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度记-扫魅敦伦东度记-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喜,叹妾真贤。二人相携入屋,只听得堂窗之外忽然一声石响,妾听惊叫伦郭老听,老说:“我不听恶声。”妾忙起出看,乃见天井中从空两个沙弥落下,进了堂中,忽然不见。妾甚心疑,入内不敢向老言。过了两月,果然妻妾各怀一孕。又经月足,只见一个老僧化缘,走入门来,向伦郭说道:“吾为汝家妻贤夫善,把两个沙弥送为子嗣,富贵可期,还教你长年不老。”伦郭听得,备斋供奉僧去。果然妻妾各生一子,起家立业,这伦郭老八十余外,日与众叟交游。那二子犹如一胞所生,皆孝顺夫妇三人,十分欢洽。

    再说一叟名叫祝香老,少年时耕种为业。有弟祝味,同父共母,有时兄歇弟种,有时弟息兄耕,两门出入,一气同心。一日,祝味避些差傜,远出不归,祝香念一体连枝,待弟妻子胜如自己。弟有三子一女,自己只有一子二女,乃先令媒妁约订婚姻。有一富家,其子秀拔,父母欲求祝香之女。祝香说道:“我侄女未曾聘人,弟久未归,安得先聘己女”媒妁道:“聘女论年,侄女年少,当让其长。”祝香不肯。富家只得依从,乃聘其侄女。嗣后又有两家求聘祝香之女。人有说两家子弟虽佳,但家计不如侄女所聘的富。祝香道:“古人择婿不择富,吾宁许聘清淡之家,若配了富户,人将我议结亲胜过三女。”三女既嫁,四子已成。祝香乃思念弟数十年不归,自己老迈,召亲把家产分析,众亲立议,将产业分做二分。祝香说道:“若分二分,吾一子承立一分,吾侄三人承立一分,是吾一子有侄三分矣。古云:同居无异财。吾岂忍弟子不能如吾子之产。万一日后侄生养日蕃,以不足产业,怎能度活只恐有余的有余,不足的难过,势必家产为有余的夺矣。”众亲称义,乃依意四份均分,四子却也都能,个个昌盛。祝香只是思想其弟,忽然一个老僧走入屋来,适遇着家仆在屋内出,嚷道:“和尚化缘,当立门外,如何直入堂屋之中”老僧不答,仍要往内直入。却是何意,下回自晓。

    第七十六回辛苗叟公门方便 小和尚还俗养亲

    说话那个老僧,乃是祝味,只因昔年避差外出,多年在他乡,逢着僧人,谈论禅理,遂乃披剃出家。曾在海潮庵,得闻高僧伦理正言,乃想起家乡尚有兄长妻子,一旦归来探看。虽说出家人不以妻子惦念,却冥中为这贤德之兄,思念同胞,感令他归来,以慰善人之望。祝味却识故里家门,年久家仆哪里认得,见个和尚往内直走,便嚷叫起来,一手去扯。真个是出家有些道行,一毫火性不存,也不说出姓名来历,也不嗔怪家仆,只是遇着哥嫂妻子,方才认得。果然祝香老听得家仆吵闹,走出堂来,见了僧人,细看一会,乃抱头而哭,妻子家众方才认得,各相悲啼,乃复喜道:“阿弟,因何外游不归叫我兄想望。一日不归,一日思念,你如何把头剃子,做了和尚。这和尚有何好处,你去做他”祝味道:“阿兄,你怎见得和尚没好处依我弟说,和尚好处多哩。”祝香道:阿弟你听我说:

    抛离父母别家乡,不习农工不做商。

    骨肉不亲亲外姓,王家差役叫谁当

    祝味听了道:“阿兄,你说差了,我弟也有四句。”说道:

    万劫难逢一个人,如何迷误在红尘。

    因除烦恼离乡里,苦海回头永不沉。

    祝香听得,说道:“阿弟,我也不与你饶舌,人各有志,便随你罢了。只是你既脱离尘情,今日何故又归来”祝味道:“我逢高僧讲论玄理,因及纲常正道,弟兄妻子,乃是五伦正派。偶动了一念归来之心,虽自知堕了思凡,却也是阿兄善念感召。若是阿兄无思弟真心善念,怎得归来且问阿兄,当此老景,镇日何以了此余生”祝香道:“近因老迈,家计已析诸子,日与老友盘桓,但愿盛时以遂遇乐。”祝香又把嫁女分产事说与祝味。祝味笑道:“弟今回家,愿吾兄与众老欢乐老年,料兄不逐世味,不同熏莸一类,凡有供赡,皆我小弟一力相承。”以此祝香享八十余之乐。

    却说第四个老叟,名叫辛苗,平生身随衙门出入,资生过活,为人善柔,凡遇公事能言善谈,多与人方便,出自忠厚本心。这衙门中有尖利出头儿的,辛苗叟也由他,不与计较,有漏空不实的,辛苗叟多与他搪抵圆变,不坏了门风。一日,有一起争讼的,那原告刁诬,把一件伤天理、坏人门户的事情,捏词在官长,衙门众投俱受了刁奸之贿,欺瞒官长。这被诬的可怜为人善柔,又且拙懦。辛苗叟知其受诬,情必不伸,乃捐自己钱钞,代为打点,冒忌受嫌,暗把实情通知官长。官长疑他诈骗妄言,叟乃悲惨说道:“小人非诈骗妄言代诉,实乃知刁诬情虚,欲上得审其实,恐被刁诬蒙蔽公明,善柔受屈耳。”官长喝骂而退,及另差人密访,果系刁诬。善良不致偏屈,村民称快,哪知是辛苗暗行方便。俗云:“公门中好修行。”辛苗只这一件事实,官长知其德行,乃大小狱情托他查访,得情方审,无不称明服公。

    三年官长转任,辛苗叟家私都赔累,一贫如洗。人并不知,独有其妻每出怨言,说道:“衙门人役,谁家不热闹起屋,哪个人不赚钞养家,偏你冷清,把家产都赔累尽了。”辛苗叟笑道:“妇子莫怨,我当年进衙门,为养家起屋。不意进了衙门,见众人个个横着肠子,狠心恶意,勒索人钞。可怜这兴词动讼的,也有平日不舍穿,不肯吃,聚得钱钞,都白白的送在这衙门里。这也罢了,还有一等穷苦的,变产业,卖儿女,送上门与他,若是申了冤,饶轻了法。这也罢了,若是冤不申,法又重,我辛苗自进衙门看了这些情由,不觉不忍心性。一则也因未有子嗣,就赚了些钱钞,知与何人;一则只当积些方便,救人苦恼,便是败了产业,饥寒家小,也说不得。幸得官长廉明听信,三年转任升去,不知后来官长如何。趁此抽身,另寻别业。”其妻听了,乃说道:“有此善心,我妻小愿甘贫守,待你别业。”辛苗道:“别样营业我做不惯,不如另寻个不惹是非本等钱钞过活罢了。”岂料辛苦在衙门三年,只为存这点好念,把家计败了,止存得两亩空地,锄种过日。

    一日锄种辛苦,倒卧在地,忽然睡熟,见一官长,幞头象简,走近前来,叫一声:“辛苗,多亏你衙门方便,救了吾子孙不白之冤,清了吾家门体面。莫怨贫穷,管你门户高大。”辛苗乃拜问道:“小人何事为尊官方便”官长道:“吾当年在世,忠心国事,在地方直吃一碗清水,积得养廉俸禄,以贻子孙,三世清白。只因积得多金,恐为子孙侈富,乃埋于吾家后墙之下,后令子孙不足者得。当时子孙不知,我亦未白其事。不意今有诬吾子孙,门户受污,几被玷厚。若不是汝察情方便,连我清名损坏。不独我感汝德,便是冥中称汝阴骘不少。汝可到某家后墙,挖此千金之埋致富,免得锄种之苦。”官长说罢不见。却又见一人,丰颐大耳,衣冠整齐,走近前来,也叫一声:“辛善士,多赖你衙门方便,免吾朽骨摧残,愿保你有子继后。”辛苗道:“小人何事为尊长方便”这人道,:“某人前日夺冢之讼,若不得善士察访真情,几遭强梁夺去。年深日久,冢已数迁,吾骨尚存,赖善士救安。今愿复生投胎,为善士继后。”辛苗道:“当日官长廉明判白,与小子何干”这人言道:“若不是善士忠公,官长信服,那奸刁难必不遂其诬。”说罢忽然不见。辛苗惊觉,汗流浃背道:“怪哉,我在衙门与人方便,就是善良不致冤屈,都是官长阴功,怎么梦中人来谢我挖人埋金,继富不仁。我闻富贵有命,况此官长子孙已处不足,当往指明,却不知可有此等事情否古人有蕉鹿梦,虚虚实实。且就梦往说,任他信否。”乃向官长子孙把梦中事情备细说出,那子孙方才知讼平皆赖辛苗之力,却在后墙挖出千金之蓄。当时分十之一谢,辛苗不受,子孙再三强之,乃受归家。期年,果生一子,后得职官长,孝事辛苗。故此辛苗叟享龄八十之外,日与这五老盘桓。

    再说那第五老叟,名叫我躬叟。这叟生得齐楚,少年倚靠祖父产业,自己却又辛苦经营起家,比前十分茂盛。生有五子二女。年近四旬,父母尚存,每日晨昏问安侍养。父母有疾,日夜不眠,割股相救。有此孝心,感得父母安康,我躬亦精神百倍,求谋皆遂。十余年,父母不在,他的五子亲见父孝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