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几天一直冥思苦想着写一首超过李承乾的诗,心力消耗过巨,再加上刚被李世训斥过,李泰一脸疲备,实在没有心情伪装了。
而杜楚客和韦挺都是李泰的心腹,李泰面的问题就是他们要面对的问题,看着李承乾大得人心,他们却束手无策,脸上也实在难以好看。
三个人坐在大殿里沉默了好一会儿。
“其实这几天臣也一直想写一首和诗,怎么也写不出这个水平的诗。”杜楚客先开口。
“孤王也是写不出来,你们说李承乾到底找谁给他的写的?”李泰无精打采道。
“东宫里就那么几个人,不是许敬宗就是郝处俊。”杜楚客无意识地接话。
三人又一次陷入沉默。
“咱们让他当着咱们的面写一首诗他不就露陷了吗?”韦挺突然开口道,半天见两人不回应,抬头一看两人竟然都无动于衷。
韦挺看向杜楚客,意思是我主意怎么样?
“他现在是皇太子,只要他不愿意我们怎么让他当着我们的面写一首诗?”拿这样的问题问韦挺是得不到答案的,果然三个人第三次陷入了沉默。
不知过了多久一个小太监进来回道:“启禀殿下,外面下雪了,王妃问殿下明日可要请几位学士来饮酒赏雪?”当初李泰留在长安城的理由就是在芙蓉园赏雪,所以一下雪王妃阎氏就派人来问。
李泰黑着脸半天才道:“回去告诉王妃不用麻烦了。”
小太监战战兢兢的退出去。
“对啊,我们办个赏雪诗会,把他请来不就行了。”杜楚客两眼放光道。
“他要是不来怎么办?”韦挺反问道。
“听说吴王和蜀王进京了,把他们也请来,再把各府的公主也都请来,看他来不来?”杜楚客越想觉得越可行。
“不管他来不来,我们办成了这次诗会,写出了好诗在长安城传唱,总能压一压他的风头。”李泰也有些兴奋。
其实是他们确实想不出其他办法了,杜楚客在历史两次露脸,一次是为他叔叔求情,一次就是帮助李泰夺嫡。替他叔叔求情就是下跪然后哭,帮李泰夺嫡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
韦挺和崔仁师两个人在征高句丽时连军需物资都送不上去,被李世民罢官。
………………………………
第25章 太子驾到
眼看快到十二月了,长安城终于迎来了第一场雪,一个冬天没有下雪很多人担心来年无法春种。
阴了几天,今天上午终于天空纷纷扬扬地飘起了大雪,看着雪势猛烈,李承乾不禁担心城里的贫穷人家的茅草房子能不撑得住。
在贞观年间天下初定,人们生产水平是很低下的,一亩地一年能产两担粮食也(196斤),已经算是大丰收了,可是一个人在一个农时最多也就是半个月(二十四节气一个节气半个月)能种出多少地,又能收多少庄稼呢?看似兵强马壮的时代,但老百姓过的真的很苦。
可是李承乾不能再出去了,已经十一月二十几李世民快要从骊山回宫了。
而且《仁寿宫》的排演也基本完成了,虽然李承乾看着漏洞百出,但东宫和崇贤馆看过的人,都看的如痴如醉,深受教育。
魏征要在他死之前在家里请长安城所有的大臣和权贵去他家里看这出戏,李承乾知道这是魏征在给他和大唐朝的未来做最后的安排。
按理说这些事轮不到他一个臣子来做,但是无论历史上还在现在躺在病榻上的魏征都在用他最后一丝力气,为这个年青帝国做着安排。
就像李世民怎么都看不上李承乾一样,魏征也怎么都看不上李世民,做了十几年的君臣,魏征对李世民依然不放心,所以他要尽他一切力量稳固李承乾的地位。
尤其当魏征看到李承乾的变化,让他欣喜若狂,所以他愿意把魏家的未来全压在李承乾身上。
李世民不愿意看李承乾慰问伤残士兵的奏疏,但是魏征每天晚上都要派魏叔玉去东宫和郝处俊一道整理李承乾的行程纪录,然后抄一份回家读给他听,听完以后除了称赞,还要提出自己的见解,然后与其他大臣交换意见。
这些天李承乾除了去慰问伤残士兵,就是忙着东宫内部的整合,朝堂上他几乎就没有关注过,但是李泰一党被压制的只能坐在大殿里发呆沉默,魏征是功不可没的。
许敬宗昨天就带人去魏府搭戏台了,魏叔玉也已经在写请帖,李承乾看东宫士兵训练的差不多了,正准备带着薛仁贵去长安城的东西二市看看。
《仁寿宫》在魏征家唱完他准备在东西二市同时开场,给长安城的老百姓免费唱到过年。
突然收到魏王李泰的请帖,李承乾感到很意外。现在双方都摆明车马要战斗了,李泰还请他去赴初雪诗会,另外还派人说明这次初雪诗会要把在京的藩王和公主都请去,大家一起赏雪作诗。
作诗?李承乾笑了,不管李泰有什么打算,作诗他都不是对手啊,不是有吟得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吗?
可是自己去岂不是很给他面子,他会不会埋伏下刀斧手或者在饭菜里下毒?
“回复他们孤王明日有事就不去了,改日请大家到东宫来饮宴。”李承乾想了一下道。
李泰听到李承乾不来也不在意,继续准备他的诗会,反正到时候只要他作出轰动长安城的好诗就行了。
虽然时间比较紧,但是以魏王府人力和财力办这样一场胜会还是很容易的。
第二天长安城的雪越下越大,经过一夜悠悠飏飏的抛撒,长安城一已经变成了白茫茫一片,天上依旧浮玉飞琼毫无止歇的意思。
李承乾站在丽政殿前看着这‘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的景色更担心大雪成灾。
“启禀太子殿下,丘神绩求见。”
李承乾回过神来道:“让他进来。”
李承乾转身走进大殿,坐下等丘神绩。
“参见太子殿下。”丘神绩面无表情地道。
“嗯”李承乾示意他继续。
“今天去芙蓉园的有吴王殿下、蜀王殿下还有汉王殿下,公主里有长乐公主、新成公主、高阳公主……”
“大臣里都有谁去了?”
“有工部杜尚书、崔给事给、刘参政、韦黄门、卢侍郎还有一些弘文馆的学士。”
“现在什么时候了?”李承乾到现在还分不清楚十二个时辰跟前世的二十四小时怎么对应。
“现在已经是午时初刻了。”一个小太监忙告诉他。
“备车驾去芙蓉园。”
“太子殿下昨天已经回说不去了,现在咱去到地方他们都该开席了。”老鬼连忙提醒。
“孤王要去管他什么时候!”李承乾决定做一回恶客。
一时车驾备好,来请李承乾上车。
李承乾走到门口还对老鬼道:“带上点咱们生的豆芽菜,让薛仁贵给孤王驾车。”
东宫与魏王府的关系整个东宫没有不知道的,所以这次李承乾出行准备的格外充分。仪仗护卫加起来有三千人,浩浩荡荡地前往魏王府。
芙蓉园一间临池便殿里坐着几个青年男女,其中两个青年男子坐在下首陪着上面的三个女子聊天。
这五个人女的美丽,男的英俊凑在一起看着十分养眼,其中上首两个女子一直都微笑着看最右边的那个女子和她下首的男子说话。
他们分别是吴王李恪、蜀王李愔、和长乐公主、新城公主、高阳公主。
三位公主从外貌看不分上下,但是长乐公主和新城公主性格温婉,气质恬静与单凤眼吊梢眉一脸英气的高阳公主有着明显的区别。
“三哥你过了年还要去宋州吗?”高阳公主声音很大。
“父皇没有撤我的差事,过完年我还是要回任上的。”吴王李恪说话带微笑很宠高阳公主。
“三哥离了京城我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要不我去求求父皇把三哥也留在京城吧。”高阳公主的话很不知深浅,也没有照顾旁边的两个姐姐。
“高阳父皇现在事忙,你不要总去烦父皇,在京城里要是没事就出京去走走。”吴王李恪真心为高阳着想,现在京城里东宫和魏王打的如火如荼,他是不会留在京城的。
“三哥、长乐、新城、高阳、六弟开席了,都随我去大殿吧。”大腹翩翩的李泰走进来,大屁股脸上堆满了笑容。
几人连忙起身迎上去,走到门口李恪故意问道:“青雀没有请太子殿下吗?”
“昨日跟你们一起送的请帖,太子殿下说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