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县令开口道:“我朝以骑射立国,以文治国,虽然现在都是以诗赋取士,但是骑射也不能丢下,古人云:君子修六艺,今日场地有限,我们就来比射,你们以为如何?“
虽然周县令是以商量的口气问大伙,但是估计也没有谁脑残上去说:不行,我们是书院,不是武校。应该文斗,不要武斗。更何况周县令说了这个是古代君子的必修技艺,唐代也是刚刚立国不久,尚武之风还是比较强的,像现在庙堂里的高官都是战场上厮杀过的,两位院长也都答道:“全凭大人做主。”
周县令也是早有准备,在台上手一挥,从水池旁的房间里,出来十几个人,有人拿弓,有人拿箭壶,有人拿草靶,还有拿绳子量距离的。乱糟糟的一顿忙,把场地布置好了。
布置场地的时候,两个学院的人就蛋疼了,谁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一出,赶紧去问问学生谁会射箭,张院长这里还是第一个看向李东升,李东升这个时候只能摇头,他不要说射箭了,就是连古代的弓箭是什么样子都搞不清楚,从小也就是个地主家,也没有人教他这个,估计就是有人教,他前身的那个脾气估计也学不到东西。
在张院长一筹莫展的时候,长孙浩咳嗽一声站了出来:“院长,学生愿意一试。”
“长孙兄挺身而出,真是我们学院的楷模啊。”
“关键时刻还是要看长孙兄。”
“长孙兄为我们学院争光。”
“就是,我们长孙兄文武双全,这个才是风流人物。”
长孙浩的那些小狗腿子这么多天没有机会发挥,被李东升压的死死,今天终于逮到机会了,赶紧出来显示自己的存在,一顿马屁拍的那叫一个响。
长孙浩也是有点小得意,刚才做了一首诗被李东升又给比下去了,心中正不是滋味呢。谁知道第二场比射箭啊,虽然自己射箭也不怎么样,但是自己最少也是见识过,没有吃过猪肉没有见过猪跑吗。只要不是太丢脸就好了,对面书院能不能找出个会射箭的还不知道呢,说不定找不出来,那我不是可以不战而胜了?
为什么说书院找不出个会射箭的,这个就跟古时候的制度有关,因为弓箭是射程远的兵器,所以历朝历代都对弓箭使用有严格的要求,就像现代社会不允许有枪一样,远距离武器对高官贵族的威胁太大。一般私人是不能拥有弓箭的,一般会射箭的都是武将世家或者王公大族,家族中护卫或者弟子学习使用都要报备,并且箭都要要名字。唐代尚武之风、进取之心是古时候所有朝代中最重的,但是弓箭管理也是很严格。长孙浩也是因为家族原因才能去学习弓箭,一般人是没有这个条件的。
长孙浩走到看管弓箭的衙役旁边,先拿了个弓试了下弓的力量,因为是学生吗,全部用的是一石的弓,这个其实力量也不小了,又走着试了试距离,也就是在五十步左右,射十箭,多中者胜。
这个时候青松书院也派出一个代表,长的矮矮的,但是很壮实,慢慢的走出人群,向马大人跟周县令行礼道:“学生杨强,代表青松书院比箭。”
周县令看到两个学院都派出了选手,宣布:“书院大比第二场,弓箭比试现在开始,每人10箭,命中靶心多者胜,数目相同,速度快者胜。”
衙役们把靶子周围的人全部清干净,也走到一边去。场中只留下了长孙浩跟杨强二人,论卖相长孙浩是稳压杨强一头,虽然身高没有李东升高,但是在唐人中也是中等偏上的了,身体又瘦拿起弓来也就有模有样,如果是现代社会有女生的话,说不定有人尖叫要给他生猴子了。
长孙浩拿起弓箭舒展的拉开,这个时候周围鸦雀无声,他的小弟本来还给他助威打气的,现在也消声屏气生怕影响到他。长孙浩也是不负众望,手指一送,刷的一声,箭似流星般飞出,正中靶心。
“好。”
“厉害。”
万松书院这里登时欢声如雷,李东升也跟着拍了拍手,这一箭是真的漂亮。长孙浩摆了摆手,一鼓作气的把十只箭全部射完,十射七中,很不错的成绩了。台上的马大人跟周县令也是笑着点头,估计也是在夸奖。长孙浩得意洋洋的回到凉棚下,面对小狗腿的马屁是来者不拒,全盘接受。
青松书院哪里倒是没有什么声音,大家神色也很镇定,不是心中有底就是完全已经放弃。只见那个矮矮壮壮的杨强懒洋洋的走到衙役那里,顺手拿起弓,也没有像长孙浩那样先试弓的强度,也没有去量距离,就这么看也不看靶子,搭箭就射,一口气连续十箭,都没有停歇,就像连珠一样,全部正中靶心。
(本章完)
《完本》网址: 书友超喜欢的【全本】书籍站,手机可直接下载txt
………………………………
第25章 学院大比五
看完结好书上【完本神站】地址: 免去追书的痛!
这里万松书院的欢呼声还没有停,那里杨强已经射完。还是全部命中,长孙浩的小狗腿们就像被掐住了脖子的鸡一样马屁声立刻就断了。青松书院哪里却爆发了起来。欢呼声、叫好声、鼓掌声响彻云天。连周县令跟马大人也起身鼓掌,后面的那些士绅就更是叫好声不断。只听说过神箭手,连珠箭,今天终于亲眼目睹了,能不激动嘛。
杨强还是那副懒洋洋的样子,把弓还给旁边也是一脸惊讶的衙役,走到台前,马大人激动的问:“杨强,你是如何练出如此强悍的箭法。真可谓百步穿杨。军中善射者也多,但是像你这么年轻的不多见啊。”
杨强回到:“回大人,学生是今年刚到蓝田,原来是幽州人。”
这句话一说,马大人跟周县令就知道了,怪不得这么低调,原来去年幽州罗艺叛乱,刚刚被平息,罗艺手下大将虽然没有被追究责任,但是为了安全,也打乱把他们分散分到内地各个地方进行安置,这个杨强估计也是将门之后,但是现在还是要低调,要不是比赛也不会出头。
马大人也是个爱才之人,道:“这个没有关系,我大唐只要你忠君爱国,有才华,就是胡人也能做官,你且等几年,定有你出头之日。”
杨强退回到青松书院人群中,同学们呼啦一下围上来,有拍肩膀的,有递水的,有搽汗的,直接把杨强当成英雄看待,待遇估计比来时提高一百倍。也难怪这么激动,上次在龙舟会上输给了万松书院,刚才比诗又输了,杨强出场终于赢了一场,比分现在是一比一,如果刚才负的话就直接输了,就看最后一场了。总算还有的一拼。
长孙浩的脸色也是很难看,今天他已经是超常发挥了,十发七中,怎么也不能算差,谁知道这么倒霉,碰到杨强这种军中子弟,只好认栽。如果是现代,李东升估计会安慰他、:点背不能怪政府,哥都把出风头的机会让给你了,你把握不住哥也没有办法。
比赛到这个时候也接近中午了,钱胖子这个时候上前跟马大人还有周县令说了几句,周县令就上前宣布:“先吃饭,吃完休息下午再比试。”说完,就在钱家仆人的带领下,和马大人还有士绅们集体退场,他们全是领导估计全去吃小灶了。
大家坐在凉棚里,李廷这个时候终于找到机会跟李东升说话了,:“李兄今天你的诗绝了,兄弟以后我就跟着你,你可要关照我啊。”李东升也不说话,就是笑。李廷就睁着眼睛看着他,似乎说哥,我是认真的,你一定要答应啊。你不答应的话我死给你看。。。李东升心想:主角应该是这个李廷啊,哥才穿过来几天,他就知道哥的前途无量,这么早就贴过来,只要不背叛我,以后最少也是富甲一方啊,他应该是最有眼光的一个人了。
李东升点头道:“都是同学,本来就应该相互关照。”李廷听了这句话才开心,道:“不知道今天中午钱首富请我们吃什么?”李东升道:“能有什么吃的?不就是羊肉什么的。。天天吃,受不了啊。等大比结束我把我家酒楼重装下,再搞点新菜,请你去尝鲜。”
正说着,钱家的仆人就上菜了,果然不出所料,就是羊肉、菘菜加点汤饼,大家坐在自己的矮几上吃了起来。李廷也是狼吞虎咽,看来也是饿的恨了,还有很多同学估计平时都吃不到羊肉,个个都是埋头苦干。只有李东升挑了几筷子,尝了几口,又把筷子放下,叹了口气,羊肉虽好,天天吃就是再美味也会腻的。这个时候多想来个水煮鱼、火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