“太傅见孤王何事?”李承乾看见萧禹脸色不善,不知道又要发什么疯。
“太子殿下,真是气煞老夫了!”萧禹一开口就火往上窜。
李承乾这会儿实在不想理他,但又不能不理,有些无力道:“太傅到底何事?孤王还有急事要见父皇。”
“见陛下,正好老夫也要找陛下理论,他凭什么要把修书事交给弘文馆?”萧禹说着也不管别的当先就往太极宫去。
“什么?”看着萧禹走远的背影,李承乾才明白这会儿李世民正在做什么。
不禁心中大怒。
“进宫!”
马车一路来到太极门前被守门的监门卫拦住,李世民赐李承乾宫中坐辇,但是现在李承乾驱车直入监门卫自然不敢放入。
李承乾掀开车帘看见几个侍卫拦住马车请他换辇,李承乾这次进宫没有提前准备,他心急如焚哪有工夫等人备辇?
“薛仁贵让他们闪开!”李承乾想也想道。
站在车边的薛仁贵二话不说,伸出长枪左右轻轻一挑,挡道的几个侍卫就被他推倒在地。
马车继续往前走,直到两仪殿外李承乾下车就直接往里走,守殿的内侍慌忙上前拦住他,李承乾此时也懒得跟他们废话一挥拐杖直接把他们打开,然后一瘸一点的走入大殿。
两仪殿里李世民正兴高采烈的与大臣们商议如何修书的事,众大臣赶上这千年一遇的大修书,都想在这一次大修书里谋一个编修或挂名的职位。对此事自然都极为上心,一个个好主意层出不穷,一时两仪殿里聊的是君臣相得热火朝天。
突然有内侍报,太子殿下闯进两仪殿来,殿里众人脸色皆是一变,心想太子殿下这是要来抢修书权了?
反过来一想李承乾的反应也是正常,修书到底是东宫要办的事,若是李承乾完成修书在天下大州建立藏书楼,那他的太子之位将稳如泰山。
陛下要抢修书权太子如何不急?
可是反过来一想,东宫要办成此事李承乾必然以此培值他的嫡系亲信与我们何干?
一时间殿里众臣都心思复杂的看着李承乾走进来。
“承乾不是出城救灾去了吗?”抢了儿子的东西李世民到底有些做贼心虚,连李承乾闯进两仪殿的事也不追究。
李承乾这会儿也没有心思管其事直接道:“启奏父皇,儿臣是遇上大难题才进宫来与父皇商量的,还请父皇让其他人都退下吧!”
李世民心想这事不能一个人面对太子而且他身边还有萧禹呢,到时候三人对面他俩说自己一个,史官起居注上一记,自己还得把修书权交回去。
“众臣都是朕的心腹,太子有话尽管直说。再者太子也可也放心,修书就算放在弘文馆,太子也一样是监修。”李世民一句话说完看见李承乾脸色依旧难看,心里又有些不满,觉得自己太过仁慈了竟把李承乾惯的蹬鼻子上脸。
李承乾扫一眼两仪殿里的众臣冷声道:“你们真得要听?”
关系到能不能千古留名,当然要听听了。
“其他人退出去,把殿门关上。”李承乾冷声喝道。
“承乾这样也太小题大做了吧!”看着李承乾在殿吆五喝六,李世民脸上有些挂不住。
李承乾站在大殿中央环顾四周淡淡道:“诸位可知道长安城中太仓都已经空了?就是诸卫禁军的军粮也只剩下十日用度了。”
“承乾你说什么?”
“太子殿下,这是真得?”
“啊!”
……
……
大殿里众人一下都被吓到了,现在长安城虽然远没有到了盛唐时人口百万的规模,但也有三十万居民十几万兵丁,断了粮食可是要天下大乱的。
“大难临头,你们这群废物竟还想着算计东宫?”李承乾提起拐杖指着一帮文臣大喝道。
“承乾你先好好说话,到底怎么回事?”李世民已经冷静下来。
李承乾回头找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