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内侍引导下众将入座,李承乾那桌居于正中,受到周围桌上众将拱卫若众星中的太阳一般。
按李承乾的要求今日众将都是身便装而来。
能入东宫做护卫的人多是世家是子弟,平常穿着军装不显可是换上一身锦袍玉带。一个个既玉树临风儒雅潇洒又不失铁血钢毅,倒比现在的某些天团要强的多。
待到正午时分,一身天蓝绸袍的李承乾领着今天的主角一身白袍的薛仁贵,还有苏定方、裴行俭、王方翼、程务挺等人来酒馆。
先来的众将领出酒馆迎接在门口向李承乾行礼。
李承乾见装笑呵呵地摆着手道:“诸卿平身!随孤王进去。”
走进酒馆李承乾坐在正中桌上,示意薛仁贵、苏定方、裴行俭、王方翼、程务挺等人跟他一桌,其他将领则回刚才的座位坐下。
一开始众将还都有些拘紧,先是众人起身连干三杯,祝陛下身体健康,祝太子身体健康,祝大唐万盛……
待三杯酒过后,众人都坐下李承乾端起酒杯站起来向众人道:“诸位一路辛苦保护孤王来到塞上,后来几次与漠北交战更是舍生忘死的保护孤王建立功勋。
孤王能记住为国捐躯的将士,能记住普通将士,更不会忘了你们。
这杯酒孤王敬诸位勇武杀敌之功。”
说着举起酒杯一扬脖把杯中酒水喝个干净。
众将见状轰然起身双手高举酒碗,也一扬脖子把碗里酒喝干净。
放下酒碗才大声道:“谢太子殿下!”
李承乾见此胸中顿生豪气大喊一声“好!”回头对刘葵道:“给孤王也换上大碗!”
刘葵略一犹豫就端来一只大碗,李承乾接过碗,程务挺连忙提起酒坛给他倒上满满一碗黄酒。
李承乾举起酒碗再次朗声道:“这碗酒孤王还敬诸位,孤王自治军向来严厉尤其是出征这近一年来军中禁酒甚严,诸位将士都十分谗酒。
所以今日孤王特意向与英国公打招呼他会照看军营你们只管痛饮,喝醉了找地方睡觉明日再入军营。”说罢李承乾举起酒碗一饮而尽。
“好!”
大厅里响一雷鸣般的叫好声。
然就是咕嘟咕嘟地咽酒声。
李承乾依然站着待众人放下酒碗,李承乾把自己的酒碗放到程务挺面前让他倒酒,然后再次举起酒碗沉声道:“我们来时山高路远靠着众将士一路劈荆斩棘才走到今天,回去时也一样山水迢迢需要众将士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为我大唐的康庄大道踏平坎坷,在这里孤王先敬诸位,请满饮此碗!”
说着李承乾和众将一起高举酒碗,鲸吞龙吸一般把碗里的酒一喝的点滴不剩。
放下酒碗众将在苏定方和薛仁贵的带领下一起走出酒席,齐齐朝李承乾抱拳道:“末将等得太子殿下赏识,愿为太子殿下效死。”
声音朗朗传出,说明此时众将的心情,说罢一辑到地深深拜伏下去。
“众将平身!”李承乾见此抬起双手神情激动地道。
待众将起身才又豪气干云地道:“从现在开始孤王命令你们各归各座,胡吃海塞,畅饮畅谈,不醉不归,哈哈哈……”
众将闻言哈哈大笑着回到自己的座位。
程务挺跑回座位就非常狗腿地给李承乾倒上满满一碗酒,双手端起来道:“太子殿下您敬我们三碗酒臣也敬您一碗!”
刚坐回去的众将闻言往这边看过来,有的连酒碗都端起来了就等李承乾喝了程务挺的酒他们也去敬酒。
李承乾看着程务挺放下脸问道:“你想灌醉我?”
“呃……”程务挺被问住。
现场立时安静气氛变得紧张,只有和李承乾同桌的几个人眼里带着笑意看着程务挺尴尬。他们都知道李承乾向来把程务挺当成兄弟,所以程务挺在李承乾面前也随意的多,因此经常受到李承乾的训斥。
看着程务挺不知所措的样子,李承乾没气地道:“你好歹让我歇一歇再喝。”
程务挺闻言扫眉耷眼地就要放下酒碗,不想李承乾突然道:“别放下!”
程务挺不解地看向李承乾,只听李承乾淡淡地道:“替孤王喝了。”
看着程务挺万分委屈地把那一碗酒喝下去,众将发出轰堂大笑,然后各自坐下兴高采烈地喝酒吃菜。
只有程务挺无比幽怨地看着刘葵把李承乾的酒碗换成酒杯。
……
……
“孤王曾听人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仁贵此去漠北必然经过秦长城,可以称为好汉。”李承乾一边夹起一个红烧兔子头一边道。
桌上众人闻言却都愣住,都想不起谁说过‘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可是又不好意思发问,只是尴尬地等李承乾说下去。
李承乾没有看到众将尴尬,他正低着头掰扯兔子头,从上面撕下一片肉送到嘴里嚼嚼咽下去。
才起头看着薛仁贵道:“仁贵此去漠北除了把漠北诸部的妇孺接到大唐,还有就是替孤王好好看看秦长城的遗址,等灭了高句丽孤王要用高句丽的奴隶去修长城。”
“啊!”
桌上众将闻言都觉耳响起一声惊雷。
李承乾虽然说的平静,但是此事若是传出去必然引起轩然大波。
征高句丽和修长城都是隋炀帝干过的事情,隋朝灭亡后这些事情都被认为是祸国殃民的事情。
李世民要东征高句丽不是一次两次了,每一次都被山东世族拦阻,而且之前李承乾也是明确反对李世民出兵的。
修长城是连李世民也觉得没有必要的事情,李世民就曾经说过隋炀帝修长城浪费国帑民财也挡不住突厥,他有一个李世绩就能震慑大漠南北。
但是薛仁贵做为李承乾的死忠对于李承乾命令只能无条件服从,闻言稍一犹豫就立即起身郑重抱拳道:“太子殿下有令臣万死不辞。”
李承乾听了伸出油手示意薛仁贵坐下,淡淡一笑道:“高句丽和土蕃是大唐的两大外患,不说陛下就是孤王也誓必灭掉他们。”
“修长城看似浪费国帑民财,可是你们要知道如果不修长城大唐的北方边境随时都要有重兵镇守。
重兵镇定也一样需要粮草军资,最可怕的是哪一天朝廷稍弱,这些重兵将比任何外族对大唐的伤害都大。
大唐朝能提振中国自东汉以来的四百年之衰乃是天幸,我们必须要替后世子孙多想一想,总不能再来一出五胡乱华吧?”
“太子殿下深谋远虑臣等佩服,愿肝脑涂地追随太子殿下。”主桌上几个将领闻言再无怀疑,都郑重行礼道。
李承乾闻言点点头端起一酒道:“来满饮此杯。”
………………………………
第318章 谣言四起
送走契苾何力与薛仁贵的一万骑兵,李世民也走出卧室开始接见群臣,宣布择日再行召见各部首领并且准备起程回长安。
李世民和李承乾两人都出征在外几个月了,父子俩都不在长安,李世民还是不放心的。
李承乾和东宫属官也开始投入到各部武举的事务上。
现在李承乾把事情做得很细,趁着各部首领和随从都在灵州城,每日都派东宫供奉在灵州城内外人群容易聚集的地方宣传参加武举的好处。
夕阳西下,天光渐渐昏暗下来。
灵州城南门外,一处土台子上边几个东宫供俸正在上演一出李承乾救护突厥兰山部的故事。
讲的是李承乾初入草原发现兰山部首领虐待本部部众,李承乾亲自带兵攻下兰山寨惩处了兰山部首领和部中贵族。
李承乾因此得到兰山部部众的衷心拥戴,在后来的战场上有兰山部的勇士漠胡英勇杀敌,直接被李承乾编入大唐军营之中与并且加封其为队正的故事。
这样的故每天都上演主角都是李承乾初到河套时救助的各部勇士,有突厥人、党项人还的昭武九姓的人。
李承乾这样宣传的意思也非常明白,不管哪部的勇士只要忠于大唐,在身份上都将与汉人无异。
不过这些故事也有一个十分明显的导向,凡是得到唐人待遇的部落勇士,都是以个人身份加入唐军的人。
那些被部落首领带着上阵的人无论多么勇武,建立多大的功勋都得不到唐人的待遇。
随着天光越来越暗来到台下看戏的人也越来越,在一处阴影里有两个老兵看一眼台上的故事演到那兰山部勇士漠胡,因为杀敌勇敢被加封队正,咬着牙道:“太子殿下这是要重用夷狄。”
另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