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猛虎-第5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山再起,对甘奇来说太简单不过,就等一个契机,契机马上就到。

    为何让狄咏去西北?因为契机就在西北,有人会帮甘奇,这个人名叫种愕,如今种家军的掌舵人,种师道种师中的亲伯父。这个人可是个锐意进取之辈,会给甘奇送来一份大礼。

    李明心中还是担忧非常,开口直白:“相公,过不得两日,我这押官怕是没得做了。”

    甘奇点点头:“没得做就不做了,到时候入我麾下来就是,我此言既出,必然保你前程。”

    不论李明信不信,此时也只得躬身行礼:“相公,那小人这条命就托付给您了。”

    打发走李明,甘奇出门了。

    去汝南郡王府坐一坐,赵宗汉如今也忙碌非常,两人匆匆见过好几面了,就是没有时间坐下来吃杯酒茶。

    今日甘奇主动上门,便是知道还有一人在汝南郡王府,那就是他的弟子赵仲针,今日赵仲针正出宫到汝南郡王府里玩耍。

    这个消息甘奇可是关注了许久,甘奇想见自己的弟子,却又不想直接入宫去见,那便唯有这般手段了,派人盯着些,一有消息,立马就去。

    未想赵宗汉还不在家,出门忙差事去了,又是哪个皇家子弟与另外的皇家子弟因为债务打起来了,知宗正寺赵宗汉,自然得出面去调停,也可以说是去审案。

    赵仲针自小在王府长大,时不时就会回来玩耍,这不巧了,甘奇忽然也来了,赵仲针连忙上前拜见:“先生在上,受学生一拜。”

    甘奇伸手把已经十八岁的赵仲针一抬,笑道:“这几年我也忙,到处跑,倒是也没有教你什么学问,近来你自己可还用功?”

    “先生千万不要这样说,便是这些年陆陆续续听得先生只言片语,也足以让学生受用终身,更何况先生每每有书问世,学生便立马找来苦读,越是读先生的书,越是觉得先生之智,可比皓月当空,教人醍醐灌顶。”赵仲针这个马屁拍得极好,也是因为这小子还真与他爹不一样。

    赵仲针可是个有一定见识见解的人,特别是经过甘奇调教之后,思维更加跳脱开阔。哪怕是没有甘奇,赵仲针历史上也是一个锐意进取的皇帝,若不是他在朝,哪里有什么王安石变法,他内心中,真正有改革社会的想法。

    所以他才看得进甘奇写的那些书,读得进王安石的那些政策想法。

    赵仲针请甘奇往里落座,又教人奉茶,他坐下首。

    甘奇又摆起了先生的谱子,开口问道:“可经考教啊?”

    “先生只管考教。”赵仲针答道,一脸的谦虚。

    “可有研究过税法之道?”甘奇问题算是简单。

    “先生,那您这就是问对了。学生头两年就好好研究了一下先生对汴梁商税的改革之法,不仅研究了各类条款文书,还看了许多汴梁商税的账目,略有心得。”赵仲针脸上带着自信。

    “我不问你商税之事,我问一问你田赋之事,可有想过其中利弊得失?”甘奇今日就是钓鱼来的。

    “田赋?”赵仲针闻言一愣,年少,多少有些不稳重,这可把他问住了,他挠了挠头:“田赋之事,学生倒是未有涉猎。”

    甘奇脸上作出了一些失望的神情,慢慢说道:“田赋,乃国之根本,民之根本,岂能不懂?我给你留三个问题,你回去好好思索一番再来答复。”

    “请先生赐下。”赵仲针看着甘奇失望的表情,立马起身来拜,自己也难受非常。

    “第一个问题,这天下之田,是大户多占,还是百姓多占。第二个问题,为何天下田地如此之多,却四处都有人啸聚山林,揭竿而起?第三个问题,田赋之事,漏洞在何处,朝廷当如何监管之?”这问题,甘奇是挑选过的,钓鱼就得这么钓,要钓起鱼的兴致来,让鱼儿自己来上钩。

    “先生,学生是在惭愧,却是一题都答不上来,学生这就回宫查看各地卷宗,询问三司之人,一定把先生之题答上来。”赵仲针,是一个认真的好学生。

    “嗯,身为官家嫡长子,若是这些浅显之事都不懂,实在教人失望。”甘奇带着一脸的失望,起身离去。

    这鱼饵算是撒出去了,甘奇脸上失望的神色,还频频给赵仲针去感受,把这小伙子弄得是面红耳赤。在赵仲针心中,自己这位老师可是了不得的人物,继承大统的事情说起来还早,但是老师若是对自己很失望,那真就没脸见人了。

    玩耍也不玩了,赵仲针送走甘先生之后,立马回宫,准备深入研究一下田赋之事,到时候一定要与甘先生有个对答如流。但是他却不知道,这事情,只要深入进去了,那就是焦头烂额,只有困惑,只有问题,哪里有什么答案?

    只要赵仲针带着这些问题想找答案,那就彻底上钩了。

    今夜樊楼里有诗会,年少轻狂的秦少游,与故意找茬的晏几道,对上劲了,得争个高低。

    甘奇得去看一眼。

    这两天,甘奇也在关注朝廷上的消息,他等一个消息等了好些天了,也该来了。

    种愕,必然不会让甘奇失望。


………………………………

第五百二十三章 要倒霉的种愕

    樊楼里,汴梁巅峰诗会,这是甘奇给取的名头,颇有点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感觉。

    巅峰诗会的两个主角,晏几道与秦少游,如今许多人都知道了秦少游已然在甘奇门下,便也隐隐看出了这场巅峰诗会的巅峰指的是何意。

    甚至也有人在传,说这是甘相公看不起晏几道,所以派了个学生出战。便也有人知晓,晏几道这回不仅代表了自己,更是帮洛阳学派出头。

    让晏几道与秦少游来代表这段时期的汴梁文坛巅峰,这一点倒是说得过去的。江山代有人才出,多是如此,这本来就是年轻人的事情,老家伙们并不参与,也不屑参与。

    上一批的那些青年才俊,而今一个个都得了官身,天南地北去当官了,汴梁如今,就是这些人活跃在最前线,有钱有闲做着那些风流雅士。

    至于甘奇,隐隐之间,好几年过去了,反倒成了前辈,这不,甘奇前一批弟子进士好几个,都当官了,新弟子也开始出人头地了。甘奇的江湖地位算是早已奠定,成了年轻人仰望的存在。

    哪怕是甘奇的模样,也与年轻士子不一样了,颌下的胡须蓄了起来,穿衣打扮也开始中规中矩,举手投足之间,便是大家风范。麾下百万兵的甘相公,看起来就有一种不怒自威之感,仿佛间抬手便是流血漂橹。

    再下一批,几年之后,崛起的就是贺铸与周邦彦了,周邦彦如今十岁左右,正在学堂里背着九经十三经,只待他把这些背得滚瓜烂熟开始提笔写东西的时候,便又是天纵之资。

    秦观秦少游,穿起了一声粉红衣裳,简洁清爽,未冠,洁白的玉带与环佩,折扇在手,说不尽的英俊潇洒。

    要说婉约一派,就不得不谈几个代表人物,从柳永开始真正奠定风格基础,到秦观这里大成,晏几道也算是一代婉约大师,再到周邦彦“负一代词名”,以一个女子李清照作为结尾,差不多就是北宋的尾声了。

    时代的文学氛围,与历史是息息相关的,北宋中后期,还算比较国泰民安,然后就是社会富庶,婉约派大行其道,有钱有闲就有风花雪月。

    然而到得南宋了,氛围上又起了一些变化,出的就是辛弃疾与陆游,这些人多属于豪放派,为什么豪放?因为家国沦丧,喊的就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开始喊打喊杀喊干了,死都死不瞑目。

    流行文化的道理大概就是这么简单,若是用后世的话来说,婉约派多少有点靡靡之音的味道,没什么力量,都在个人感受上。

    不是谈对错,就是单纯的分析,这种分析之法用到后世也是可以共通的。

    用在前朝也是可以,唐朝那些大师们,为什么多豪气干云,要不就是瀚海阑干百丈冰,要不就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因为那个时代氛围就是大开大合,大唐之军更是踏破万里。

    而到得唐朝的后来,就有了温庭筠与韦庄等人,文风又开始往“靡靡之音”发展。

    秦观与晏几道争锋,其实两人是难以分出胜负的,因为两人大致在一个水平等级之上。

    秦观来一句: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晏几道便也来一句: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秦观再来一句:惆怅惜花人不见,歌一阕,泪千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