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承乾一直往前走闻头也不回,直接问道:“这些人也都是羌人”

    许敬宗不敢隐瞒如实答道:“确实都是羌人,而且还有几家是米擒氏的人,但是他们早就分出米擒氏的寨子单过了。如果不米擒多葛做了县令这些人也不会受他的裹挟。

    这些年因为米擒多葛做县令他们日子反而越来越艰难。”

    李承乾闻停下脚步,转头看着许敬宗道:“孤王知道米擒多葛是朝廷任命的德静县令,所以对于他的手下并没有打算一网打尽。”

    “呃!”许敬宗不敢相信地看着李承乾。

    李承乾淡然一笑道:“但是你和王群要查清楚哪些人是米擒多葛的死党,对于米擒多葛的死党一个也不能留,其余的人”李承乾说到此处看看附近的泥土房子眼睛眯了眯道:“其余的人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啊!”许敬宗脸难看起来,什么叫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还不是发配去剑南伐木。

    李承乾没有看他的脸色直接吩咐道:“城中百姓既然受米擒氏欺压,那就把米擒氏的牛羊田产分给他们,然后告诉那些羌军要替朝廷效力赎罪……”

    李承乾此一出不但许敬宗不敢相信,连跟在他身边尉迟恭都睁大了眼睛看着,不知太子殿下又有什么新的打算,上回不是说要青壮弄走让北地重新十年生聚的吗

    李承乾不理他们直回到了德静县衙,一进县衙见王方翼已经从外面回来正指挥着人在县衙各房子间挖地道,修取暖的地龙。

    便停下脚步笑向挖地道的众人道:“都先吃了早饭再干!”

    众人闻看见李承乾都慌忙放下手里的铁铣等工具,给李承乾见礼然后谢了恩去吃早饭。

    李承乾见众人散去才叫过王方翼,带着众人去县衙大堂里用早膳。

    李承乾与众将一起吃完早膳,众将都出去忙着整训军将士,清点物资俘虏等事。

    县衙大堂里就剩下李承乾和尉迟恭、丘行恭还有几个书吏。

    既然平定夏州叛乱还擒获刘兰,自然是向李世民和朝廷写报捷的奏疏,这是丘行恭的事,但是因为现在李承乾在这里而且有节制北各都督府的权力,丘行恭写了奏疏自然要请李承乾过目才能往上送。

    而李承乾的事则较麻烦因为远在长安的李世民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竟然想以薛延陀真珠可汗迟迟不来灵州朝见李承乾为由废去大唐与薛延陀的婚约。

    而且根据丘神绩送来的消息,朝中几乎没有反对声音,也就是李世民随时可下旨废去婚约。但是李世民一旦下旨废去婚约,李承乾就没有继续留在北地的一理由了。

    所以李承乾想来朝中之所没有人反对李世民以这样站不住脚的理由废除大唐与薛延陀的婚约,只有一个原因,满朝大臣都想让他尽返回长安。

    对皇太子控制与失信于薛延陀哪头重要,满朝文武恐怕都会选择控制住他这个皇太子。

    所以李承乾现在必须要把推动大唐直接治理北地计划奏知李世民,另一方面也要派人去催促薛延陀夷男尽前往灵州。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233章 无助的李世民

    李承乾把这里的情况全部整理好,列出提纲交给手下文吏先拟出草稿,然后再交由许敬宗写奏疏,李承乾看了没问题才可以快马递送长安。

    李承乾做好这些已经快到午时了,王方翼进来禀报各房间的地龙都已挖好,只差李承乾所在的这几间房子没有动过。

    他已经在后院给李承乾打扫出来几间上房,请李承乾移驾去那边办公。

    李承乾心里不平静,命其他人搬东西自己则信步走了出去。

    回头看一眼跟上来的尉迟恭,招手让王方翼也跟着。

    王方翼看出李承乾神色不对,忙示意手下继续他连忙跟上李承乾。

    李承乾一直走到县衙来到街上,听见到处有都滴滴答答的声音,李承乾扭头四下一看墙头屋檐上都在滴水,原来是雪化了。

    便不作理会,继续信步走去。

    李承乾走了一会儿暗想差不多了,便回头语气萧索地问道:“孤王近来做错了什么吗”

    王方翼闻一怔,忙去回头看一眼尉迟恭,尉迟恭见状气把头扭向一边,心道:竟然把我当成间谍了。

    李承乾浑若不觉看着王方翼等着他说话,王方翼感觉到李承乾的目光,连忙答道:“太子殿下一心为国何错之有。”

    李承乾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嗯”一声继续往前走。

    过一会儿又缓缓说道:“听说玄圃天庭就在西北的昆仑山里,不知是真是假”

    王方翼听李承乾讲起野史忙赔笑应道:“臣读离骚》见屈大夫说‘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想来应该真的是帝阍所在。”

    王方翼出身太原王氏自幼熟读经史,直接引用屈原离骚》里的句子回答了李承乾的问话。

    如此却正中李承乾下怀,只见他抬头看着澄净的天空,无限感慨道:“屈子不智啊!”

    王方翼闻睁大了眼睛看着李承乾,想知道他为什么突然发此感慨。

    李承乾看了一会天空摇摇头,又低下头继续往前走,一边走一边缓缓道:“屈子说‘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他明知如此却不肯离开楚国去修仙,最后落得自沉汩罗……”

    李承乾这话也是引用了离骚》里的句子,说是世人混沌不分,经常嫉妒摭蔽美好的事物。

    王方翼想想也是如此,便点点头道:“太子殿下说确实有道理。”

    李承乾不理他继续往前走,快走城门口时,才停下脚步,两眼看着德静县的土城门,语气里充向往地道:“我真想进昆仑山去寻仙,从此再也不回来了。”

    “啊!”

    王方翼闻吓得目瞪口呆地看着李承乾一时不该如何劝说。

    尉迟恭再也忍不住,快步走到李承乾面前恭身道:“太子殿下国之储君,身负江山社稷之重任,怎可有此想法”

    李承乾见此叹了口气,一不发地摇摇头,绕过尉迟恭继续往前走。

    身后的尉迟恭王方翼骇然相视,急忙跟上,生怕李承乾这就出城进昆仑山寻仙去了。

    李承乾发完这一通感慨回到县衙就秘密下令许敬宗安排一批人进山里去寻找铜矿。

    一方面因为朝廷缺钱,他在朝中的几项改革眼看着都要因为缺钱而停下,另一方面他也要给这里的老百姓找一条生路。

    想了半天,在没有彻底收服这里的人心之前,还是不要教他们生产技术为好,让他们去找矿,没有生产技术哪怕是找到金矿也不怕他们翻天。

    后面这些天李承乾就在后园住下,每日里正常处理各种公务,但是即便如此也把尉迟恭吓坏了。

    …………………………………………

    长安,太极宫,两仪殿。

    李世民高坐在御书案后面,下面一溜烟坐着中书令杨师道,中书侍郎马周还有几个中书舍人。

    这是自从李世民夺了李承乾在东宫创立的平章院之后,平常处理朝政的模式。

    现在尚书省不但没有尚书令,连左右仆射都没了,只有左右尚书丞自然没有办法承担起宰相的重任。

    而门下省侍中张成行根本没有能力阻止李世民的任何旨意下发,所以门下审核旨意也就成一个文案的把关。

    但是李世民也没有把权力都集中在平章院里,毕竟诸遂良等大学士还是李承乾的人。

    所以李世民在处理公务时一定要把中书省的官员找来,遇上重大的事情还把其他几个参政知事,平章事甚至六部尚书都找来一起商量。

    这样做看似权力都集中在李世民一个人手中,但是处一件朝政往往比以前集中了更多人的智慧,毕竟李世民不是宰相,宰相会认为自己凭才学当上宰相处理国事是理所应当的,下面的小官凭什么指手画脚

    但是李世民做为君主他必须要听下面的大臣的意见,而且他听的相对还更全面一些。

    李世民手里拿着李承乾的奏疏心里很是不屑,暗道:北地蛮夷有什么好治理的,只要大唐军威够强,还怕他们反了天不成,居然要派文臣去治理那种蛮荒之地。

    当然这样的话他不能说,所以他直接把李承乾的奏疏转给杨师道。

    杨师道看完以后在心里叹一口气,暗道果然是秦始皇转世,居然想把北地都变成州县。

    杨师道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