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对两难处境,李世民只得朝马周看去。
马周也一直关注着李世民,此时见他看来,便起身道:“陛下此事关系重大,还需慎考虑,不若明日下旨召集文武大臣再议一议。”
李世民闻言点点头,转头看向一众武将责备道:“承乾年轻不知轻重,你们怎么也跟着闹意气之争啊?”
“陛下只要给臣十万兵马,臣若是不能提真珠可汗的人头来见,情愿砍去这项上人头。”侯君集还惦记着用李承乾那首诗做墓志铭呢。
李世民闻言直接沉下脸道:“此事明日再议,诸卿且先退下。”
一众武将见此只得退下,但是李世民知道明日他们一定会站出来反对和亲,想到此就觉得头大,重重地冷哼一声,一甩袖子也走出了两仪殿。
李承乾送走了一众武将回到崇教殿,看见颜师古对面空着的两张桌子,心里冷笑萧禹和长孙无忌以为不来东宫就吓住孤王了?
李承乾刚坐下就见程名振急匆匆走进来。
李承乾知道肯定是粮价的事,忙问道:“粮价涨的怎么样了?”
程名振简单地向李承乾行了一礼道:“果然如太子殿下所料,他们开始从民部的粮店买了粮然后高价卖给百姓。”
李李承乾心里暗道:我能料不到,那就是我派人去提醒他们的。
要说这唐朝的生意人还是太守规矩了,明明只要派人每天上午堵住民部开的粮店,把低价粮买回去就能卖个高价,却一连几天都想不到,最后还是李承乾让他的小舅把这个办法传出去的。
当然没有方法不代表这些商人心不黑,这不一知道这个方法,就开始拼命把住民部的粮店的门口。
“现在民部的粮价卖到几个钱一斗了?”
“民部的粮店卖八个钱一斗,那些粮商上午还卖十个钱一斗,过了午时就涨到十二钱一斗了。”
李承乾闻言点点头道:“明天民部的粮店涨到十一个钱一斗,开始大量往外卖,但还是只卖半天,让他把手里的钱都买了咱们粮食……”
程名振听了点点头道:“尊旨。”便又匆匆出去了。
在程名振走出去,颜师古才笑着道:“这位程民部办事可真是风风火火啊!”
………………………………
第133章 长孙无忌出招
在于府后花园里的小书房里,于志宁如同一块木头一样在窗下小几前跪坐着。
窗前的几丛竹子经过前几天的换叶现在看起来十分的鲜嫩青翠,透过疏落的竹子可以看见不远处的几棵杏花开得正盛,蜜蜂嗡嗡的为这里的春天增添了一份喧闹。
若是往年好以文人自居的于志宁,此时必然约几个同好的朝中大臣在这花园里办个诗会。
介时赏花、饮酒、赋诗,附庸风雅一翻,相互吹捧唱和几句歪诗,然后都带着留下了千古绝唱的美梦兴迟而归。
但是今年这几天于志宁过的非常不顺心,他早就知道皇太子李承乾对他有意见,因此他当初愿意充当李世民废太子的先锋。
不过好在他今年才五十二岁没有多少机会倚老卖老,所以在李承乾重新振作之时他有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保着躲过了一劫。
但是官位也从正三品的詹事府詹事降为正四品的右庶子,这些他都忍了,甚至因为李承乾不喜欢他,他都不去东宫当值,想着过几个月写一份告老的奏疏然后就在家养老算了。
说实话于志宁不是一个权力欲特别强的人,他主要是想保全他们洛阳于氏西魏八柱国于敏这一支的荣耀。
毕竟他们这支自西魏于敏开始经历西魏、北周、隋、唐四朝而不衰,到他这一辈家族衰败下去,他无颜去见他那死去的先人。
但是就算如此李承乾也没有放过他的意思,硬是污蔑他堂弟于永宁参与李泰造返,李义府直接就把人抓起来了。
于志宁非常清楚于永宁是个什么货色,平日里也就是欺负一些没有根基的人,怎么可能参与李泰造反的事情上去,李泰造反找于永宁一个废物做什么?
于志宁深知这都是冲着自己来的,用李承乾的口禅是要诛九族,可是于志宁真的没有什么大智慧能破解此局。
于志宁在历史最夺目的政绩就劝谏李承乾,把李承乾劝废了。
后来在唐高宗时于志宁当了宰相,既不敢与武则天彻底反目,又不愿意放弃他的家族关陇军事政治集团的立场,最后在武则天收拾了诸遂良和长孙无忌后,随便找个理由就把他给贬出去了,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死了。
于志宁已经在书房枯坐两天想了两天,此时他双眼浑浊,头发凌乱,嘴唇干裂,面色灰白简直就是枯蒿灰木一般。
于志宁实在想不出办法,他只能明天去东宫拜见李承乾求他高抬贵手。
其这理智告诉他他早该这么做了,因为无论怎么看这大唐的江山都只能是李承乾的了,以李承乾的作风自己跟他作对不是给家族找祸吗?
可是又因为一直放不下身份,所以才酿成此祸的。
于志宁以为他想清楚了,虽然作出的决定依然让他心里万分难受,但是只要能保住他们于氏这一支不灭,自己受些委屈又有什么呢?
这样想着心里好受一些。
就在于志宁如是想着的时候,突听见外面有人禀报道:“老爷,长孙公子请见。”
“嗯?”于志宁茫然地抬头向外看去,看见他的长随于保正站书房门口往里看。
于志宁定了定神,问道:“你说什么?”
“长孙公子求见!”
于志宁心里一动,慌忙站起来,走到门口再次问道:“哪个长孙公子?”
“赵国公家的二公子长孙涣。”
于志宁听说果然是长孙无忌的儿子,就像溺水的人抓住了救命的稻草,脸上露出兴奋的神情,一理袖子就往前面走,走了几步才又想起什么,忙立住脚回头问于保道:“他来都说什么了?”
“他说是赵国公让他来的,有要事和老爷商量。”于保忙上前一步低声道。
“哦?”于志宁想了想,又施施然走回书房,在他刚才坐着的地方坐下,然后淡淡吩咐道:“去把长孙二公子请来,另外叫准备几个精致的酒菜送来。”
于保见此也不以为异,低头应一声便走了。
于志宁此时坐在书房的窗下与刚才神色已是大不相同,虽然他还不知道,长孙涣来见他是为什么。
但是他知道当日李义府除了抓了于永宁还抓了长孙嘉庆,只是这几天一直想着长孙无忌跟长孙嘉庆关系比较远,而且全长安的人都知道长孙无忌在李泰争诸时就不在官场了是最近才回来的。
李承乾收拾长孙嘉庆不一定是为了对付长孙无忌,毕竟长孙无忌是他亲舅舅还是李世民的心腹,李承乾都未必能动的了长孙无忌。
于志宁以己度人认为长无忌不会过问长孙嘉庆的事,这不口一大才没有想过要联合长孙无忌。
现在长孙二公子突然上门称有要事相商,那就必然与此事有关,不然也劳动不着长孙涣,须知道长孙无忌的大儿子长孙冲尚长乐公主,平常为长孙无忌顶门立户的就是这个长孙二公子。
长孙涣为人十分的精明能干有乃父之风,长孙无忌这些年离城修道,代表长孙无忌在长安城行走的就是长孙涣。
于志宁理清楚这些就猜测这次长孙无忌要干什么,虽然知道必然跟李承乾有关,但是却依然不明白长孙无忌想让他做什么?
正在于志宁苦苦思索之时远处传来脚步声,于志宁知道是长孙涣来了,忙整理一下一仪容正襟跪坐好。
“老爷长孙二公子到!”于保的在声音在门口响起。
于志宁连忙道:“快请进来!”。
随着于志宁的话音一个风度偏偏的俊美公子哥走进来,长孙涣看见于志宁温文而雅地朝于志宁拱手躬身一礼道:“小侄拜见于世伯。”
于志见此就要起身扶长孙涣,但想到自己是长辈,便坐好,淡淡道:“贤侄免礼,请坐!”
长孙涣抬头看见于志宁头发凌乱,虽然眼有些神采,依然遮不住一脸倦容,知道他这几天定然为了于永宁被抓的事愁的睡不觉,心里不屑面上却不显不出来,依礼谢了座才坐下。
于志宁见长孙涣坐下,便拿着腔调道:“你父亲好吧?”
“谢世伯关心家父一切都好,今天就是家父让小侄来世伯问安的。”
于志听了点点头道:“老夫近来无事,贪于春色,对外事知道的少,不知朝中近来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