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案卷交给内侍淡淡地道:“既然父皇觉得刑杖打死人不妥就该明令下诏,规定什么官员在审案的时候可以打多少军棍,不能打死等等,以后这些条文制为永例也就是了,何必苦苦为难儿臣呢?”
李世民心里冷哼一声,怒声道:“朕今天就是要教育你这个逆子!”
李承乾心里明白了李世民这是受了什么人的盅惑找茬来了,当下心里冷笑,回头我一起把你们收拾了。
李承乾面上不动声色,嘴里淡淡地道:“父皇教诲儿臣从不敢违逆,刚才一进来父皇一说儿臣京就认错了。”
李承乾这话说的在李世民看来就是毫无悔改之意,对他失望更甚,但还是想再点拨他一下。
于是寒声道:“你这个样子有悔过的意思?”
李承乾脖子一梗道:“那还请父皇教给儿臣什么样才算有悔过的意思?”
两仪殿里的众臣看着这对父子都是目瞪口呆的,这是皇帝陛下和皇太子吗?
怎么看着跟街上的无赖一样啊!
到这个时候李世民算是被李承乾给气得无话可说了,心想以后就不再见逆子了,且让他再嚣张一会儿吧。
半晌,无奈道:“承乾,那你说今天这事怎么办?”
李承乾闻言直接道:“今天本来是没有什么事的,只是东宫奉旨审案打死了几个犯人而已父皇已经训斥过了儿臣,还有什么事?
至于说平章院的事,朝政稳定才是国家大事还请父皇三思。”
李世民见李承乾到了这个时候还想要权力,心里冷笑,淡淡地道:“朕正是考到朝政重要才用朝廷重臣执撑平章院,至于你和东宫的禁壁就算了。”
李世民感觉自己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讨厌过李承乾,哪怕是去年听说李承乾宠幸乐童称心,也觉得只要打死称心教训李承乾一顿,后面李承乾改了还是一个好太子。
但是刚刚李承乾竟然就这么明目张胆跟他争权,真是瞎了眼把让他在东宫设平章院,若不是发现的早还不被逆子给驾空了。
从前李世民虽然想废李承乾但总是不忍心下手,所以一拖再拖,可是今天他要是能抓李承乾一个大把柄,一定立刻下旨把他废了。
李世民想到李承乾的大胆和刚才的张狂就是一阵阵后怕,想到这里他起身就往后走……
李世民离开后内侍宣布散朝,李承乾和诸臣只得退出,内侍悄悄把长孙无忌带到甘露殿。
长孙无忌一进甘露殿,还没有行礼就听李世民大声喝道:“你们退下!”
殿里内侍闻言全部无声退出。
“臣参见陛下!”
“朕要废了他!”
………………………………
第144章 闷雷阵阵
长孙无忌闻言心里一喜,脸上却现出惊慌的神色低声道:“陛下请慎言,东宫已经今时不同往日了,而且太子近来颇为百姓们做了些事,怎可轻言废立。”
李世民闻言越发愤怒,烦躁地在地上来回走两圈,一边一大声道:“他没什么了不起的,朕从十六岁太原起兵多少次出生入死,几十年来宵衣旰食才打下这大唐江山,难道要毁在他这个逆子手里吗?”
李世民越说越怒,呼呼出气在大殿里绕着圈乱转,一眼看见放殿角的躺椅觉得十分刺眼,回手抽出挂在床头的宝剑,“咚咚咚……”跑到殿角猛地挥剑朝躺椅上砍去。
“砰”一声响,一剑就把黄花梨木的扶手砍断,还待挥剑再砍,却长孙无忌从身后抱住。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太子现在为祸不大,陛下既已醒悟不愁不能处置,只是万万不能伤了陛下的龙体……”
李世民听了虽然依旧呼呼喘气,却也没有挣扎,手里提着宝剑回头看着长孙无忌,等着他的下文。
长孙无忌便低声道:“东宫虽然近来没有什么大错,但是他所行之事天下难容,陛下难道还担心没有人弹劾他吗?”
李世民听了长孙无忌的话想了半天,也觉得唯有如此可行,只是心里不舒服,半晌道:“你昨天说是苏琛鼓动粮商涨价的?”
长孙无忌一听也是无语,李承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粮价平抑下去并抓捕了坐地起价的粮商,还要追查幕后黑手。
这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操作可把于志宁给吓坏了,要知道他干的事要是被李承乾查到那是要家破人亡的。
于志宁无奈只能去找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想到更多,只要让李承乾查到他参予此事的一点影儿,以李承乾的宣传能力必然闹的天下皆知,到时候就算李世民保他,他也只能像房玄龄一样去九成宫养老。
所以长孙无忌只得插手长孙无忌比于志宁聪明的多,也比于志宁有手腕,很快被长孙无忌查到李承乾的小舅子曾经鼓动粮商去民部抢购的事。
长孙无忌得了这千把柄知道李承乾未必敢深究幕后黑手,他却可以借机教训李承乾。
可是此时四大粮商已经被李义府抓去了,长孙无忌无法只得在病重请假时亲自进宫向李世民禀告此事。
在禀告过程中还深刻分析了李承乾的动机和他所要的结果,动机就是想要涨粮价,结果是长安粮价已经从每斗四个钱涨到了十个钱。
李世民向来把长安粮价便宜看作是他的政绩,听说李承乾如此“胡作非为”自然怒火中烧,只是这事涉及到苏琛,李世民还是讲些规矩的,不愿意自己父子之间的事,连累到苏家、太子妃和皇孙,所以当时没有发作,只等以后找李承乾的错处一并收拾。
不想第二天李承乾就给了他这个机会,只是现在他已经没有再让李承乾做太子心思了,自然不会再考虑李承乾、太子妃、皇孙、苏家这些人的颜面了。
长孙无忌闻言幽怨地道:“昨天太子就已经把所有证据都销毁了,说来太子的本事还真是不小啊!”
李世民这会也消了些火气,闻言冷哼一声道:“隋炀帝的本事也不小,不行正道还不是身死国灭。”
长孙无忌闻言放开李世民道:“陛下说的是,只要陛下让他跳腾几天,天下人自是容不下他到那时陛下处置了他,后人也不会说陛下不慈。”
李世民听了点点头,就要提着剑转身回去,只是一抬手看见手里寒若秋水宝剑想这剑也是李承乾献他的,一怒之下就把这剑也甩到残破的躺椅上。
东宫崇教殿里,李承乾坐在宝座上,崇教殿七位大学士分坐两边。
殿里光线不是特别好,再加上除了李承乾以外人人都是沉着一张脸,所以连殿里点的蜡烛也显得光芒暗淡。
众人心里都是愤闷不已,每天辛苦做事突然遭此打击实在让人难理解。
虽然李承乾所做的事有些过火但是他到底是皇太子,元日在大朝上发布‘东宫一号令’李世民也没说什么,后来还允许李承乾组建平章院直接干预朝政。
而且众人都知道李承乾这些天所做的事大部分也都是为国为民,殚精竭虑了这么长时间,安抚住十几万灾民,开肯出上百万亩良田,这放哪朝哪代的史书里也是一代圣人,突然就被剥夺权利闲置起来。
而他们则更为冤枉,明明是为朝廷做事却要打上李承乾的标签,今后如果李承乾出事,他们很有可能会跟着一起倒眉,这让众人都是郁郁不乐。
李承乾坐在上首看见众神情知道他们受了不小的打击,好在他自己从太极宫回来的路上便已经想通了,你有本事拿走平章院,大不了老子再夺回来,而且不管平章院了老子一样有办法插手朝政。
不多时李承乾就想出了几个方案,只是李承乾知道后面要做事还需要眼前这些人,这会必须要先稳住人心,便从容笑问道:“怎么害怕了?”
众人一怔不知道李承乾这话是什么意思。
李承乾继续笑着道:“不用担心,我和陛下有些误会也没有什么,过些日子就好了。”
“正是,以陛下之明太子殿下之贤,时间一长陛下自然会看到太子殿下为国为民的一片苦心,小人就算从中作梗也不过得意一时,我等只要好生辅佐太子殿下,其他事情是不必担心的。”诸遂良闻言第一个出声道。
“正是如此!”苏定方也表明自己的立场。
接着郝处俊许敬宗等人也一一表示要继续支持李承乾。
李承乾哈哈一笑道:“这就对了,明日左春坊开考,咱们还有得忙呢,后面还要修书、大量印书、在天下建立藏书楼,有的是你们名传青史的机会。”
众人一听也确实如此,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