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第4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的骑兵,李东升的心也吊了起来,厮杀的时候终于来了。

    就在李东升以为李世民要派出骑兵对冲的时候,却听到李世民对着传令兵道:“陌刀队,上!”

    消息传到大营的时候,唐军的队伍发出了巨大的欢呼声:“万胜!万胜!”

    唐军的弓箭手继续用弓箭在河岸边划分了一片死亡区域,李东升就看到人群里里走出两千名左右的士兵,这些出来的士兵与其他人有着明显不同,他们每个人身材高大魁梧,李东升在那么远的地方都看的出来,他们的身高比周围的普通府兵要高上一头左右,而且肩宽背阔,每个人的手中都提着一柄两尺多长的宽背厚重的陌刀,神色淡然的一步一步朝河边走去。

    李东升看着他们孔武有力的背影,也是热血沸腾。实话说,在后世被吹上了天的陌刀队他今天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些让大唐周边邻国闻风丧胆的陌刀手,让后世军迷津津乐道的人,他们就是目前这个时代冷兵器中战略级的杀手锏,绞肉机,只要他们一出基本就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陌刀营的陌刀手们沿着粗略垒出的通道登上了对岸,趁着高句丽的骑兵被弓箭手隔离在几十步外,陌刀营的士兵们迅速摆好了战斗的阵势,然后随着营中校尉一声令下,陌刀队大吼了一声,然后弓箭手停止射箭,他们就朝着高句丽的骑兵慢慢的走了过去,然后就看到耀眼的白光在人群中舞动起来。

    小土丘上,李世民君臣们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李东升第一次看陌刀队的攻击,只恨没有望远镜,只能远远的看。陌刀营走的不快,跟高句丽的骑兵接触的时候,只听到一声巨喊,然后就看到高句丽最前面一排敌军瞬间就成了一块块的碎肉,人和马都是一下子就被分解,李东升立刻就明白了一刀两断这个词说的是多么贴切,他在后面就看到有血一飞几尺高,然后高句丽人就矮了下去。

    高句丽骑兵仍在冲刺的过程中,他们还是想凭骑兵的冲击力来抵挡住陌刀兵的前进,就像是竹子竹节一样的层层抵抗,但是这样的努力是徒劳的。陌刀营的士兵们就这么一边挥舞着陌刀,一边排着战斗队形向前推进,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榨汁机,把面前的一切物体都粉碎成一堆堆的肉块,各种内脏和人头在地上四处滚动流淌,然后被整齐的脚步踩的稀烂。

    陌刀队的强悍看的李东升心中就像是烧开的水早已沸腾。但是高句丽人的不要命果然是名不虚传,他们面对这么大的死伤还是不甘心,不需要军官们的组织,他们退后了几百步,然后重新整好队形又继续用冲刺队形对陌刀队来了一次冲锋。

    但是结局已经注定了,在巨大的死伤面前,高句丽军队里不知道谁突然绝望地大喊了一声,然后就拨转马头朝后方大营跑去,这个人一跑就像是雪崩时的那个石头,先是第一个,然后越来越多,到最后所有人如退潮的海水一样朝后方大营跑去,瞬间刚才还喊杀声震天的战场上只剩下一大堆的残肢断臂,还有在痛苦嚎叫的伤兵。
………………………………

第三百章盲目乐观

    在河对岸观战的唐军官兵们都发出了震天的欢呼:“万胜!万胜!”然后那些士兵就继续把布袋往河水里投去,现在不用担心对面的攻击,整个流程犹如行云流水,肉眼可见的看着堤坝就起来了。

    李世民哈哈大笑:“传令下去,陌刀营原地列阵,先过去四个骑兵营,掩护全军渡河!”

    眼看着传令兵来回的奔走,流水般的一道道命令传了下去,整个大营的士兵们都开始井井有条的开始动了起来。

    等大军开始全面渡河的时候,李东升带着张勇他们跟着大部队一起走了过去,张勇骑着马走过布袋堆成的堤坝,现在已经被大军给踏平了,他感慨的道:“少爷,要不是你想出来这个计策,渡个河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呢。”

    李东升低声道:“什么我的计策,这是李思文想出来的。说话要小心,人情已经送出去了,要是被自己人说漏了嘴,不是等于结了个仇人?”

    到了辽河对岸,士兵们已经打扫完战场,伤兵也被拖到医护营去救治,至于高句丽人的伤兵,不好意思,我大唐虽然富裕但是也没有富裕到给敌人也治病的程度,只好勉为其难的送他们一程。旁边一堆人正在把我方战死将士的尸首掩埋,高句丽人的尸体都是一堆烂肉,被马匹跟唐军践踏后就成了肉泥,收拾的人皱着眉头带着口罩把这些东西正在往一个大坑里扔。而高句丽的战旗和兵器被分成两份,有人在一个个的点数字,这些就是以后在史书上记录的缴获和唐军战斗记功的凭证。

    这个时候还没有收到去上下游渡河的程咬金跟张俭的消息,李世民又开始担心起来。等到了第二天才收到消息,程咬金率领的六万人,在上游渡河时遭遇了高句丽军的埋伏,在唐军兵马在河中央的时候,高句丽伏军突然发动了攻击,他们拼命的朝河中射箭。唐军虽然有着被偷袭的心理准备,但是还是伤亡惨重,因为只能被动挨打还不了手。

    程咬金只能硬顶着箭雨往前冲,到了对岸以后,又受到对方骑兵的的冲击,所以这支部队损失惨重,死伤了两千多人,才勉强坚持到大部队登岸,还好程咬金沉着冷静见多识广,虽然是突遇埋伏,但是临危不乱,在强行渡河后,把高句丽军杀得溃散败逃,再等两天就可以和中军汇合。张俭在下游走了两百多里也没有发现可以渡河的地方,又回归中军,跟着大部队过河。

    事后随军的行军长史统计伤亡和战果,此战唐军伤亡共计二千五百多人,基本上都是程咬金部队的,而统计出来的高句丽军伤亡八千多人,敌人的大军也从他们大营里撤退,留下了一地狼藉的军营。

    只是一个渡河之战,唐军就付出了如此重的代价,唐军在高句丽军留下的营地里休整了两天,大战过后有很多事情都要善后。

    大家又针对现在的战况开了会,会议后李世民还是没有采用李东升分兵突进的计策,下令继续朝前目的地辽东城开拔。

    辽东城是高句丽为了防备隋军进攻而建的一座在大唐和高句丽国境之间的一座堡垒式的城池。他的建立就是为了防范敌人的进攻,主要就是中原王朝的进攻。所以就像是一个缩成球的刺猬一样,就这么横在要进入高句丽的必经之路上,是中原王朝要攻进高句丽的第一关。

    要是采用李东升的策略,那就是我不走你认为我要这条路,从扶余、从莱州哪里进攻,何必为了一个虚名而搞的死伤惨重,只要我打下了平壤,所有的这些坚城都是反手可破。就像二战时期的马奇诺防线,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但是德军直接绕道而行,苦心经营的防线登时就宣告失败。

    进入高句丽境内后,整个沿途很少见到高句丽人,因为大唐即将攻进境内,高句丽人为了实现坚壁清野,把附近所有的百姓全部往城里迁移,李东升跟随大军一路上看到的都是荒废的田地,还有空旷的村庄。

    这些村子的样式除了比较破败以外,基本都是跟大唐百姓差不多,可见高句丽跟中原的关系之深。

    五天后,李世民带着中军到了辽东城下。前军已经把辽东城围的水泄不通,一只苍蝇也飞不出去。他们围着也不敢轻举妄动,都在等李世民的指示。

    辽东城在两片山中间,旁边是辽河,非常的险峻,有点像长安城周围的潼关,易守难攻!

    李世民的帅帐还在搭建的时候,就便派人向城里射上一封招降信。

    信射出去之后,如同石沉大海,李世民觉得很没有面子,我堂堂天子出马招降,你竟然连一个答复也没有,既然沉默应对,那就是不同意投降,史书上就不要说我不仁,大家战场上见真功吧!

    李东升这几日看着乐观的将士跟心情急切的李世民,心中越来越担心。

    第一战利用李东升的计策减少了伤亡,进攻势如破竹,唐军士气如虹,大家都嗷嗷求战,

    可是这一切都太顺利了,对唐军真的好吗?虽然他在前面给李东升记了一功,说李东升及时提醒他要小心,不可轻敌,但是从他这些天的命令跟行动上都没有重视的感觉。

    直到现在李世民还是把军权全部抓在手里,这么多人把辽东城围的紧紧,看上去好像非常重视,但是打仗可不是简单的比人比武器数量,历史上有名的“乌巢之战,淝水之战”等中国几千年来,十几个人杀的几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