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有了这个指南针真的太方便了,我们这个方向跟向导互相印证,基本就错不了了。”骑兵很是兴奋。

    “李参军,你好点了吗?要不要我们帮你按摩。”

    “按摩什么啊,我的大腿皮都磨破了。我的腰也快断了。”

    “那是,刚开始骑马都这样,为什么李总管要把你这个书生带着啊,草原上风大雪大,惹了风寒怎么办?”

    “我也不知道啊,我现在就想躺下来睡一觉。累死我了啊。”

    “少爷,你喝水。”薛礼递上来一杯热水,“要吃点炒面吗?”

    “不用了,薛礼你不累吗?跑了好几天了。”

    “不累啊,能参加这样的行动大家都很兴奋啊,你看看他们士气高昂。”

    裹得跟个粽子似的李东升抬头看看下马休息的骑兵们,有的用雪送炒面进肚,有的把雪烧开了然后冲调,就着肉干,大家都喜笑颜开,哪里有出征打仗的紧张。

    就在李东升献上指南针的第三天,李靖就带着三千精骑出发去奇袭定襄城。大战当前,主帅怎么能轻易出征呢,副手尉迟恭由于前段时间身体不好,刚从长安赶到马邑,他坚决不同意李靖亲自带兵去偷袭定襄城。认为主帅应该在中军指挥,至于攻城就让他去。

    李靖也没有反驳,就带他去看看马蹄铁、指南针、以及各种准备,告诉尉迟恭:“我们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在只有我了解情况,你在后方要时刻提防,并且要把疑兵之计搞好。我们的安危就看你做的像不像了。”

    尉迟恭没有办法,只能按李靖说的做,开展了一次声势浩大的橄榄球联赛,连马邑城的闲人都慕名而来。

    李靖在出发前也不知道怎么想的,把李东升也安排到了出征的名单中。当苏定方通知他三天后出征的时候,李东升都呆住了:“我是文官啊,为什么我要出征?我又不怎么会骑马,也拿不动塑啊。”

    苏定方同情的拍拍他的肩膀:“这是大总管的安排,你准备一下吧。不过我可以把你安排在薛礼那一队里,让他关照你,不至于掉队。”

    李东升欲哭无泪,我这么就要承担起为民族抗争的命运吗。再说了我又没有打过仗,总要来个人告诉骑兵行军我要带什么东西吧。

    还是薛礼来帮他打包的行李,李东升又紧急赶制了若干的肉干,光吃炒面也不行啊。皮袄带了三件,还在筒靴里装了几层羊毛鞋垫。保暖武装到牙齿才跟着大部队出发。

    李靖出发之后也没有心思管李东升,他每天要思考,要研判,根本不可能把心思放在他一个人身上。李东升就跟着薛礼后面,最大的收获就是骑马的技术日渐高涨。虽然大腿疼的不行,最少现在回长安以后真的可以策马奔腾了。

    就这样又行走了几天,越往北雪越厚,到最后的时候,都不能骑马,只能下来行走。而一眼看去,全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李靖把向导叫来:“现在到哪里了,离定襄城还有多远?”。

    “宽容慈悲的大人,现在雪下的这么大,我也分不清了,以前熟悉的山、熟悉的草原全都被雪盖着了,分不清了。我真的分不清了。”向导爬在地上,不停的磕头。

    “混蛋,你把我们带到这里说分不清方向?你是想害死我们吗?你别忘了,你在马邑的家人还在我们手上,只要我们传一道命令他们就人头落地。”旁边看管的卫士大怒,吗的,带着我们跑了这么多天,粮草都要吃完了,你告诉我们竟然迷路了,我们三千人就要死在这里?

    《完本》网址: 书友超喜欢的【全本】书籍站,手机可直接下载txt


………………………………

第165章 好东西要分享啊

    看完结好书上【完本神站】地址: 免去追书的痛!

    那个向导爬着不敢抬头,眼泪鼻涕直流:“不是我的错,现在的雪积的这么厚,我什么也看不清,路也没有了,山也没有了。真的分不清方向了。”

    李靖轻声道:“是吗?那你们以前冬天怎么走到定襄的?”

    向导抽噎道:“以前我们去定襄都是一下雪就向定襄走,大概走个十几天就到了,马邑到定襄也差不多十几天,现在真的是没有熟悉的参照物,什么树、山、河沟都被雪淹了。我真不是故意的。”

    李靖挥挥手,向导被带了出去,他还以为要杀他,吓得大叫:“不要杀我,不要杀我,我不是故意的,雪太大了。”估计是哪个给他一下子,声音就消失了。

    耳朵清净了,李靖用手指捏了捏双目之间,他带着三千关中子弟出征,心里是诚惶诚恐,压力山大。他虽然征战多年,但是都是在关内作战,打各种农民军,打割据势力,虽然打他们确实很厉害,可是到了陌生的漠北草原上对阵百年来的草原霸主突厥帝国还能不能打,那还是个疑问。

    他还记得武德七年八月,突厥两位可汗突利和颉利亲自带领大军南下,在连绵雨季,进入关内。可汗亲率前锋1万突厥精骑陈兵五龙阪,兵峰直指长安城。吓得太上皇李渊都想迁都以躲避突厥的频繁入侵。这个时候还是秦王的李世民站了出来。

    李世民扣留了进城威胁的突厥大将执失思力,然后冒险率长孙无忌、高士廉、房玄龄、侯君集、段志玄、独孤彦云等六骑到长安城外的渭水便桥南岸,隔河大骂东突厥背信弃义。

    同时,唐朝大将尉迟敬德于泾阳之战中击败突厥的左翼军,击败突厥名将阿史那乌默啜。颉利可汗等自知理亏,又因为侧翼遭袭,大将被扣押,因此与李世民在渭水便桥上斩白马为盟,之后退兵。李世民也放回了执失思力。李世民将此事视为奇耻大辱,因此皇上从即位开始,就着手准备灭东突厥。

    皇上器重自己,,让自己统帅十万大军,反击突厥。可是谁又知道自己的压力呢,这个就是国战,一丝一毫也不能马虎,自己做出了这个奇袭定襄的计划,到底会不会成功呢?李靖第一次也纠结了。

    “来人。”李靖想了下还是听听大家的意见:“去召集都尉以上的人来军帐议事。李参军也让他过来。”

    李东升赶到军帐的时候,人都到全了。李东升很不好意思,往人后面躲。李靖看人全了,直接开门尖山:“出了马邑已有十三天,虽然有指南针跟向导,但是这个雪已经完全的超过我们的想象,向导已经迷路。我看军粮也只够三天了,现在大家说说你们的想法吧。”

    帐篷里一阵沉默,情况大家都知道了,现在也是关键的选择时期,是顶风冒雪继续前进还是返回马邑修整等开春再继续进军呢?前进还是后退,这是一个难题。

    李靖看大家都不说话,只好点名:“苏烈,你的意见是什么?”

    “大总管,我的想法就是继续前进,因为我们有指南针,就算向导迷路,但是我们只要向北走,肯定就能到达定襄城。”

    “是啊,大总管,粮草还有三天,我们回去也不够,不如继续向北,牧民也往定襄城过冬,到时候说不定能找到几户落单的,那我们的粮草就够了,这样的话我们以战养战,总能到达定襄城。”

    “我们这么轰轰烈烈的出来,没有一点功绩就回去太丢人了。”

    “大总管,打吧,我们既然出来,就没有想着回去。”

    “不杀几个突厥人我心里不舒服啊,我家就是泾阳附近的,那年突厥人杀我们村子里的人,我的家人全死了,深仇大恨,不得不报。”

    “李参军,你的意见呢?”李靖见李东升在哪里探头探脑,每个人说话他都朝人家看。

    “我?”李东升正在感叹这些人的勇气,风雪里行军了十几天,身心都极度疲劳,但是他们还是想着要杀敌。这个时候却传来李靖叫他的声音。

    “大总管,我认为在座的各位说的很对,已经到了这个时候了,也就应该继续坚持下去。”李东升停了一下道:“这个时候我们的意图敌人还没有发现,那就是最大成功。就像刚才那个大哥讲的,返回马邑的粮草已经不够了,不如我们到草原上去找,机会比我们回去还要大一点。”

    看到自己麾下的儿郎都是这么想战、敢战,李靖很欣慰,他也这是想找个理由来坚持自己的决定,自己身为主帅,带兵出征,没有一点功绩就灰溜溜的回去,那是不可能的。他一拍矮几:“好,既然各位都愿意继续前行,那本帅就陪着大家一起去闯,就算前面是龙潭虎穴我们也要把他搅得天翻地覆。”

    “沧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