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日两仪殿里除了契苾何力以外都是武将,李承乾安安静静地坐在李世民旁边听契苾何力陈述大唐薛延陀和亲的利弊,最后得出结论就是大唐不能与薛延陀和亲。
李世民听罢长长地叹一口气道:“看来大唐是不能与薛延陀和亲了,只是现在该怎么废除这门婚事呢?”
李承乾知道李世民已经下定决心要悔婚了,心里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
众将闻言一时也不知如何接话,当初订婚时他们都是反对的,现在李世民后悔了,他们却不能乱说话,不然李世民恼羞成怒咋办。
但是也有什么都不怕的,薛万彻左右看看见众人都不说话,便站起来大声道:“陛下,臣早就说过大唐不能与薛延陀结亲,如今看来竟是臣说对了。不如这样臣这就去把薛延陀的求婚使抓起来,带兵去漠北……”
“吭——”
李世民重重地吭一声打断了薛万彻的话,然转过头看着李承乾道:“承乾以为此事该当如何?”
李承乾心里都笑开了,面上却装做为难道:“听契苾将军的话大唐确实不能与薛延陀联姻,可是父皇已经收了薛延陀五万匹马、牛、骆驼和十万头羊,还在承天门楼上诏告天下大唐与薛延陀联姻,天下皆知如何悔得?”
李世民听了心里十分失望,他本以为李承乾能为他分忧,拿出魄力替他废去大唐与薛延陀的婚事,可是却也是这么说……
李世民想了一会,却没有直接甩祸给李承乾,而是淡淡地向众人道:“承乾所言有理,此事还须从长计议……”
“父皇,儿臣或可想办法废去这一桩婚事……”不待李世民说完,李承乾忙期期艾艾地开口道。
李世民闻言一怔待听清李承乾说什么,心里不觉大喜,转过头来慈爱地看着李承乾道:“承乾想说什么,只管对父皇讲!”
李承乾见此怯怯地看着李世民道:“只怕儿臣做的不好,大臣们说话,父皇也要怪罪。”
李世民闻言哈哈大笑道:“哈哈……,只要承乾能废了大唐和薛延陀的婚事,你做什么朕都不怪你,也不许大臣们胡说。”
他听得出来李承乾可能要做出一些过火的事,但是李世民会在乎这个,历史上他自己都把大唐与薛延陀的婚事给整没了,怎么会在乎李承乾做点出格的事。
李承乾闻言像是下了大决心似得,站起来郑重地对李世民道:“请父皇下旨,把大唐与薛延陀联姻一事交给儿臣全权办理。”
“准了!”
这次李世民办事效率非常快,当天下午旨意就下来了,大唐与薛延陀的联姻一事交给太子全权办理,任何人不得干涉。
李世民下了这封诏书见大臣们都没有提什么意见,奸计得逞似的在甘露殿里偷乐,只是还没有等高兴多久就得到一个差一点把他气死的消息。
原来李承乾在接到诏书的第二天就下了一道皇太子令,皇太子令称:李承乾要亲自去灵州送亲,并要求薛延陀真珠可汗亲自来灵州迎亲并参见大唐皇太子……
李世民猛地把皇太子的令文扔到地上,然后就大喊道:“快,快派人去……去……把那个逆子给朕抓来!”
“陛下,太子殿下还没有动身,咱——”
伺候在李世民身边的内侍刚说了一句话,就听见“砰”一声巨响,李世民一脚把面前的书案踹翻在地。
整个甘露殿里所有的内侍宫女全都吓得趴在地上浑身发抖。
李世民气得在地上来回转圈,恨不得立时把李承乾抓来打死,突然听见一个俏生生的声音道:“父皇,您怎么又生气了?”
李世民抬头一见来人火气瞬间消了大半……
命令下去后李承乾就躲到承恩殿里不出来了,诸遂良、张成行包括许敬宗等人都已经堵到丽正殿了……
他早知道命令一下去,就不得安生了。
只是东宫诸臣他可以躲着,但是太极宫来的内侍却躲不过去。
李承乾来到甘露殿时看见李世民正低着头站在书案前挥毫写字,心里暗自庆李世民的脾气越来越好了。
“儿臣参见父皇!”
李承乾小心翼翼地向李世民躬身行礼,半晌没有听见李世民说话悄悄抬头一看,只见李世民已经放下毛笔,手里拿着一条二尺长二寸见方的紫檀木镇纸,眼睛死死地盯着他,似是在选择一处好下手的地方。
李承乾见此心里大惊,心道:小杖受,大杖走……
见李承乾转身就往外走,李世民气的冷哼一声,提着檀木镇纸大踏步地就追了上去。
………………………………
第210章 残废皇太子
说服了李世民,李承乾巡狩灵州的事情就算定了,虽然朝中文官联合上谏,但是这对于李世民和李承乾这对父子来说根本不是个事。
李承乾出了太极宫对外宣称自己被李世民打伤了不见任何人,然后把出行的一切事宜都交给了苏定方和许敬宗去办理。
一个月后,李承乾出京的一切东西就都准备完毕只等出发。
李承乾特意在东宫崇教殿里招见了李思摩、契苾何力、还有玄奘三个人。
这三个人李承乾都要带着去灵州所以提前召他们见一次。
李世民和李承乾因为担心带人多了吓得夷男不敢前来,所以李承乾只带着东宫六率几千人马前往灵州。
因为李大亮近来屡次生病不能前去,李承乾就想只带着苏定方,但是李世民不放心重新启用了尉迟恭为东宫右卫率将军随行保护李承乾。
一切安排妥当,农历六月十六这一日李承乾带着东宫诸臣在太极宫领李世民的赐宴,当日下午就从长安城东边的通化门出了城。
太子妃苏氏带领东宫内命妇和在长安城的长公主、公主送至霸桥洒泪而别,朝中文武百官送出长安城外十里才拜别回城。
百官回城时已经日近黄昏,苏定方便下令就地安营扎寨,到了此时来送行就还有吴王李恪蜀王李愔、晋王李治、李象、李厥兄弟以及留守长安城的东宫诸臣要在这里陪李承乾一夜到明早再次为李承乾后饯行才回长安城去。
因为天气炎热,李承乾吃过晚饭没有睡意便把李恪叫到中军大帐来聊天。
李承乾和李恪坐在帐前空地上,刘葵端上来茶来,李承乾便命刘葵带着李象兄弟出去找李愔玩耍。
李恪知道李承乾喜欢李愔,但是还是提醒道:“老六向来胡闹,大哥让李象兄弟跟着他玩,将来若是学成他那脾气恐怕有大哥后悔的。”
李承乾看着他笑笑没接这话茬,而是直接道:“我去灵州后长安城诸皇子以你居长,父皇国事繁忙,你要好好管才教几个弟弟才是。”
李恪听着这一句兄弟间分别时最寻常的话,却是苦笑不已。
确实李承乾走后在长安城的皇子一共就剩下三个,李愔是他一母胞弟不用李承乾说话他也会去管束。
李承乾话里的意思再明白不是让他管束李治,可是李治身为嫡子让他一个庶子怎么去管教,这不是为难他吗
李承乾见此无奈地叹口气,抬起头来看着天上的明月幽幽道:“我此去灵州会抓些苦力送去剑南伐木造船,但是剑南山多田少獠民众多,你要派人先去探察一下剑南的情况然后传书给我,长安的事情多问问刘仁轨他会帮助你的。”
李恪听说造船先是一喜,但是随即犹豫道:“此事大哥为何不向父皇禀明”
李承乾知道他担心什么,看着他神色郑重道:“你放心,等事情有了眉目我自会禀告父皇,只是此时北疆形势复杂,若是父皇知道我的目的太多未必肯放我出去。”
“大哥……”李恪想说你不怕父皇怪罪,但是想到李承乾这半年来越作死过的越滋润,就说不下去了。
第二天李承乾一行就开始慢慢向灵州而去。
因为天气炎热再加上没有什么紧急军情,所以李承乾一行人走的速度十分缓慢。
但是李承乾北上灵州的消息,却是如飞一般早就传到北方边疆各部了。
……………………………………………
六七月份正是河套地区水草丰美的时候,也是牧民放牧最好的时候,但是在一处党项羌聚居的村落里,却出现了极为血腥一幕。
在进村的路口黑压压的绿头苍蝇,“嗡嗡嗡”地在横七竖八地倒着几十个插着狼牙箭的青壮年男子的尸体飞着。
看这些人的衣着可以知道他们都是党项羌人,这些人的尸体虽然招来了苍蝇但是并没有发臭,可以知道他们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