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承乾想一下知道这是李世民的好意,便起身朝李道宗一拱手道:“那就有劳王叔了!”

    “哈哈,好说好说!”李道宗见李承乾承情十分高兴,又问了李承乾的想法才离开的。

    当天下午李承乾就知道昨晚李世民在甘露殿召集了一几位将军的事情,虽然丘神绩无法探知内情,但是李承乾猜测肯定跟自己有关,而且从目前来看结果也是对自己有利的。

    于是自当日始,东宫和礼部除了要忙召开千叟议政宴的事,还要准备李承乾纳良娣的事,以至于整东宫上下都忙得脚不沾地。

    但是即便是忙是累因为众人都知道李世民又对李承乾改变了态度,所以仍然人人脸上带着喜色。不但没有人抱怨累,反而一个个卯足了劲,拼命要把这件事办好。

    到了第二天连来参加千叟议政宴的人都知道了‘仁爱的太子殿下要纳良娣’,很是跟着高兴了一把。

    待到黄昏时分庞大的东宫迎亲队伍隆重地把王叶丹从同安公主府抬回东宫,就在给她准备的宜春宫里行了礼,李承乾跟她说几话就先让他她在了宜春宫里休息,李承乾则要去前面的嘉德殿参加李世民亲自主持的晚宴。


………………………………

第182章 李治 李佑

    此时夜幕初降,东宫各处都是灯火通明李承乾坐着步辇一路来到嘉德殿前,看见这里更彩灯高挂,殿前的丹陛下有摆出全副仪仗,知道李世民已经在嘉德殿前的丹陛上,扶着老鬼走上去看李世民今天兴致十分高正与坐旁边在吴王李恪、晋王李治、蜀王李愔,汉王李元昌,江夏王李道宗还有李靖、高仕廉等人有说有笑的,李承乾忙走上前去。

    李世民看见李承乾走来离得老远就哈哈大笑,指着李承乾道:“你们看承乾今日新纳了良娣也不说在后头多坐一会儿,这就急匆匆跑到前面来了,就是为了让你们敬他酒呢哈哈……”

    众人闻言都跟着大笑,跟着说些凑趣的话逗李世民开心。

    李承乾走到李世民面前淡淡笑着朝李世民行礼道:“参见父皇!”

    李世民止住笑道:“快平身!”指着他旁边椅子道:“坐下歇一歇!”

    李承乾闻言再施一礼便在旁边坐下,抬头看见吴王李恪等所有在丹陛上的王爷大臣都齐齐起身朝他躬身一礼道:“恭喜太子殿下,贺喜太子殿下!”

    因为李世民坐在旁边李承乾忙起身道:“都快平身吧,这里都是自家人不必多礼。”

    众人闻言刚站直了身子就听见李世民道:“承乾你是太子,他们都是臣子理当受他们的礼,就是亲兄弟也要分出个君臣来,不然是要出大乱子的。”

    李承乾见李世民说得郑重忙起身朝李世民行了一礼道:“谢父皇教诲!”

    “谢陛下教诲!”众人再次躬身行礼。

    “都平身坐下吧!”李世民见此淡淡地道。

    众人刚坐下许敬宗走上丹陛道:“启奏陛下、太子殿下来参加千叟议政宴的人都到了,是否现在开席?”

    李世民闻言捋着胡子,眼里透出笑意道:“既然人都到了那就开席吧,宴罢太子还有正事要做呢,你们这些做臣子不替太子考虑考?”

    许敬宗闻言一怔,然后忙笑着道:“是是,臣这就去安排。”

    许敬宗一下去丹陛就传出众人的轰笑声,笑得李承乾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待众人笑罢,李世民举起酒杯道:“来为咱大唐万盛干杯……”

    ……

    ……

    李世民兴致很高众人光敬酒就敬了一个多时辰,李承乾喝得连去了两趟厕所,敬酒环节才结束,好在喝的都是低度数的黄酒并不醉人。

    李世民看见李承乾喝的差不多了便开口问道:“承乾,年前你说要在海外分封你的弟弟们,今天当着父皇的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李承乾闻言看一眼李恪,李愔忙赔着笑道:“年前父皇来东宫时我就跟他说了。”

    李承乾看着李愔摇摇头无奈一笑,转头看着李世民道:“父皇今天怎么想起问这件事?”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对李愔的态度正在暗自点头,被李承乾一问忙道:“朕看你的十年规划里只提到要在覆灭高句丽之役中组建大唐海军,但是完全没有提到海外分封的事情,所以问一句。”

    李承乾闻言又看一眼几个热切地看着他王爷和大臣认真地道:“回父皇其实在十年规划里多处都有提及此事,只是儿臣怕一些人大惊小怪所以就没有明着写。”

    “朕怎么没有看出来?”李世民闻言疑惑道。

    “父皇您早看出来了好不好,比如儿臣提出在攻击高句丽时组建海军,高句丽打完以后那海军干什么去?

    比如儿臣曾提到要派遣船只去海外寻找优良的粮种,那出去人不就顺便探路了吗?

    ……”

    李世民和众闻言都默默地点点头,经李承乾一点拨立即想起在‘大唐第一个十年规划’里确实有很多地方涉及到海洋的内容。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十分欣慰,但是又有些不确定道:“那海里真的有那么多岛屿吗?”

    李承乾闻言笑了笑道:“就以大唐现在的人口繁衍速度,整个大海里的岛屿够咱们往外移民一千年的。

    特别是南方那边有几个大岛有的甚至比中原都大,而且那里气侯温暖物产十分丰富,就说舅舅去的琼州岛吧,除了人少一些什么都好,在那里如果种林邑或者真腊那边的稻种一年可以三熟。

    在福州对面海上有一处大岛,三国时孙权曾派卫温去过称为夷州,前隋炀帝也曾派朱宽、陈棱等人前去称为流求。

    那里方原几百里地呢,靠近福州这一带非常适合种植稻谷……”

    李承乾一连说了几个地方,但是众人多是不信,以为李承乾就是想把这些叔叔弟弟骗出大唐。

    半晌,李靖站起来道:“太子殿下为何一心要把百姓移出去呢?”

    李靖是今天头一回听说李承乾的海外的计划,所以十分好奇。

    李承乾看着李靖微微一笑道:“凡世主之患,用兵者不量力,治草莱者不度地。故有地狭而民众者,民胜其地;地广而民少者,地胜其民。民胜其地,务开;地胜其民者,事徕。开,则行倍。民过地,则国功寡而兵力少;地过民,则山泽财物不为用。夫弃天物遂民淫者,世主之务过也……”

    丹陛下众人听李承乾竟然背起来书了,先是一笑,只是听了后面的话稍一思索就理解了。

    “太子殿下博学强记,真是令臣佩服。”说着胡子雪白的李靖缓缓站起来朝李承乾行了礼。

    李承乾背的这一段是《商君书》里第六篇‘算地’的开篇部分,意思就是说做皇帝一定要了解国家的人和土地的情况,这里的地不光是指田地也包括山林湖泊等就自然资源。要是人少地多会养懒汉,因为他们凭着山林河谷里的出产就能生活了。

    如果人口超过所在地的资源承受能力,那么这个国家什么事都办不成了,因为老百姓种的粮食刚好够他们自己吃国家财力一定紧张,军队你都扩充不了到时候想开疆拓土都不行。

    李承乾看在场的众人已经消化了这段话,便接着道:“前汉之亡虽然主要是因为地方豪族聚敛太过,但其民众过多地财无力养活那么多人也是黄巾起义的根本。所以孤王一直想着宁可让大唐地多人少,绝不让大唐地少人多,而且海岛多产粮食到时北方粮少就可从他们那购买。”

    说到这李承乾看一眼坐在旁边的几位亲王,不管他们是什么脸色,直接道:“所以你们不用多想,只要是孤王能做主一定把百姓给你们放过去,让你们在海外称王称霸。”

    李世民见此默默地点点头道:“那大唐的功臣之家是否也可以分封出去?”李世民还是比较讲义气的。

    李承乾闻言想也不想地道:“当然可以,当初周武王就是分封同姓与功臣,大唐的功臣也一样可以往外分封。”

    李世民一听李承乾提到周武王分封,想到如果李承乾是周武王那他不就成了周文王,不禁哈哈大道:“好啊!好啊!”

    众人知道李世民的心思,便也都跟着哈哈大笑。

    待众人笑罢李世民朝李治招招手,李治见此神色地忸怩地慢慢朝李世民跟前蹭过去,李世民见此佯怒道:“还磨增什么?”

    李治才麻利地跑到李世民面前,李世民便伸手拉住他的手,然后转向李承乾陪着笑脸道:“承乾,雉奴也不小了,整日在宫里读书也没有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