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第3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替他们送信?

    拓拔赤词等人只得百般讨好守门的禁军,并送上不价值不菲的礼物,禁军才愿意替他们往里面送信。

    过一会儿,禁军怒冲冲的从里面出来,一看见拓拔赤词就大声道:“早说了太子殿下正忙,哪有时间见你们?”

    拓拔赤词闻言忙解释道:“我们是来报名参加明天武举的!”

    禁军不耐烦地摆着手像赶苍蝇似的道“快走吧!快走吧!太子殿下说了今年武举报名结束了,等三年以后再来报名吧!”

    “啊!”

    拓拔赤词看着高大的灵州都督府的大门,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三年以后再开武举,到那时候还有党项诸部吗?

    突厥各部和九姓杂胡早就把他们灭得连骨头渣都没了。

    此时李承乾正在都督府内与几位大臣商量武举以后怎么安排各部青年。

    李承乾一锤定音道:“孤王的意思就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普通部族青年以武力排名量才而用,一部分是各部首领的子弟组建一支卫队派留在长城听用。”

    李世绩和苏定方一听就明白,李承乾是打算把各部族首领的子弟带去长安做质子。

    而普通族兵随着在大唐的地位提升必然与部族中的首领产生矛盾,介时各个部族必然分崩离兮。

    便点点头表示同意。

    不过李世绩还是有些忧虑地道:“突厥诸部阿史那氏有一万多族人在长安居住,子弟被带去长安应该产反对。

    可是党项诸部首领一直抵制武举怕是不会愿意派子弟去长安城?”

    正说着就见刘葵走到李承乾面前低声道:“奴婢按太子殿下的吩咐,让人教训了拓拔赤词他们一顿,现在还在门口不肯走。”

    李承乾闻言看一眼李世绩,淡淡地道:“去告诉他们要想参加武举就在门口跪下等着,顺昌逆亡自己选。”

    李承乾要继续折辱这些个党项首领,以期得到一个任他予取予求结果。


………………………………

第329章 重塑边地贸易

    面对可能灭种亡族的威胁,一众党项首领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只能在灵州都督府门前跪下。

    虽然灵州都督府门前打扫的很干净,但是脸离地近就不少了要被尘土呛到。

    以往高高在上的党项首领在灵州大都督府门前,吃气吃灰虽然没有人敢在灵州都督府门前围观,但是他们仍然感到羞愤难当……

    太阳渐渐向西,地上的影子也越来越长,李承乾始终没有出现,也没有传出什么命令,一众党项首领心里渐渐没底了……

    ……………………………………………

    而此时的李承乾早忘了还有人在外罚跪了,他正在与刘仁轨商量后面灵州的建设。

    “毛毡厂要尽快建立起来,等到薛仁贵把漠北诸部妇孺接回灵州,除了命一些人去放牧以外余下的妇孺就去赶羊毛毡。”

    “太子殿下,您要那么多羊毛毡做什么呀?”刘仁轨有些疑惑地问道。

    李承乾不假思索地道:“给将士们和百姓们穿,大唐的百姓过的太苦了!”

    刘仁轨闻言道:“太子殿下仁厚,军中将士有羊毛毡加衣自然欢喜,恐怕百姓没有钱买羊毛毡?”

    李承乾闻言看一眼刘仁轨道:“孤王既然如此做自然不能只做羊毛毡,这里的粮食以后要靠中原输入,百姓们卖了粮食自然就有钱买羊毛毡了。”

    刘仁轨和旁边几个人听了点点头,都被李承乾的大气魄所折服。

    李承乾看众人一眼,神色郑重地对刘仁轨道:“你记住这里只许有草场,不许不有农田。”

    众臣闻言都是不解,一脸疑惑地看着李承乾。

    刘仁轨眼神闪烁几下就问道:“太子殿下可是要控制各部的粮食?”

    控制边疆地区的粮食在唐朝不算新鲜事,早在贞观初年大将张俭任代州都督时就用过。

    当时张俭接收突厥阿思部后让他们在当地屯田,等到秋天粮食大丰收,张俭担心阿思部有了粮食作乱,下令把阿思部手里多余的粮食买来充做军粮。

    李承乾不知道这些以为刘仁轨果然奸诈,但是却摇摇头道:“是也不是,千里转粮损耗极大,如果能在北地种植反而是好事。

    但是这里一但开始大面积耕种,黄河下游必然泛滥成灾,到时候哀鸿遍野天下动荡都只是瞬息之事。”

    “太子殿下,何以这里耕种黄河下游就会泛滥成灾?”高季辅起身朝李承乾郑重一揖道。

    李承乾闻言转头看看其他大臣,见他们也都是一脸懵懂状,抬手示意高季辅坐下,淡淡地解释道:“黄河发源于吐蕃境内,经过一万多里流入大海。黄河水里夹杂着大量的泥沙,这些泥沙在河道宽广处流速减漫沉积到河床上就会拥堵河道,这是黄河历次改道的原因。

    这里若是全面垦田必然造成泥沙大量流入黄河带去下游,下游积沙速度一快黄河改道的次数也必然增加。”

    众臣听了都露出恍然之色,这些人都是熟读史书对于黄河改道的事多少有些了解。

    李承乾见众臣能理解他便接着道:“所以这里不但不能垦田,连放牧都要留着一些余力。每隔几年要把牛羊赶去漠北放牧一两年,使这时得到草场得到歇息。”

    刘仁轨听了十分激动,起身朝着李承乾一抱拳铿锵有力地道:“太子殿下胸怀天下,学究天人,以天下为纸画出我大唐盛世,臣虽肝脑涂地亦愿追太子殿下骥尾,迎接大唐盛世的到来。”

    刘仁轨这个马屁一拍一众东宫属臣自然没有什么,但是李世绩、张士贵、和高季辅就尴尬了。

    他们现在对李承乾表忠心还为时过早,但是听了李承乾如此鸿图大志,若是不表示一二也说不过去。

    好在李世绩聪明提前起身道:“愿附太子殿下骥尾。共创大唐盛世。”

    李承乾听得十分高兴,亲自把众臣一一扶起来,见天色已然黑了便扭头对刘葵道:“去准备膳食孤王要与诸卿一同进膳。”

    众人闻言也都十分高兴,却见刘葵走上前道:“太子殿下,门外还跪着党项诸部的首领呢?”

    李承乾闻言这才想起党项诸部来,便朝刘葵问道:“他们跪了多长时间了?”

    刘葵答道:“一个半时辰。”见几大臣的脸色都有些不好看忙道:“奴婢见太子殿下与诸位大人共商国事,就没敢打扰。”

    在唐朝大臣罚跪是很严重的惩罚,何况是还是跪在大门口,就是李世民也很少罚大臣跪在宫门口。

    李承乾闻言却没有什么感觉直接道:“那就宣他们进来吧!再命人备膳,打发党项诸部的首领,孤王就与诸位卿家一同用膳。”

    “遵旨!”刘葵闻言便出去传令。

    不一时,一众党项首领灰头土脸的随着内侍亦步亦趋地走进,看见院子里灯火通明,李承乾独据宝座一众大臣侧身两边。

    拓拔赤词带头慌忙跪下行礼,李承乾漠然地看着他们,淡淡地道:“平身!”

    待一众党项首领起身,才淡淡地问道:“听说你们族中子弟要参加武举?”

    拓拔赤词闻言忙道:“求太子殿下允准。”

    李承乾不置可否继续问道:“之前灵州城内到处可以报名,怎么不见你们派人去报名?”

    “呃……”

    一众党项首领无语。

    站在两边的大臣也十分无语,觉得李承乾失了大唐太子该有的气度。

    李承乾却不打算放过党项各部首领,只见他缓缓起身带着极大的压迫看着一众党项首领道:“孤王最恨不守规矩的人,你们党项诸部既臣服大唐以求得一块生息之地,就要遵守大唐的规矩。”

    “是是,臣等一定遵守大唐的规矩……”拓拔赤词等人连忙道。

    李承乾见他们确实怕了便坐回去问道:“你们的战马准备怎么样了?”

    拓拔赤词闻言一怔,有些不解地道:“太子殿下,臣等准备的战马都已经在朝见天可汗时献上去了。”

    李承乾闻言立时怒气勃发,刚才还以他们怕了,其实根本没有把自己说的话当一回事。

    霍地起身对一众党项首领怒目而视,大声道:“看来你们根本没有把孤王说的话当一回事!”

    站立在宝座前面的王方翼和程务挺十分配合地往前跨一步,把腰间的宝刀抽出一半,虎目圆睁瞪着一众党项首领,只要李承乾一声令下他们就会立即抽刀杀人。

    一众党项首领见状吓得慌忙跪在地上,哀求道:“臣等该死,还请太子殿下明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