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不由想难道这一招我们用错了?
“启禀太子殿下,逆臣萧谈人头在此!”一个侍卫双手托着萧谈的人头,单膝跪在李承乾面前。
“啊!”道王和他身后的一干官员看见萧谈的人头,都被吓的面如土色,再也不敢抬头看李承乾。
“拿下去!”
将这一切尽收眼底的李承乾淡淡地道。
“遵命!”校尉利索地下去了。
李承乾低下头看着李元庆寒声问道:“道王叔到底要请什么罪?”
李元庆闻言被吓的浑身一哆嗦,真想什么都不说,任由李承乾处置。但是想到那人的交待,还是低着头弱弱地答道:“臣在嵩县养病时曾被人骗着给妖女蔡文英捐过钱,当时他们告诉臣,妖女能治病……”
李元庆低着头都能感到一道刀子一样的目光一直盯着他的后背,让他越说越难受,一抬头看见李承乾正眼含杀气地盯着他。
李元庆的目光与李承乾目光一接触,李元庆心里任何心思都升不起来了,想好的谎话也说不出来了。
李承乾胸口起伏强行压着怒火,见李元庆不说话了,才怒声问道:“就这些吗?”
李承乾此时已经看明白了,身在嵩县叛军军营里的李元庆,对洛阳的情况一清二楚,必是洛阳那边有人给他指点了。
李元庆一伙成功反制了蔡文英后,没有去洛阳找李世民告李承乾。因为李元庆知道洛阳那边已经给蔡文英造反的事情定性了,蔡文英造反跟李承乾没有关系。
李元庆领着这么多人跪在嵩县城门口请罪,其实是为了给一些人建立隔离墙,保护这些人不被李承乾揪出来或牵连到。
至于保护什么人?
就看稍后李元庆打算要付出什么代价了。
“臣自请分封到海外去。”
说出这句话的李元庆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整个人直接瘫在了地上。
“分封海外的都是无罪的宗室和有功的大臣。道王叔你的罪还没有讲清楚,就想分封到海外去,也太便宜了吧?”李承乾用想杀人的语气道。
李承乾用脚趾头也能想出来,让道王李元庆把事情揽下来,还付出这么大代价,他要保护的除了李治还有天下士族。
所以李承乾要保留讨价还价的权利。
李元庆闻言直接吓晕过去了。
前来嵩县指点李元庆的人,是让他直接找李承乾请罪,并请求分封到海外去。
可是李元庆不甘心,和萧谈几个人商量了一出裸+身请罪的戏码,以为李承乾为了后世的名声,会仿照周武王亲手给他松绑,并免去他所有的罪责。
谁知,李承乾不吃这一套。
不但直接把萧谈杀了,面对他这个做叔叔的跪在地上,李承乾始终都没有下革车。
最后更是连分封海外都没有答应他,连海外都不让去,除了要杀他还能做什么?。
………………………………
第四百三十六 长孙无忌插手
李承乾命人软禁了道王,进城又接到嵩县城十多家士绅递上来的奏表,内容都是请求朝廷准许他们举族迁往海外去。
李承乾看了只是冷笑一声,就把这些奏表扔在一边。
然后从容对杜荷道:“道王以为孤王会像陛下一样在乎后世的名声,他们请求去海外孤王就该让他们活着,并且此事也就到此为止了?
他们不知道南方诸多海岛都是好地方,那里气候温暖湿润,粮食蔬果丰富,随便动弹动弹都能活得好好的……”
杜荷在一旁规规矩矩地跪坐着,神情郑重地听李承乾说话,待李承乾说完才语气凝重地道:“太子殿下,陛下已经下旨拿下戴至德,也把除了晋王以外的其他亲王都斥责回封地去了,道王和嵩县士族又都请求迁去海外,在背后运作这一切的人所求何来?”
杜荷向来自许聪明,一心要做李承乾的谋臣。
李承乾也对杜荷信任有加,只是因为忌讳杜荷在历史上失败的谋反,这两年来李承乾一直安排杜荷做一些既重要又简单的事情。
比如派杜荷去龙首原上安置灾民,谁都知道那里是李承乾的命脉,谁想对付东宫都要考虑那一支数万可民可军的力量。但是实际规划李承乾都依照现代军垦农场的体制做好了,杜荷只需要执行就好。
可是近来李承乾要对大唐内部进行改革,他身边又多是士族出身的人,关键时候很可能不执行李承乾的命令,这让李承乾很不放心,便又把杜荷带在身边。
杜荷是个一心要在青史上留名的人,一听李承乾的改革计划,兴奋的两夜没有睡着。发誓要助李承乾做成这件事,使自己在青史上的名声超过乃父杜如晦。
杜荷向李承乾保证待他辅佐李承乾改革成功后,就功成身退,带领他的子孙家人去海外称王。
李承乾也答应杜荷到时候多给他派一些百姓去,让他做一个名副其实的海上国王。
此时李承乾听了杜荷的话一想,便明白了,能给李元庆保证,并有信心救下李元庆的人只有李世民,李世民想要做什么也十分明白,那就是保住晋王李治。
“我不管是谁在救他,等李义府找到证据,我就在这里把他们都给办了,然后把诏书明发天下再去洛阳。”李承乾想明白这些发狠道。
李承乾对李治已经没有任何耐心了。
杜荷闻言一想,急忙一轱辘爬起来,大声道:“单凭李义府怕是不行,臣也去看看。”说罢就匆匆出去了。
李承乾看着杜荷走出去脸上露出了笑容,一个敢跟着他造反的人,是不怕得罪李世民的。
杜荷还是去晚了,或者说李承乾他们本来就来晚了。
在李义府找到潜伏在嵩县的东宫侍卫时,一些士族与三明仙教勾结的证据已经被销毁了,陈水平、蔡文英、马九等三明仙教重要人物也都“自裁”了。
杜荷和李义认两人神情沉重地把事情向李承乾说了一遍。
“什么?”
听到消息的李承乾几乎不敢相信,对手竟然做的这么绝,陈水平、蔡文英这些人都是十恶不赦的大罪,是要公开斩首以彰显朝廷威严的。
居然被人偷偷处理了。
李承乾面沉似水,杜荷和李义府站在下面也觉得这一次败的太惨。
“去洛阳!”
不知过了多久,李承乾神色狰狞地道。
他要去见李世民,当面问问李世民脑子里是不是进水了?
……………………………………………………………
洛阳行在。
申时初刻,李世民的酒宴才结束。
醉熏熏的李世民接过内侍递上来的一杯温热的竹叶茶,一口气喝完,把杯子递给内侍,示意再给他倒一杯竹叶茶。
内侍很快又递上来一杯温热的竹叶茶,李世民接着没有立即喝,而是低头看着杯子里淡绿色的茶汤,忍不住想起了李承乾。
竹叶茶这两年在大唐很是流行,竹子到处都有,无论贫富贵贱摘几片竹叶,泡一杯清香淡雅的竹叶茶总是能做到的。
因为竹子历来象征“有匪君子”也就是高雅的君子,所以很多读书人又称竹叶茶为“君子饮”。首创竹叶茶的李承乾早就被一些人盛赞为“有匪君子”,当然另一部分恨他为天降灾星,乱世魔头。
“有匪君子?”
说罢,李世民嘴角露出一丝复杂的笑容。
“启奏陛下,晋王殿下求见。”
李世民正看竹叶茶时,一个内侍进来启禀道。
内侍奏罢,大厅里没有人吭声,启奏的内侍吓的趴在地上不敢动弹。
过了一会儿,李世民抬头厌恶地看一眼奏报的内侍,重重地把手里的竹叶茶放下,起身就走进了内室。
李治知道今日李承乾带兵去了,一直坐立不安,因为李世民一直跟程咬金、尉迟恭喝酒也不敢来求见。
一听说宴会散了,就立即来求见。
此时李治正焦急地在李世民寝殿外等着,见内侍出来什么都没有说,脸上露出惶恐的神色,急忙撩衣跪下。
李治这一回是真的被吓到了,自从周晋自杀以后,李世民只见过李治一次,就是问他是否参与了蔡文英造反,参与了多少?
李世民告诉他,李承乾做的事关系到大唐的千秋万代,李世民不但不会插手破坏,还会全力支持。
到了此时李治才知道他跟李承乾的差距,不管是做人做事,还是在李世民心里的地位,他都没法跟李承乾相比。
李世民之所以多疼他几分,还是看在已故的长孙皇后的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