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一处偏僻的宫殿里,李东升独自坐在大殿里等李世民,说来李东升也进宫几次,但是道路跟布局都分不清,心中想着要是自己要杀皇帝造反估计人在哪里都找不到。
心中腹诽了几句,就这么眼观鼻鼻观心的坐着等。最近在家休养,三块田都耕的不轻,小菊跟小杏都没有孩子,所以需求就大了点,李侯爷比较疲惫,就这么坐着睡着了。
“陛下驾到!”大殿外传来小太监的叫声,一般情况下臣子就应该到外面去迎接了。李世民站了一会,竟然没有看李东升,眉头一皱,就听到大殿了传来了打呼的声音。看守宫殿的宫女们都大为惶恐。李世民却笑了起来:“这家伙还是真的不把朕当外人!”。
李东升被王德推醒的时候,看到李世民就站在哪里似笑非笑的看着他,赶紧起身见礼,心中懊悔这下子有把柄被他逮住了。君前失仪也是御史弹劾人经常用的词。
几个月不见,李东升在家吃好喝好保养的好,又恢复了以前那种小白脸的造型,李世民心中一阵妒忌,朕每天忙的不可开交还要跟大臣们斗智斗勇,你这个家伙年纪轻轻就想着逃避偷懒,可不能随了他的心愿。他开门见山道:“朕欲亲征高句丽,你有什么想法吗?”
………………………………
第二百五十九章 非常规作战
我有什么想法?我能有什么想法?我敢有什么想法?李东升心中发着牢骚,脸上却不动声色道:“军国大事,是宰相们跟陛下的事情。微臣不敢多言!”
“别跟我打马虎眼!”李世民看出来李东升就属驴的,不拿鞭子抽他就不走:“今天不说出点东西来,就不要走了。”
李东升瞬间无语,我跟你有什么仇有什么怨,要这样对我。苦笑道:“陛下,这个事情太过重大,真不是我这样的可以参与的。而且军国大事不找宰相们,于制不合。”
“别往自己脸上贴金,就是我找一个臣子聊聊天,什么军国大事,就当是闲聊。”李世民端起王德泡的茶,喝了一口道:“反正今天我也不批奏章了,就跟你这么耗着,看看你到底说不说。”
英明神武的大唐天子竟然耍起了无赖,王德看李世民心情不错,算是太子谋反以来难得的放松,也笑着凑趣道:“蓝田候,我也听说你考虑事情都是别具一格,也说出来让我们涨涨见识。”
看这个造型今天不说点什么是不行了,李东升苦笑道:“陛下,微臣以为高句丽是大唐的大患,所以必须要将它灭了!”
李世民懒洋洋的道:“这个不用你说,满朝文武全知道,说点有用的东西。”
“是啊。蓝田候可不要让我们失望啊。”王德就像是个捧哏的。
“陛下,既然大家都认为高句丽是一定要打的,那存在争论的就怎么打的问题。”李东升看今天逃不过去,只好把后世历史书的做法讲出来:“所以微臣就想了几个办法,供陛下参考。”
李世民装作不在意的样子:“说来听听。”
“陛下,高句丽是个偏居一隅的小国,而且地处高海拔地区,气候寒冷,一进入冬天就是无法用兵。所以他虽然有时候强大点,但是永远都做不了大国。”李东升开始侃侃而谈:“而我大唐就不一样,在陛下的带领下,我大唐国力蒸蒸日上,无论是人力、军力、财力都不是那小小的高句丽可以比拟的。”
看李世民眉头皱了起来,这些都是大家心中有数的东西。拾人牙慧而已。李东升继续道:“前隋却没有看透这一点,动员了举国之力去攻打他,杨广又优柔寡断,自己后方出了事所以才功败垂成。”
“现在微臣认为那种还用大军进攻的办法在攻打高句丽这样的国家来说不适用。那样动员的人员与物力都是巨大的浪费,还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恐怕这是朝中大臣们的顾虑。”
李世民跟王德听到这里来了兴趣,目光炯炯的盯着李东升道:“那怎么打呢?”
“就是打一场非常规特种作战!”李东升道:“就是利用我大唐的长处来对付高句丽的短处,争取用最小的代价最少的伤亡来让它灭国。”
“切,不就是兵书里讲的以己之长,攻彼之短吗,我还以为是什么呢。”李世民不屑道。
“是,这八个字说起来简单,但是真正难的地方是知道自己的长处和对方的短处。”李东升笑道:“陛下,打仗就是这样脱离不是兵法上概念,但是真正运用却是存乎一心。高句丽的短处其实一眼就看出来。它地处辽东,气候苦寒,庄稼一年只能生长一季,而且他们哪里山区较多,可以耕作的土地有限,就算土地肥沃,产量也极其有限。”
李世民跟王德听了猛点头,这个思路还真没有人去考虑过。
“高句丽人口也比我大唐少的多,不管春种还是秋收,男人都是家中的主要劳力,所以我的建议是每年趁着春种秋收,我们大唐就派出小股骑兵不停的进入高句丽骚扰,几年下来,高句丽定然是饿殍遍地,那时定可以一战而定。”
“是啊,人都是要吃饭的。几年下来他们一定有饥荒,人都吃不饱哪里来的力气打仗呢?”李世民沉思道:“辽东再派大军封锁,不允许一粒粮食进入高句丽。”
“陛下,水军也要派出去,要防止扶桑哪里用船运来粮食。”
“还可以支援百济、还有新罗他们一些武器盔甲,鼓励他们去攻打高句丽,那个半岛上先让他们狗咬狗自己斗上一阵,我们大唐就可以坐山观虎斗,到时候主动权在我,什么时候打都是我大唐说了算。”看到李世民已经全部投入的未来的规划当中去了,李东升心道这种用你的想法来忽悠你的感觉真是太好了。
历史上李世民就是这么干的,他在贞观十九年二月,从洛阳出兵亲征高句丽,虽然打下了不少高句丽的城池,也杀了不少高句丽的人,但是酷寒的冬天救了高句丽一命,那个时候可没有棉袄御寒,为了防止重蹈杨广复辙只能班师回朝。
这次征高句丽是李世民登基为帝后,唯一的一次御驾亲征,却没有完成他的心愿,让他的战无不胜的神话破灭,也是让李世民引为一生中的污点。所以他在第二年就开始对高句丽使用了非常规作战,牛进达、李绩、程名振、苏定方等大唐名将都把高句丽这个副本刷了个遍,从普通一直打到史诗,反正就是三光政策彻底的在高句丽得到了执行。
一连几年都去搞,高句丽被搞的狼狈不堪,派人去大唐求饶,就连王子都派去长安做人质。但李世民却置之不理,继续这么搞不停手。一直到他去世后唐高宗李治也继承了同样的政策,又磨了几年后,顺手把只剩一口气的高句丽给灭了。
王德这个时候看向李东升的眼神都不一样了,被出兵高句丽困扰了这么久的事情,李东升几句话就解决了,而且观点新颖,可操作性高。真是人才啊。
“还有呢?”李世民现在年头通达,心情大好。。
“陛下,还有就是去骚扰高句丽的士兵,可以不用府兵或者十六卫的士兵。”李东升又提了新建议。
“不用他们?那用谁来进攻呢?”李世民疑惑的道:“打仗不用士兵?”
………………………………
第二百六十章 皇帝陛下是好人
“我们可以募集志愿兵。”李东升道:“现在国库充盈,可以募集人员志愿前往高句丽作战,我大唐可以出一部分的兵器给养,答应他们这些志愿兵只要骚扰抢来的财物全被都归他们所有。到时候那些有先人死在高句丽的、想发财的游侠还有不甘心做农夫的人肯定会踊跃报名。官府只需派遣几员大将,就能把高句丽轻松的拖住。”
“这个办法好。”李世民眼前一亮:“召集雇佣兵啊!只要开始给点东西,然后你们自由发挥,抢到了就是你们的运气,死了还需要抚恤。”
“不过这个办法是不是有些过于狠毒,有损我大唐仁义的名头。?高句丽百姓在饥荒中饿死肯定要对大唐产生怨恨,到时候就算打下高句丽,管理起来也很麻烦吧?”李世民话风一转,突然说出这个担心。
“陛下,我们现在谈的是怎么把高句丽打下来,至于后期管理的问题,是不是想的有点太早了?”李东升听了李世民的话就想笑,鱼还在水里游呢,你就在考虑鱼刺可能会扎到嗓子的事情了,你想太多了吧。“而且战争的结果都是由胜利者来书写,陛下纵横四海,这个道理肯定比微臣要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