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第4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没有底蕴,酒桌上狄知逊谈古论今,令李东升如沐春风,这就是真正是君子之风。

    李东升还很奇怪,这样的人才怎么会才做到一个小小的县令,他在长安见过的那些名气大的风流才子也不少了,但是有这样谈吐风度还真没有。

    他好奇的问道:“狄兄我看你胸藏锦绣,怎么会才是一个县令?”

    狄知逊苦笑了一下,把事情的经过说了出来。原来这还是太子李承乾事情的余波。谋反案把长安城弄的风声鹤唳,就算是李世民不想搞扩大化,但是实际办事的官员们怎么可能就这么结束,不多抓几个人,不拉几个王爷下水怎么显示出我认真办事不畏权贵的品格跟能力。于是郑王李元懿这个和汉王李元昌关系非常好的亲王,肯定就被人盯上了。

    下面官员把事情一汇报,陛下一纸诏书,郑王就要去郑州担任刺史,而且不允许带着王府老人,只准孤身上任。狄知逊原职是郑王府兵曹参军,也跟着受牵连先被贬谪到蓝田做县令,刚做了一个多月,今天又收到第二道诏书贬至越州剡县,担任县令。那越州剡县,就是后世的浙江嵊州市,那可不是后世鱼米之乡,在唐朝官员的眼里根本就是荒凉的地方,而且还有当地僚人不服教化,传说中还有瘴气什么的,自己说的也是心里慌慌。

    李东升皱眉道:“令尊大人没有去陛下面前求情吗?你只是王府兵曹参军,又没有参与具体事务,怎么会处罚这么重呢?”

    狄知逊苦笑道:“唉,这都是王家捣的鬼。”原来狄家在太原,太原王氏是世家大族,一千多年传承了下来,在太原当地是庞然大物。狄家也就传承了几代人,底蕴远远比不上太原王氏。几十年前两家因为田地里水源的问题起了纠纷,双方互不相让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处理好,所以这一次王氏就看准机会在谋反案里硬把狄知逊给牵连进去,处置的特别狠。狄知逊道:“就这个结果还是父亲在陛下面前苦苦哀求的,我的同僚们都已经削职为民。”

    说完振作精神:“来,我敬你一杯,早就听说小李探花的名声,可惜一直到今天才有缘相见,可惜又要分别,就用这杯酒来表达我的心意。”

    两人一饮而尽,李东升道:“你去越州赴任,那狄仁杰怎么安排呢?”

    狄知逊道:“他就要去长安崇文馆读书了,到时候在长安还要你多关照。”

    李东升转头看狄仁杰跟李四维,两个人正做在桌子的下方,嘀嘀咕咕的不知道说什么,他笑道:“那是一定的,我已经打定主意不想出仕。到时候就让他经常跟四维走动,有什么学问上的事情尽管问我。”

    狄知逊闻言大喜,李东升这个话的意思就是想收狄仁杰为学生了。李东升文名满天下,诗歌大唐人人传唱,听说那倭国、以及周边各国也是非常的崇拜他,有这样的人做老师,那自己儿子的前程还差的了吗。

    连忙让狄仁杰过来给李东升行了礼,抓紧时间把关系确定下来,自己去越州上任就再没有后顾之忧,看着激动不已的狄知逊父子,李东升心里笑:还不知道是谁沾了谁的便宜呢。

    在老家呆了几天,李东升又去大棚里看了看,在张虎他们佃户家吃了几次饭,看着自己家的佃户能过上不错的日子,他心里也很满足了,自己能做的就做,改变大唐就从身边做起。

    李东升又给张虎们谈了红薯的存储,把具体的细节都给他们一一讲清楚,听的佃户们啧啧称奇,自己侯爷什么事情都知道,真是神人也。

    看着在房前嗮太阳无所事事的村民,李东升随口问道:“冬天大家都这么闲着?”

    “是啊,又没有活干。官府安排修的水利都干完了。我们大棚现在也都不需要太多的人,要开春了才有事情做。”

    李东升想起来要把这个红薯给推广出去,也是要一定的名气,他说你把铁匠找来,我给你们弄个来钱的活计。

    张虎大喜,侯爷亲自给他们安排赚钱的活计,那是多大的荣耀啊:“我现在就去。”

    李东升让铁匠打造一个铁皮圆筒,里面摆上架子,然后做了个推车,把圆筒放在上面。没有错,李东升打造的就是后世城市里每个路口都能看到的烤红薯。

    在昏黄的路灯下,寒风凌厉的冬夜,能手捧着一个热乎乎的烤红薯,咬在嘴里那种甜糯的感觉实在让人难以忘怀。

    这几天佃户们也尝过了红薯的味道,非常喜欢。为什么?因为他是甜的。在古代甜味的食品实在是太少了,蜂蜜一般人也消费不起,所以他们就在做饭的时候里面放上点。现在李东升给他们又提供了一个新思路直接烤,口感又不一样了。

    “你们就按照这个造型做,然后推着在周围的县城或者长安去卖。一个冬天也能有不小的进账。”

    “那侯爷这个卖多少钱呢?”

    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最新章节地址:

    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全文阅读地址:/126614/

    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txt下载地址:

    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手机阅读:/126614/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627章 不知道是谁占谁的便宜)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

    喜欢《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

第二百六十五章 这个理由也太站不住脚了

    卖多少钱?”李东升想了一下道:“就卖五文钱一斤。”

    “五文一斤?”张虎他们一算,一亩地产三千五百斤,要是全卖出去不是要卖十几贯钱?这是暴利啊,种别的哪里有这么高的收入,这是侯爷给他们的恩典。一群人赶紧上前施礼。

    把事情忙完,又送走了狄知逊,李东升就准备带着狄仁杰回长安。不回去不行了,每天上门的人要把他烦死。狄仁杰跟李四维是一见如故,从早到晚是形影不离。狄仁杰不愧是历史上留名的人物,无论是谈吐还是做事都是让人信服,李四维对自己的这个哥哥崇拜的很,在李东升面前说了几次要跟他学习的话了。

    一家人回到长安,把狄仁杰送到他祖父哪里。自己在家还没有休息两天,魏叔玉匆匆忙忙的跑过来:“东升,你被御史弹劾了。”

    “我被弹劾?”李东升呆住了:“我都卸任在家这么长时间了,还有人弹劾我?这是要置我于死地吗?用什么理由弹劾的?”

    “说你有良种作物不敬献宫中,私下偷偷种植牟利,心无君上,有不轨之心。”

    “我曹他码,是那个这么说的?”李东升真是被御史恶心坏了,这个理由也太站不住脚了吧。

    在唐代御史台分为三院,监察御史属察院,品秩不高而权限广。《新唐书·百官志三》有载:“监察御史十五人,正八品下。掌分察百僚,巡按州县,狱讼、军戎、祭祀、营作、太府出纳皆莅焉;知朝堂左右厢及百司纲目。”

    御史的这些家伙官品级不高,但是他们什么事情都可以管甚至连皇帝的事情他们也可以问,反正就是整个大唐就没有他们不管的!他们最自傲的就是可以“风闻奏事”!

    风闻奏事这几个字,起源于汉代的“三公谣言奏事”,东汉三公府掾及公卿均可以根据传闻劾奏刺史二千石以下官僚,称为“谣言奏事”,至南北朝乃成为御史的特殊权力,到了唐朝,已经成为国家律例。

    所谓的风闻奏事,就是只要听说了,就能作为弹劾的基础,而且事后不会被追究造谣的责任。就问你怕不怕?

    上次李东升西域归来,御史台在朝辩中大败,被撸下去好几个。这简直是御史们的奇耻大辱,大唐立国几十年来,从来没有一个人敢这么做。你李东升不是牛嘛,千万不要有把柄落在我们手里。于是专门有人盯着他的一举一动,可惜李东升是宅男,一天到晚就呆在家里,偶尔出去也就是去长乐坊跟房遗直他们几个谈谈修书的事情,那些大人物的贪财好色,下人们的飞扬跋扈,家里人的仗势欺人竟然一个也没有?

    御史台的惊讶了,这是什么人?你年纪轻轻的过的跟个老头子一样,这么注重自己的名声你到底想干什么?你这个造型历史上有个现成的例子,他叫王莽,你是不是想跟他学,把自己的名声做的这么完美,一定是包藏祸心。你看现在证据来了,有亩产三千五百斤的好东西你竟然不献给皇上,自己藏起来偷偷的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