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段希圣蹙起了清秀的眉头,将手中的灵丹捏碎,有一把没一把的扔到池水中,那些原本姿态闲适的鱼儿闻到灵丹气味,霎时一拥而上,全不复方才的自在,又搅动了那一池春水,平静的水面便骤然破碎,清淡的日光折射在粼粼水波上,好似千万面微小的明镜。
他手上扔着灵丹,却心不在焉的想,师尊究竟什么时候回来呢?
就在这时,他听见了一道如玉珠落盘似的声音:“希圣。”
段希圣霍然抬首,目中所见,正是一张端严秀美的面孔,他连忙将剩下的灵丹往池中一扔,欢喜的叫了句:“师父!”
这句“师父”着实比往常的“师尊”多了点亲昵的意味,他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倏尔涨红了一张清秀的小脸,局促的盯着地面,好半天不敢抬起头。
直到一只手在他头上轻柔的抚摸了一下,段希圣心头的大石这才落下,知晓师尊没有怪罪自己的失礼。
姬璇真笑吟吟的看着小徒弟,她自小被万潜道君养大,师徒二人亲如父女,因此也并不希望徒弟在自己面前太过拘谨,希圣在清微岛上住了几个月,倒是多了几分活泼,正是这个年纪的孩子应该有的样子。
他能摆脱在赵村里那些沉重的束缚,姬璇真这个做师父的自然也十分高兴,温声道:“为师一会儿便带你到执事院中归上名录,也好将宗门至法传授于你。”
段希圣一听此言,完全是十二万分的惊喜,一双眼睛也亮晶晶的望着姬璇真,显出毫无阴霾的欢喜来,一张小脸简直能发出光来,姬璇真瞧的好笑,正要言语,便见素涵烟袅娜的身影从殿内而出,嗔道:“娘子可算是回来了!”
………………………………
64。六十三章
。
不过在她看来,养气吐纳是静功之法,亦是道途伊始,故而把这段时间也算了进去。
段希圣听得目瞪口呆,他在询问之前,还真以为只要“几年”,问完之后才意识到自己和师尊的时间观念也许存在着巨大差异,顿时沮丧起来,觉得自己能够飞天遁地的日子怕是遥遥无期。
姬璇真见小徒弟方才还是兴致勃勃的样子,一眨眼就蔫了下去,便问道:“怎么了?”
她这一辈中,亲传里虽有年纪相差不大的师兄弟,但小时候接触的也不算多,反而和年长她许多的喻君泽相处更多,着实弄不明白小孩子的心理变化,也就猜不出小徒弟这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到底是因为什么。
段希圣犹豫了半晌,泄气道:“连师尊都用了二十年时间,徒儿更不知何时才能结丹了。”
听了这话,姬璇真没有选择安慰小徒弟,而是心平气和的言道:“修行一途本就困难重重,唯有明心见性,持之以恒才能走的更远。你资质不差,只要沉下性子,自然便可结丹;倘若心浮气躁,一味好高骛远,或者畏惧困难,那也就止步于此,难有突破了。”
段希圣其实心性不差,只是他原本生活的赵村环境太过狭隘,来到大衍宗以后,他乍然面对一个比过去广阔百倍的世界,而这些时日宗内前来清微岛拜访之人,在得知他将要成为姬璇真的亲传弟子之后,有意无意间又将他摆在了一个超出众人的位置,他难免就产生了一丝浮躁。
素涵烟倒是看出了这一点,只不过在狐女看来,姬璇真的徒弟本来就该高高在上,所以她根本不曾将这一点苗头放在心上,而姬璇真在发现了徒弟表露出的端倪后,以一种直截了当的方式进行了告诫。
在这一点上,她受万潜道君影响极深,绝不会溺爱徒弟,只要出现苗头,就绝不会听之任之,即便受到年龄限制无法践行,至少也要懂得道理才行。
段希圣听了这番言语,亦惊觉无声无息中自己态度的转变,心中闪过一抹羞愧,随即绷紧了清秀的小脸,认真道:“多谢师尊教诲,徒儿懂得了。”
姬璇真见他了悟,便点了点头,师徒二人此刻在神情上的相似,倒依稀能窥见那份血缘联系来。
等姬璇真在执事院降下云头,早有执役的长老迎了上来,此人生得一张方正面孔,性情也与长相一致,颇为严肃,内外门的弟子在看到这位长老时,往往心中发怵,生怕被拎住训诫一顿。
姬璇真道:“萧长老,许久不见了。”
萧武道:“姬师侄。”他的目光继而转到段希圣身上,略显诧异道:“这孩子是・・・・・・”
姬璇真牵着段希圣的手,“这是我新收的弟子,今日带他来此正是为了记上名录,往后还要劳烦各位长辈照拂。”
段希圣十分知机,顺着师父的言语,乖乖的向萧武问好,与此同时,他分明感到四面八方的目光瞬间聚集在了自己身上,其中不乏艳羡。
姬璇真虽未明言,但能够让她亲自领着到执事院来,必是亲传弟子无疑,在院中的众多弟子看来,段希圣可谓一步登天,自此成为天枢一脉嫡传,这是万中无一的大机缘,由不得旁人不羡慕。
萧武也微微动容,方正的面孔上现出一抹惊异来:“能得师侄青眼,想来此子必有不凡之处。”
他这话倒也不算恭维,众所周知大衍宗向来有着宁缺毋滥的原则,而天枢峰尤甚,君不见万潜道君本人才情惊艳不说,连收徒标准也是严苛的令人发指,在遇到合心意的徒弟之前,硬是数百年不曾收下亲传,直到碰见姬璇真这等天生道体,又兼前缘深厚者,才终于见才心喜,将其归入门墙。
根据这一习性,宗内都认为姬璇真也要成婴数百年后,才会在千挑万选后收下亲传弟子,实在没有想到她突破后不久,就不声不响的把徒弟带了回来,动作之迅速,比她师父要强了百倍不止。
姬璇真的神情依然十分从容,从小到大她本人听过的赞誉可比她的徒弟要多得多,因此并没有对萧武这句难得的称赞做出什么反应,只道:“长老谬赞了,小徒顽劣,当不起这般盛赞。”
连段希圣小小年纪也表现得相当沉稳,不曾因此露出自满来,倒是让萧武对他又高看一眼,全然不知男童在来的路上刚刚被自家师父磨平了那丝骄矜。
萧武道:“杨师弟此刻正在松恩堂中,师侄若要撰改弟子名录,只管去寻他便是。”
姬璇真颔首之后,领着段希圣一路走到松恩堂,尚未进去便看到一名老者正在门口打盹,他穿着一身洗的发白的袍子,长长的须髯随着呼吸一抖一抖,看上去十分可笑。
这老者原本是一副熟睡的样子,可在姬璇真二人距离他尚有十步之时,他将眼一睁,伸了个懒腰,随即笑眯眯的望了过来:“师侄这是打哪儿拐来的徒弟?这孩子看上去可真精神,正可以在你那清微岛上闹一闹。”
段希圣十分稀奇的瞅着他,觉得他不像修道有成的高人,反而与田下阿翁一般,十分可亲,连对方说自己在清微岛上嬉闹的话也忘了反驳。
姬璇真对自己这位师叔的脾性早就习以为常,一张端丽秀美的面孔八风不动,淡淡道:“师叔说笑了,希圣性子沉稳,远没有师叔当初的风采。”
这老者名为杨显,也是亲传出身,按辈分算是姬璇真正儿八经的师叔,只是年轻时就是个闹腾的性子,岁数渐长以后,还时常有戏谑小辈之举,不过为人亲和,在宗内人缘极好。
按他的身份,本可轻而易举当个实权长老,但他本人并没有这个意愿,反而跑到松恩堂来掌管弟子名录,平时多半无事,一天下来,几乎都是在晒太阳和打瞌睡中度过,颇有几分怡然自得的味道。
杨显听到姬璇真这句话后,装模作样的叹气道:“唉,想当年师侄还是个粉妆玉琢的女娃娃,抱着老夫的腿要糖吃,眨眼就被你师父养成了这般无趣的性子,真是可惜,可惜!”
………………………………
65。六十四章
。”
杨显赞道:“好名字!”
他提起一旁的玉毫,笔走龙蛇,那未曾蘸取墨汁的笔尖在空中写出“段希圣”这三字,如金线汇成,飘然融入卷轴之中,待到金光消隐,在姬璇真下面,十七代弟子的空位上,便赫然出现了段希圣的名字。
这时段希圣身体一震,他感到自己和面前的卷轴多了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这种感觉十分奇妙,颇有一种鱼水交融的意味,像是浮萍寻到了根底,不再漂泊。
这是因为唯有上了弟子名录之人,才能真正受到宗门气运庇护,那些小派之流,就无有这等手段了。
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