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口对李承乾说道:“贤王殿下,这些粮食足够您用两日之久。两天后我会再次带人去取粮食。”
李承乾听后点了点头,然后笑着对卢庆红说道:“本王这个人是个急性子。所以准备今天将所有的粮食都找到,不知道你意下如何呢?”
“贤王殿下,你觉得我会将自己的身家性命置之脑后吗?”卢庆红笑着对李承乾说道。
李承乾听后摇了摇头,然后开口说道:“任何人都不会那样做,毕竟好死不如赖活着吗?”
“既然贤王殿下明白这个道理,何必要强我所难呢?”卢庆红一脸笑容的对李承乾说道。
“那好吧,现在也没什么事情,陪着本王一起看出好戏如何?”李承乾点了点头后对卢庆红问道。
卢庆红自然不明所以,所以那是十分爽快的答应吗。当李承乾命人将木桩上的蒙布掀开的时候。卢庆红彻底的傻了。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李文志为何会被绑在木桩之上。可是还没等他开口向李承乾询问。
就听李承乾开口说道:“父老乡亲们,本王昨天答应你们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让你们不再吃洗米水。如今本王已经做到了。”
“第二件事就是当着你们的面,将贪墨朝廷赈灾粮的贪官就地处决。现在本王也要实现诺言。”
“不过本王觉得,就这样杀了他们太便宜他们了。所以本王决定将他们凌迟处死。”
“各位乡亲如果愿意,可以参加此次行刑。为你们那些被饿死的亲人报仇雪恨。”
李承乾的这几句话,让在场的灾民无不大为震惊。有一些因为饥饿死了家人的灾民,更是跃跃欲试想要为家人报仇雪恨。
而这时昨天那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却站出来开口说道:“乡亲们哪,咱们可不能害了贤王殿下啊。”
“当年贤王殿下本是东宫太子,是因为为了岐州城百姓处决了太原王家的王文。记得当时也是将其凌迟处死的。”
“也正因为这件事,阎王殿下遭到了打击报复。最后皇上只能废了贤王殿下的太子之位。”
“如果今天贤王殿下再将这范阳卢家的卢庆红,以及赵郡李家的李文志杀了。恐怕贤王自身都难保了。”
听到老人的话,在场的百姓不由得双眼流下泪水。并且声泪俱下的向李承乾恳求,不要杀他们二人。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李承乾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而卢庆红也从此看到了一丝生的希望。
可是这个希望只生出一瞬间就破灭了。因为李承乾已经站起身来,对众人说道:“各位汴州城的父老乡亲,这种贪官污吏百死不能赎其罪。”
“不要说本王是大唐亲王,就算本王是平头百姓。也要将他们剥皮抽筋。所以各位不要替本王担心。尽管为你们的家人报仇雪恨好了。”
李承乾说完之后便对身边的程咬金说道:“程伯伯,你可否愿意上去试一试呢?”
“你小子给我滚远点,我程咬金可不给你当枪使。如果这第一刀我要是割下去了。”
“小子绝对会把整个屎盆子,全部都扣在我的头上。”程咬金撇了撇嘴后说道。
“本觉得程伯伯是条汉子,没想到也是惧怕世家豪门啊。既然如此,就让本王来割这第一刀好了。”李承乾说完之后便迈步向着木桩上的李文志而去。
与此同时,卢庆红也被薛仁贵给绑在了木桩之上。而且还是于李文志对面的方向。并且还用木棍将其眼睛给支了起来。
就在李承乾准备动刀的时候,那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却突然挡在了李承乾的面前。并且开口说道:“贤王殿下,老人家我知道无法阻止你为民除害。但是这第一刀就让给我吧。”
说完之后也不等李承乾答复,直接从李承乾的手中将牛耳尖刀夺了过去。并且将卢庆红的衣衫给扒了下来。在他胸口上十分麻利的割了一刀。
割完之后,将牛耳尖刀丢在地上,开口对那些目瞪口呆的灾民说道:“贤王殿下为了我们不顾自己安危。”
“我觉得咱们应该为贤王殿下写上一把万民伞。让天下人都知道,贤王殿下嫉恶如仇为国为民。”
白发苍苍的老人这个提议,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并且马上开始着手准备,为李承乾制作万民伞。
而这时所有的人都没有注意到。那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却看着李承乾满意的点了点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第153章 神秘的老人家
卢庆红眼看着李文志在自己面前被千刀万剐,心中的那份恐惧已经击毁了他全部的意志。
所以根本没有李承乾废多大劲,卢庆红便乖乖的将藏米粮食的地方说了出来。当然最终他也没有逃脱死的结局,只不过并没有受千刀万剐之刑而已。
虽然找回了所有赈灾粮食,但是如果按照李承乾这样设置粥棚。估计用不了多久粮食便会见底。
好在李承乾提前调来了数以万计的粮食。保证了此次黄河决堤并未出现流民。
至于其他州府得知李承乾在汴州的所作所为,自然也把贪墨赈灾粮食的心思收了起来,乖乖的将粮食投入到了赈济灾民之中。
……
随着黄河水位退了下去,大地再次迎来了勃勃生机。可惜如今已经到了九月下旬,在想种植作物恐怕已经不可能了。
所以今年已经注定颗粒无收,新的粮食需要等到来年秋收。可是百姓们如何过冬,如何能够坚持住这漫长的一年呢。
“你小子到底准备如何处理灾民后续的生活,不能将这粥棚一直开到来年秋收吧。”程咬金开口对李承乾问道。
“大片的土地摆在面前,为何不再次种植作物呢。还要等到明年开春才要春耕?”李承乾看着程咬金问道。
“虽然我程咬金没种过粮食,但是也知道春种秋收的道理。难道你小子还能改变天时不成?”程咬金不屑的对李承乾说道。
“百变天时,本王自然没有那个能耐。不过本王却知道有一种麦子,可以在秋天种植。在春末的时候便可收获。”李承乾笑了笑后说道。
长孙无忌还真就没有听说过,寒冬腊月大雪纷飞的季节,还能有什么作物继续生长。
于是便开口对李承乾问道:“你说这话可有依据,如果要是信口开河的话,那就千万莫要再提此事。”
“舅舅放心,如果没有把握,我自然也不能信口开河。这种作物叫做冬小麦,我就已经将种子准备好了。”李承乾笑着对长孙无忌说道。
“可是如果春末才能收获冬小麦,恐怕来年的春耕也会受到影响。到时候又该如何处理呢?”长孙无忌想了想后说道。
“舅父不必担心,我手中还有另外一种种子,叫做玉米。可以在春末夏初时播种,然后在金秋时节收获。”李承乾开口说道。
“如果按照你这样说来,岂不是一年能种两茬庄稼。我程咬金可从来没有听说过。”程咬金撇了撇嘴后说道。
“在南方鱼米之乡倒有一年种两季水稻的记载,只不过对条件的要求也十分苛刻。而且弄不好最后一季便有可能绝收。”长孙无忌开口说道。
一年二熟制,在唐朝中后期才在南方实行了。在初唐时期自然还很少出现这种情况。
只有在南方冬季十分短,而且气温并不低的地方。倒是可以出现一年种植两季水稻的事情。
“程伯伯,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吧。有本王在,保管河南道的百姓不会再受饥荒。”李承乾大笑着说道。然后便扬长而去。
看着李承乾的背影,长孙无忌开口对程咬金说道:“如果他真的能够一年种两季庄稼,大唐将真的不用再担心粮食的问题了。”
“关键是这小子说话靠不靠谱,一年收两季庄稼简直如同天方夜谭一般。”程咬金仍然是不太相信,能够种植出冬小麦来。
……
“乡亲们,这些种子叫做冬小麦。现在将它种到田间,明年春末便可收获。那时候咱们就不必再挨饿了。”李承乾用手捧着小麦种子,对老百姓们说道。
可是让李承乾没有想到的是,百姓的眼中露出的并不是欢喜之色。反而是迷茫和不相信。
无论李承乾怎么苦口婆心,还是让这些百姓无动于衷。毕竟他们可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情,大雪纷飞的冬天还能长庄稼。
这不由得让李承乾感到十分的无奈,毕竟数以万计的百姓可不像长孙无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