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正想着外殿外内侍忽然奏报道:“吴王殿下求见。”
李世民闻一怔今日没有召见他,李恪怎么突然来见,难道有什么大事
当下忙传他进来。
一阵轻快的朝靴声响,英气勃勃的李恪走进两仪殿,李世民看着举止英果不凡的李恪心里一阵恍惚,好像看见了看轻时的自己。
暗道:恪儿若是太子,绝不会被薛延陀围困。
“儿臣参见父皇。”
李世民的心神被李恪拉回来,看见李恪行礼如仪越发的喜欢,脸上带微笑道:“恪儿平身吧!”
“谢父皇!”
“你要随朕出征,不好好准备着,又跑来见朕何事啊”李世民声音温和地责备道。
“启奏父皇,儿臣今日在东宫收到了太子殿下的飞鸽传书,因为事关重大,急忙让人翻译了亲自给父皇送来。”李恪说着拿出几张纸双手托着呈上。
李世民一听说李承乾的飞鸽传书霍地起身一手扶着书案,一手前伸指,隔着书案探出半个身子道:“快拿上来!快!”
内侍见状慌忙从李恪手里接了转交给李世民。
李世民接了信也不坐下,两手捏住信,站着就开始看起来。
李世民快速把信看完,然后哈哈大笑道:“承乾果然没有让朕失望。”
原来在这封信里李承乾把他在北地如何对付薛延陀的方略都给李世民讲了,这也是当日李承乾出长安城时答应李世民的。
与薛延陀开战时,提前以飞鸽传书告知李世民出兵。
只不这封信是李承乾到了灵州才发出的,因此李世民在此后灭薛延陀时参与有限,灭薛延陀之战仍以李承乾为主。
不过这会儿李世民知道李承乾没有被围十分高兴,一时间没有计较此事。
李世民坐下把李承乾的信反复看几遍,想着父子联手一举灭了薛延陀必然在历史传为佳话,越想越兴奋。
半晌,抬头看见李恪仍站在大殿里,便朝他摆摆手道:“好了,朕这里没有事了,你先回去准备出征的事情吧!”说罢又低头看信。
李恪见此无奈一笑,然后眼光一闪,语气担忧地道:“儿臣听说九弟病了,儿臣想去看看他。”
李世民闻低着头,眼里射出一道精光,没有抬头只是“嗯”一声算是答应了。
李恪小心退出大殿。
李世民抬头来面无表情看着大殿门口,平静地问道:“晋王的病治的怎么样了”
一个内侍走出来跪在大殿中央,声音平静地道:“回陛下,几个御医都给看了,晋王殿下脉象平和无有大症。”
无有大症,李世民知道这是装病的委婉说法。
因冷哼一声道:“传朕旨意,晋王随朕出征薛延陀。”随着这一道旨意的还有很多与李承乾不睦的大臣被朝廷征召随驾出征。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241章 李承乾的日常
清晨,灵武城外的山谷里,一阵阵“咚咚咚……”声和“一、二、三、四……”的号子声。
一遍遍嘹亮的号子声,震得四周白茫茫的山谷发出一遍遍的回应。
一队队东宫护卫和灵州大都督府的将士都穿着单衣带着浓重阳刚之气,排着整齐的队列在厚厚的积雪上,绕着校场跑步。
这是他们的晨练,已经持续了快一个月了。
灵州大都督赵道兴这个人李承乾不了解,把关乎成败的一仗交给他打。
所以李承乾一在这里安顿下来就派人进城把赵道兴召来,扣在军营里,然后下旨命灵州大都督府主力三万兵马秘密调到他所在山谷里,直接划入尉迟恭手下开始训练。
李承乾的命领加上尉迟恭的威望,灵州大都督府的兵马自然乖乖听命。
但是李承乾这样干净利落地解除了一地大都督的兵权,还是让他身边的将领感到可怕。
得到灵州三万兵马后,李承乾一边派人去探查突厥李思摩和薛延陀夷男的动向,一面抓紧时间在山谷里训练这些兵马。
李承乾这一次带过来的都是精兵中的精兵,但是人数太少,跟薛仁贵分兵后只剩上一万人还有几千是羌人。
想用这么少的兵力彻底消灭薛延陀和李思摩部,即便是在他们两败俱伤之后李承乾也无法做到。
因此灵州大都督府的三万驻军就成了他这一战的主力,所以他必须趁着双方还没有开战,加紧这些将士与东宫将领的磨合。
清晨起床,李承乾走出大帐看着天上彤云密布,而且已经快要压到头顶了,知道今天可能又下大雪。
心里暗暗报怨:在后世北方一直干旱,怎么到了唐朝有这么多雪下。
李承乾在军营随意地走几圈,等到走得身上发热,把身上的白狐裘松一松,才从从容容地往校场走去。
这是每天早上李承乾去看练兵之前,必做的功课,为的是把身上走的暖和一些,免得自己缩在皮裘里给正热练的将士们看见不好。
李承乾走进校场看见将士们已经分列站在校场里开始了正式训练了,因回头低声问刘葵道:“今天孤王是不是起晚了,怎么他们都跑完步了”
“昨天风雪稍息,奴婢见太子殿睡的香,就没忍心叫醒您。”李承乾闻心里也有些感动,但是依然沉着脸道:“现在我们是在行军打仗,一点都疏忽不得,以后一定要按时叫醒孤王,再敢违逆你就不用在留在孤王身边了。”
刘葵见李承乾认真,忙趴在雪地里认错道:“奴婢错了,奴婢再也不敢了。”
“嗯!”
李承乾两眼盯着正在训练的将士,摆摆手示意他起来。
此时校场上的将士正在训练大唐的长枪阵,一排排士将举起长长的大铁枪,迈着坚定的步子往前走。
如此铁枪形成的黑色枪林就排山倒海一般向前推进。
李承乾一边慢慢绕着校场走,一边注意观察他们的训练。
他发现在经过近一个月的一起训练东宫护卫与灵州大督府的将士配合越来越默契,编在一起训练已经分不出来他们原来所属的部队了。
原本灵州大都督府的将士比东宫护卫更加彪悍,但是因为纪律性相对较弱,几次军阵对抗都败下阵来,这才使得他们不得不与东宫护卫一起训练。
而且这些人本来就是大唐的精锐之士,经过更加严格的训练之后让这些人身上气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除了原有一彪悍,更多几分钢强铁血的味道。
李承乾围着校场缓缓走漫步,想着如何把这一仗打赢,校场里的将士们偶尔飘过来一眼看见李承乾与他们在一起,就觉得心里暖暖的。
……
大概又过了半个时辰,军中橱房推着数十辆小车走进校场旁边的棚子下。
小推车上放着热气腾腾早餐,李承乾远远地看见肚子就“咕咕”直叫。
刘葵听见忍了忍,最后还是低声道:“太子殿下,明天是不是命橱房再另外给您做一份呢”
李承乾一边加快脚步往前走一边摇摇头道:“不用!”
在前世李承乾读到很多写到某某人穿越后遇上打仗或遇上什么灾难,表面与将士们和灾民一同吃饭,背地里一定依仗自己的权势弄点什么好吃的以表现自己的聪明。
似乎觉得不这么表现一下子就是个傻子,本来李承乾也想这样做,可是当他第一次与将士们一起吃饭看见将士们看他的眼神之后,就再也生不出这样的想法了。
那是一种非常真贽到灼热的眼神,每每李承乾想起来都觉得如果自己偷吃一口,心就会被那种眼神灼痛灼伤。
校场旁边的棚子搭建的十分简陋,下面放前粗糙木桌椅,用于将士们吃饭和搞一些文艺活动。
现在早饭时间到了,校场上各方阵都停下训练,排着队走进棚子打饭、吃饭。
当李承乾一行人走到棚子下面时,棚子里的所有将士都十分热烈地向李承乾行礼问好。
看着他们既亲切又崇敬的表情,李承乾知这些人已经对他十分忠心了。
李承乾含着笑对众人道:“都平身!不必拘礼。”
然后向着他的餐桌走去。
李承乾虽然吃的东西跟这些将士们一样,但是他在这棚子下面是有专用餐桌的。
本来李承乾也想学一学别的穿越者自己去排队打饭,但是这样一来他身边的内侍就很尴尬,将士们也不敢排在他前面,看似维护秩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