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猛虎-第4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仪峋偻空庋幕埃镒用孀佣加辛耍笏握饣鼐驼剂烁龃蟊阋肆恕K允镎飧龌实郏肥樯弦惨窍乱槐收獬∮肓扇苏岬拇笫だ

    至于如何把归义城不还,那自然得甘奇想办法,比如死守归义城,在归义城打退辽人的大军,让辽人无计可施,毕竟城池总是好守的。到时候辽人无可奈何之下,不还是个握手言和吗?

    “陛下,不能再等了,若是再等下去,辽人就算是只为了脸面,也会四处调兵遣将而来,几十万大军南下,那就真的不死不休了,甘道坚手上能有几个兵马?加上狄青支援之军,也不满三万。难道真的要从全国调派几十万大军去驰援甘奇吗?生灵涂炭便不说,这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几十万大军靡费,又从何处筹集啊?”富弼是实事求是,这朝廷,是真经不起一场这般规模的大战。

    富弼这番话,也把赵曙拉回了现实,赵曙舔了舔嘴唇,有些发干。辽国,依旧是那个强盛的辽国,几十万大军是真有,对甘奇再如何期待,也不能期待甘奇凭借两三万人与辽国几十万大军对垒。

    赵曙熄了心气,问了一句:“曾相如何作想?”

    曾公亮答道:“陛下,此时甘道坚既然占了一些优势,倒也正是言和的好机会,如此坏事反倒变成了好事,那契丹人死在汴梁的事情,便也就此揭过了。也不用割地,也不用赔款,面子上我朝还胜了一遭,倒也是个皆大欢喜。”

    曾公亮也是务实的,真要像几十年前一样与辽国开一场举国之战,这朝堂是真有一些有心无力了。更何况西北还有一只党项狼,那西夏党项人岂能错过这么好的机会?综合考虑,还是言和最稳妥。

    赵曙点着头,也泄气了,不过听得曾公亮一番话,倒也觉得是自己赚了,契丹人被打死在汴梁城的事情完美解决了,面子上自己又胜了一仗,言和之后,虽然把归义城要还给辽人,但是看起来是真的不亏。在胜利的时候主动言和,还尽显大国风范,也还可以震慑一下党项人,让党项人知道大宋的军队,依旧如此能打。

    想得这么多,倒也能接受了,赵曙开口说道:“那便速速再派曾相之子往归义传旨,教道坚见好就收吧,好好斡旋一番。”

    满朝之人听得皇帝这么说,皆是大气一松,刚才进来的时候,一个个惊慌失措,喊的喊,骂的骂,哭的哭,此时反倒有许多人面上有了些许喜色。

    倒也是奇观。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圣明,赵曙也笑了出来,难得满朝文武皆躬身喊“圣明”,这是赵曙登基之后第一次有这种待遇。

    东京城这边商量好了,圣旨也快速备好,曾孝宽再一次飞奔往河北,让甘奇罢战斡旋。

    但是谁又知道,短短书信来去的几日,甘奇已经兵临燕京城下了,与燕京城内的辽国皇帝不过一墙之隔。

    罢战斡旋?

    那是不可能的。

    甚至甘奇已经坐车出了大营,不仅甘奇出了大营,甘奇还用来来去去从归义运送粮草过来的车架,运送了一万余人出了大营。

    这是暗度陈仓,不想被燕京城内的人知晓。所以车架装满粮草进大营,半夜里就安排人钻进车内被运出去。

    却只运走了一万来人,因为甘奇还要保证这座大营看起来依旧是满的。

    为了暗度陈仓,留在大营里的狄青,加派了更多人手在城外来去巡城,四门更是被盯得死死,不教燕京城有一人能进出,尽量封锁消息。

    从滦州回来的十万辽军,正在飞速往燕京赶来救援。身后一直跟着无数的贼匪,贼匪自然是越跟越多。

    狄咏一路上是极尽裹挟之能事,把麾下的军队越裹越大。

    燕京城东百十里,那里是潞县,也是后来的通县,潞县南方有大片的区域,叫作延芳淀。

    淀这种名词,意思就是较浅的湖泊或者湿地,全国最出名的淀,就是白洋淀了。

    延芳淀就是一出湿地,后世依旧还有延芳淀湿地公园。只是后世的延芳淀湿地不大了,只有一千多公顷,两万来亩。

    但是在辽朝时代的延芳淀就不一样了,根据《辽史·地理志》记载,辽时的延芳淀,方圆数百里,涵盖了后世的漷县、廊坊边缘,采育、马驹桥、大羊坊,大羊坊这个地名就来自延芳淀,大羊坊以前叫作羊坊店,就是延芳淀的谐音。

    方圆数百里的延芳淀,更是辽国皇帝喜欢的狩猎场,历史记载,历代辽国皇帝如果住在燕京的时候,往东出了燕京,不远就到了延芳淀,延芳淀里最多的猎物就是数之不尽的鸟,天鹅,大雁,野鸭,数不胜数,辽国皇帝最喜欢到这里来猎这些大鸟。

    甘奇所谋,这场围点打援之战的战场,就在燕京城东边占地几百里的延芳淀。


………………………………

第四百七十四章 高墙城池,运筹帷幄,始决胜

    时节里的春天早已经到了,但是在燕云之地,春天却还没有来,尽目望去,皆是一片枯黄,去年的枯草干枝,今年还依旧耷拉在大地之上。

    若是再细细去看,才能发现枯黄之下,已经开始出了一点点小小的嫩绿。

    延芳淀,一座超越百里的巨大湿地,其中有浅浅的湖泊,有泥泞的沼泽,有湿润的泥土。在以后大明朱棣真正定都这里的时候,河道尽头一个叫做通州的地方就会成为极为繁华之地,所谓通州,就是通衢交通之意,是京杭大运河的尽头,也是大明朝首都北京与江南的连接点。

    那时候从南方来的货船,也会出现“堵车”的现象,延芳淀里的湖泊,就是一个巨大的停车场。

    数百里延芳淀,湖泊只是其中的点缀,真正的主角是候鸟最喜欢的湿地,湿地就是湿润之地,却又能让动物与人在上面行走,上面会长出茂密的草丛,高大的芦苇,也是百姓养的牛羊牲畜的乐土。

    这里还是一个天然的狩猎场,是辽国皇帝最喜欢来狩猎的地方。

    但是如今这个时节,这里放眼望去,尽是一片枯黄。

    甘奇把战场定在这里,就是看中了这里的一些特点。

    但是这里却又并非是耶律仁先回师救援的必经之地,因为延芳淀北方边缘还有一条更好走的道路,那条路直通潞县县城,潞县也就是后来的通州。

    所以甘奇得想办法让耶律仁先不去潞县,而是稍稍往南走一点点,往延芳淀通过。

    要调动耶律仁先,是有办法的,因为耶律仁先是被动的,而甘奇是主动的。这一点,就是这场大战的胜负关键。

    怎么能让耶律仁先不走潞县那条道呢?

    甘奇显然早已做了安排。

    一直跟在耶律仁先大军之后的狄咏,就是这个安排的执行人。

    当大军离潞县还是一百多里地的时候,狄咏开始有了动作,他忽然让大军停止了前进,把所有军将都招到了面前。

    狄咏眼前的这些军将,就是大燕国的文武百官,狄咏开口问道:“军中共有多少匹马?”

    “我这里有七十匹。”

    “我有一百六十多匹。”

    “我有……十二匹。”

    “我有三百六十一匹。”

    ……

    狄咏一边听,还一边拿笔在记,待得所有人说完,狄咏算了一算,说道:“一共一千三百多匹,不错……”

    “狄相,咱们手中的多是劣马,就算建个骑兵,怕也不堪用处。”

    狄咏摆了摆手,没有接话,又问:“军中共用多少匹驴骡?”

    “骡子我只有二百来匹,但是驴子我有八百多匹。”

    “驴子我也多,我有五百多匹,骡子一百来匹吧……”

    “我有八十匹驴子,六十匹骡子。”

    ……

    狄咏又是一通算,自顾自说道:“共得骡子三千六百匹,驴子五千八百多匹。勉强够用了。”

    “狄相,您不会是真要建一个骑兵营吧?咱们这点东西,骑是能骑,跑也是能跑,但是用来打仗的话,怕实在是不堪用,与那辽人的健马比起来,差了太多了。”

    狄咏只道:“把所有的马匹与驴骡都集中起来,我马上抽调一万大军,随我出击!”

    “啊?狄相,你这是要带一万……骑兵去追赶掩杀辽人吗?”

    狄咏摇着头:“非也,我是要带兵抄到辽人头前去,去堵住他们的路。”

    “不知狄相是要到何处去堵路?”

    “潞县!”

    众人闻言多是先皱眉一想,然后都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