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第3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臣被李承乾这突然的一句话弄的有些懵了。

    薛大鼎更是不知道陶管是什么东西,忙起身道:“太子殿下何为陶管?”

    李承乾闻言自失一笑,想起来这些人都没有见过陶管,便命人拿笔墨来。

    看着李承乾画的陶管简图,薛大鼎更加懵了要这个做什么?

    “太子殿下此物既不能装米也不能盛水,要这个做什么啊?”薛大鼎摊着手问道。

    李承乾闻言淡淡一笑道:“这个可以流水。”

    流水?

    群臣不由都有些晕了。

    李承乾见群臣都不明白便直接道:“长安城各坊的排水沟都是明沟,每年春夏秋三季水沟的污水臭气熏天。

    不但使得长安城环境恶劣,还招来许多蚊虫苍蝇。

    这些虫蚊虫苍蝇又能传播各种疾病,对长安百姓有百害而无一利。

    所以孤王就想烧制一批这样的陶管埋在水沟处,让污水都从这样陶管里流到城外的田地去。

    如此一来长安城也不会再臭气熏天了。”

    在唐时长安城里的污水都是生活污水,里面基本没什么化学物质,通过陶管流出城外湿地过滤用在农田没有任何问题。

    薛大鼎听了慢慢点点头道:“太子殿下真是一心为民啊,只是太子殿下您刚免了长安万年两县的租庸,朝廷哪有丁役烧制陶管修建渠道啊?”

    这句话一出来殿里立即有大臣就要站出来反对,轻徭薄赋是中国古代儒家文官的追求。

    “启奏太子殿下宵夜都已经准备好!”老鬼恰在这个时候进来。

    “快上来吧!”

    宵夜很简单就是每人一碗青菜鸡蛋面。

    李承乾用筷子搅一搅碗里的面,不无感叹地道:“现在很多人都说大唐强盛了,不知道刚刚回去的百姓们有没有一碗鸡蛋面吃。”

    群臣一听皆是无语。

    想到若是李世民身体好好的,像信今夜平叛成功,怎么也得请文武百官开宴庆贺,

    珍馐美馔流水一样端上来,大家连欣赏歌舞边开怀畅锻饮才是正理。

    你倒好吃一碗面条还说这话,难道老百姓没有一碗鸡蛋面,我们也不吃了?

    就在一些大臣心里发牢骚时高季辅放下面碗走了出来。

    只见他走到大殿中间朝李承乾郑重一礼道:“太子殿下一心记挂百姓衣食臣甚是感佩,故斗胆请太子殿下免去工部烧制陶管,减轻长安万年两县百姓的徭役。”

    殿里群臣闻方不由都为高季辅捏一把汗,现在可是李承乾威望最高的时候。

    而且谁都看的出来李承乾要修下水管道,就是为了在长安城留下自己的印迹。

    不说下水管道的修建确实是有利于长安百姓。

    就是李承乾为了体现他的存感也不会罢去此事的。

    果然李承乾闻言脸色顿时沉下来了,禇遂良忙走出来道:“太子殿下高舍人也是尽臣子本份,您……”

    李承乾抬手打断禇遂良,看一眼群臣淡淡地道:“孤王说过免除长安城百姓的租庸就不会出尔反尔。

    诸位先把碗里的面吃了,然后孤王再告诉你们怎么做。”

    说罢便开始低头吃面。

    禇遂良忙示意尴尬的高季辅一同退下。

    一碗面条很快都吃完了。

    李承乾见群臣都放下筷子,便淡淡地道:“传孤王旨意,荆王谋反一案由许敬宗和李义府汇同大理少卿辛茂将审理。”

    李承乾说的三个这里只有许敬宗在,他忙出列道:“臣遵旨!”

    李承乾淡淡点点头接着道:“叛军除主要人犯外,其余从属都交由工部看押,并责令烧制陶管赎罪。”

    群臣闻言不由都是一怔,像今夜这样造反,主犯斩首没什么说的,从属兵将、家奴等人最重也就是发配边疆。

    但是除了明确罚为苦役的,没有在审问时就令其作苦力的先例。

    不过这确实是一个办法,所以群臣也都没有吭声。

    薛大鼎出来行礼接旨。

    李承乾接着对百官道:“长安城内修建下水道,由全包括孤王在内的全长安人一起劳动,各家至少要把自家附近的下水道挖出来。”

    “臣等遵旨!”群臣全部起身领旨。

    没别的,李承乾都说自己要干活了,他们也逃不掉。

    李承乾看着群臣没有让他们坐下,而淡淡地哼一声道:“诸位卿家,孤王如此安排修建长安城下水管道可妥当否?”

    “太子殿下思虑周全,如此安排甚是妥当。”群臣知道李承乾要算后账,便都顺着他说。

    李承乾却不领情道:“孤王能思虑周全,你们一个个饱读诗书怎么就想不到呢?事情怎么到了你们那里就成了不能办呢?”

    李承乾这一连两问是一点情面都没有留,群臣被问哑口无言。

    最后只得承认错误道:“臣等失职!”

    这场对话按理说到这也应该结束了,毕竟李承乾已经占尽了便宜。

    可是李承乾依旧不肯放过他们疾言厉色地问道:“孤王曾经给百官发过《反唯书论》,你们谁读过了?

    去年千叟议政会与会的百姓提出来很多意见你们有谁放在心上了?

    大唐十年发展规划纲你们又打算办成多少?”

    群臣:……

    “好啦今夜回去晚了,明日诸位可以晚些再来,但是要把孤王说的这几份文件找出来好好读一读,你们为官做宰不是读几本圣贤就行的,心里要装着天下百姓!”

    群臣被他训的心里一怔一怔的半晌才应过来行礼告退。


………………………………

第三百七十章 罪人出海

    这两天李承乾对李世民简直是刮目相看了,李世民虽然把他轰出了太极宫,但是没有收回他监国权力,也没有干涉他处理政务。

    听说李承乾要给长安修建下水道,十分高兴,还要拿出内帑补贴。

    这进步简直太大了!

    李世民能这样懂事,让李承乾很欣慰没有白孝敬他。

    许敬宗、李义府也很会办事,一个案子他们就抓了大大小小一百多官员。

    一时间整个朝堂都为之一静,每一次上朝都只能听见李承乾一个人的声音。

    就这还没大臣敢说李承乾不刚愎自用。

    因为李承乾做的事情要么是解决去年千叟议政宴上老百姓提出来的问题,要么就是实现大唐十年规划纲要里的计划。

    自平定荆王造反这一段时间的朝政,直让那些只懂得劝谏皇帝的大臣无处下嘴。

    回到东宫,李承乾处理朝政还是喜欢在崇教殿里,把那扇东宫西墙通往太极宫的小门再次打开,每日中书省和门下省有什么事官员也能很快向他报告。

    东宫崇教殿,李承乾一身便服坐在上首批阅奏疏。

    崇教殿和平章院的大学士坐下面一起处理政务。

    “太子殿下,高句丽盖苏文派使者送来贡金。

    臣以为盖苏文弑君揽权,大唐不该收他们的贡金。”禇遂良拿着一份鸿胪寺的奏疏道。

    李承乾闻言放下手里的笔,想一下高句丽早晚是灭的,贡金收不收无所谓!

    便淡淡地道:“贡金封存,高句丽使者为逆臣效力,交大理寺审问治罪。”

    “遵旨!”禇遂良说着便按李承乾说的写下批语。

    大唐就是好,邻国的使者被李承乾轻描淡写的就送进了大理寺监狱里,还保证让他没地方说理去,只能自己认罪。

    “参见太子殿下!”

    李承乾刚刚再次拿起毛笔,就有一个内侍走进来向李承乾行礼。

    李承乾抬头一看见是甘露殿的内侍,连忙道:“免礼!你来这里可是父皇有什么旨意。”

    内侍闻言笑吟吟地回道:“回太子殿下,陛下今日起身觉神清气爽,身体好了很多。就召了几个老臣进宫说话,午时在甘露殿设宴,派奴婢来请太子殿下一起过去用膳。”

    李承乾听他说了半天,也不提李世民请的谁知道其中必然另有文章。

    脸色便冷了下来,听他说完淡淡地问道:“陛下请了何人?”

    “呃!都是几位老臣……”

    马周闻言连忙站出来打圆场道:“陛下身体大好乃是大唐之幸事,太子殿下理当前去问候。

    内侍速去回禀太子殿下听闻陛下身体康健十分高兴,午膳之前一定前去给陛下请安!”

    李承乾闻言便摆摆手道:“去吧!”

    ……………………………………………

    因为是李世民正式召见言明还有外臣,李承乾处理几份手头的公务便去换了朝服前去太极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