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第4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昊!”

    张昭突然大叫一声。

    被人连名带姓这样叫,刘昊脸皮一阵抽搐,尴尬的不知该如何应声。

    见刘昊不吭声,张昭立即反应过来。此时正需用刘昊,便赔笑朝刘昊作个揖道:“是我失言了,刘治中莫怪。”

    刘昊见此顿觉神清气爽,连忙扶起张昭,满面笑容道:“当不得,当不得,下官如何能当公子一拜。”

    张昭见此不着痕迹地后退一步,神色温和地道:“刚才我突然想起一个对付李承乾的计策,还须刘治中从中周旋。”

    刘昊忙躬身道:“能为公子效力,是下官的荣幸。”

    张昭闻言看也不看刘昊,两眼放光道:“他李承乾不是爱民如子吗?近年来天下太平,河北道各家各堡人口繁衍过快,原有的宗田都不够分了。再开垦土地虽然官府能遮掩不用交赋税。可是再狠心族长看着族人分出去,也要拿出一部分钱来给他们打造一些农具吧。

    还有那些依附过来的佃农,他们也增加了不少人口,却没有本事养活,到头来还是我们这些主家宽仁好歹给他们一条活路。

    但是如此一来我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啊!”

    张昭说的这些都是实情。

    北方士族和南方士族不同,南方因为物产丰富经济发达,所以南方士族的生活十分腐败。北方士族因为自然条件不好,又面对野蛮的胡人,为了自保他们需要更好的团结身边的人。

    隋末和唐初战乱也主要是发生在北方,所以很多北方士族为了自保,必须组建自己的武装力量,这样的人家家底并不厚。

    刘昊一脸茫然问道:“二公子,您是想如何对付李承乾?”

    刘昊心里已经猜出一些,为了拍张昭的马屁,故意装出这样子。

    张昭见了果然高兴,自负一笑道:“本公子当然是成全李承乾的仁爱之名了。”说着神色一正,压低声音道:“刘治中烦去往那几家走一走,让大家把多余的人都放出去,命这些一无所有的人都去投奔李承乾。”

    “这不是正中李承乾的下怀吗?”刘昊继续装着。

    张昭越发觉智商可辇压刘昊,得意地卖弄道:“如果投奔李承乾的人少了,以李承乾的身份,朝廷就是使出吃奶的力气,也会让他办成此事,这样倒真成就了他仁爱的名声。

    所以本公子就要用人压死他,去个一二十万贫民,看他怎么办,如果饿死了人事情也就砸了,他还不得夹着尾巴滚回长安去。”

    “高啊!二公子这计策可是堂堂正正的阳谋!”刘昊连忙称赞道。


………………………………

第四百五十六章 胡闹?

    也许是河北道的士族早就想摆脱困境,或者是想尽快压垮李承乾,让他夹着尾巴回长安。

    短短十余日间,就有数万一无所有的贫民来到幽州,请求李承乾收留。

    幽州临时行宫。

    李承乾正在看幽州周围的地形图,规划他要建设的燕都。

    刘葵走进来道:“启禀太子殿下,郝学士求见。”

    “宣他进来。”

    李承乾头也不抬地道。

    “臣郝处俊参见太子殿下。”郝处俊面带愁容地朝李承乾行礼。

    李承乾抬抬手道:“平身!”然后继续低头看图。

    郝处俊面上忧色更重,见李承乾始终不抬头看他,声音焦急地道:“太子殿下,各地已经来到幽州六万贫民,我们的粮食最多只能支撑一个月。

    运河已经断流,从洛阳走旱路运粮到幽州,再快也要一个半月,而且一次运的粮食只能吃十几天。各地的贫民却还在络绎不绝地往幽州来,这样下去幽州会生乱子的。”

    郝处俊说罢站在那里忧心如焚地等着李承乾答话。

    李承乾抬起头来,怒气冲冲地看着郝处俊道:“怎么到了这个地步?

    你先给河北道各州县发文,命各州县不准再放贫民来幽州。

    同时发文长安户部和洛阳各仓,命他们加快往幽州运粮,若是误孤王的事,孤王斩了他们。”

    郝处俊见李承乾重视,忙献策道:“太子殿下,自从在贝州下船十多天来整个河北道都没有下雨,今年春旱已成,各地州县和士族把百姓都轰到幽州来,是不是下旨命各地义仓把存粮也送到幽州来?”

    李承乾点点头道:“如此也好,你去办吧。”

    郝处俊忙出去拟旨。

    接下来几天,李承乾带着王方翼和程务挺离开幽州城,在幽州四围勘探地形准备修城。

    郝处俊和高季辅留在幽州。

    郝处俊以李承乾的名义把这几道旨意发下去,却不见来幽州的贫民减少。

    一时间幽州城外人满为患,这些贫民都是拖家带口,且一无所有,来到这里只能由幽州大行台救济。

    河北道各处义仓都没有回复是发不发粮食给幽州。

    郝处俊和高季辅看着越来越多的流民,十分焦急的又给各州刺史一连下了三道急令,命他们严控贫民来幽州。

    ……

    ……

    幽州城西荒山里。

    李承乾一行人在一条清彻见底的小溪边野炊。

    程务挺少年就在河北道,对这里的环境很熟悉,离开一会儿就捉回来一头雄鹿。王方翼就负责剥皮清洗,杜荷坐在火堆旁负责烧考。

    李承乾腿脚不方便,坐在垫着虎皮的山石上看他们忙活。

    虽然正值春天不宜打猎,但唐时西山里的野兽极多,不用担心吃绝了。

    杜荷一边看火一边愤愤不平地道:“太子殿下,郝处俊以幽州行台的名义下发给河北道各州的命令,都成了一纸空文了。”

    李承乾看着远处黛色的山石,声音淡淡地道:“这是早就料到的事,朝廷这些年来一直对外征战,为了稳住这些士族派来的官员要么昏庸无能,要么就是与他们一伙的。

    因此在这些地方,就以他们为尊了。”

    杜荷听了点点头,接着又不解地问道:“可是,太子殿下为何要替他们养人?”

    李承乾闻言摇摇头,声音坚定地道:“这些百姓不是哪家士族的,都是大唐的百姓,百姓遇上天灾朝廷理应救济。”

    “太子殿下说的道理不错,可是怎么能真按道理来办事?”原来杜荷跟李承乾就极为亲近,这一段时间见李承乾做事处处依着道理,却处处受制于河北士族,心里十分不解。

    李承乾见杜荷依然不服,便补充一句道:“孤王是大唐的皇太子,在大唐境内做事就要依着道义来,若是孤王都不能依着道义做事,那天下就要大乱了。”

    杜荷看着神色严肃的李承乾,心里暗道:脑子坏了吧?竟然要依照道义做事。

    李承乾不知他想什么正要向他透露一些消息,突然闻到一股焦臭味,低头一看,架在火上的鹿腿已经烧黑了。

    没好气地道:“快看火!想什么呢?”

    杜荷急忙低头翻肉,心里却道:他怎么知道我在想‘他脑子坏了’,想到这里心里一惊,还是先别想了。

    李承乾看杜荷专注烤肉,便扶着刘葵站起来沿着小溪,往跟来侍卫的东宫那边走去,想看看他们都打到了什么野味。

    ……

    ……

    长安太极宫。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甘露殿里一个清脆的童声,正在背颂诗经。

    李世民坐在李承乾送给他的躺椅上,半闭着眼睛听李厥流利地把一篇《七月》背完,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李世民睁开眼看见规规矩矩地站在殿中的李厥,招招手命他进前。

    李厥见了忙走上前来朝李世民作揖道:“皇爷爷!”

    李世民拉着李厥的手,满眼慈爱地看着他道:“厥儿今天背的很好,想要什么赏赐?”

    李厥闻言认真地道:“孙儿想给父王和母妃写信。”

    李世民看着他认真的样子笑着问道:“你要给你父王写什么?”

    李厥闻言又想一会儿,也没想好要写会,但还是赌气地道:“反正我一定要给父王写信,还要用父王的字体。”说到这里,又酸溜溜地道:“皇爷爷,上回大哥给父王写了一封信,父王回信夸了大哥的字写的好。还说以后等大哥长大了,把东南海上的流球岛分封给大哥。”

    李世民看着还不懂得“皇太孙”和“流球岛”有多大差距的李厥,笑呵呵地道:“好!你回去给你父王写信去吧。”

    李厥闻言连忙朝李世民行一礼就往外跑,李世民带着笑意看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