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猛虎-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冗,多余、庞大的意思。就是说军队冗兵太多,机构臃肿,多余没用的士兵太多。

    “学生明白了。”吴承渥答道。

    甘奇点点头,有点孺子可教也的感觉,又问:“你可知道这题该如何答了?”

    吴承渥愣愣摇头:“学生不知,还请先生教导。”

    甘奇倒吸一口凉气:“孺子不可教也,都说了冗,你就谈冗啊,冗兵如何消解,你想办法啊?”

    吴承渥一脸严肃认真想了想,又拜道:“学生愚钝,还请先生教导。”

    “唉……啊……嗯……行吧,改革,明白吗?冗兵之改,一改招兵之法,二改选拨之法,三改衙门机构,四要清理名单名册,五要把军队分级,强弱区分,六要重新考核军官……”

    “学生愚钝,还请先生说清改革具体。”

    甘奇起身:“来来来,把笔给我,我给你答题。”

    吴承渥当真把笔递了上去:“先生请。”

    甘奇看着递到面前这支笔,一动不动看了许久,抬头看了看吴承渥,有气无力问道:“你是不是脑子有点……”

    “学生愚钝,学生惭愧,先生请!”
………………………………

第五十四章 打周侗!

    家中有个愚钝学生,这让甘奇把头皮都抠破了。

    甘奇虽然没有当真动笔去写,但却是几乎一字一句盯着吴承渥在写,思路如何,巨细如何,怎么开始说,如何立论,如何论据,如何结论,从哪几方面下手。

    而今正是欧阳修主考,推行新学风、新文风。反对冗长无趣、咬文嚼字的太学文体,推行简单实用有效的新文风。这一点上,可以看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便能知晓,他自己也是这种文风之人,通俗易懂,甚至没有一个生僻字。

    这种新潮流,对于甘奇来说,也是好处了。对于吴承渥这个老儒生来说,一时之间还有点摸不着头脑。

    其中还有一个关于欧阳修的小故事。有个老前辈叫宋祁,欧阳修负责编写《新唐书》,但是反感宋祁故弄玄虚的文笔,又不好说,所以故意在门口题了八个字“宵寐非祯,札闼洪休”,宋祁上前看了许久,才看明白欧阳修所写的就是“夜梦不详,题门大吉”,就笑话欧阳修,何必把一句简单的话语写成这么难懂。

    欧阳修反过来笑宋祁,说您不是还把“迅雷不及掩耳”写成了“震霆无暇掩聪”吗?我这是学您的。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为了显示自己不凡的学识,总喜欢在文字上故弄玄虚,越写越生僻,越写越难懂,好像能写个一千年前的字让考官都不认识,才显得自己学识不凡。

    这种风气,在太学之中极为流行,乃至于流行到普通的学生群体中。吴承渥这种老实巴交的学子,自然深受其害。

    苏轼能得欧阳修赏识,文风上与人不同也是很大的原因。

    此时的甘奇,来教吴承渥,让吴承渥返璞归真,好处自然不用多说。关键是甘奇也没有那个能力让吴承渥咬文嚼字。

    吴承渥不那么咬文嚼字了,回家还得了好处,赵大姐拿过吴承渥的新文章,看了看之后大喜:“夫君,那甘奇当真有大才,原本你写的文章,我看都不愿看,如今再看你的文章,还能读个津津有味,进步匪浅,继续努力。”

    原来不是赵大姐不愿看,是实在看不懂,十个字有三个字不认识,还怎么看懂?现在竟然看得懂了,而且内容上也很有干货,自然是进步匪浅。

    吴承渥又是一礼:“多谢夫人。”

    赵大姐摆摆手:“夫君客气了,你我夫妻同林,岂能言谢?你好好跟着甘奇学,一定要多学一些东西,若是此番你能考上,我一定帮你多番走动,在汴梁里谋一个好官职。”

    赵大姐这话不假,她搞不定自己老公能不能考上进士的事情,因为这件事情都是欧阳修那般的人在管,宋朝与士大夫共天下,欧阳修那样的人,可是敢指着皇帝辩论的人,这个辩论有时候也可以用“骂”字代替。赵大姐有通天之能,也不可能让欧阳修作弊。

    但是赵大姐帮自己老公跑个好官职,那是不难的,这里面人情往来,就简单多了。

    吴承渥闻言,稍稍有些激动,赵大姐似乎第一次对他这么客气,客气得有些不太习惯,唯有再拱手:“再谢夫人。”

    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的过,甘奇读中学,吴承渥上补习班,两个人配合得挺好。

    甘奇押的题,也送到了苏家,兄弟二人看了这一堆题目之后,各自摇头。

    摇头许久,苏轼忽然开口:“这一题倒是不同,颇为别致,还不太好答,有些水平。”

    苏辙一看,默念:“刑赏忠厚之至,当真不好答也,已然非策,是为道也。真要论起来,颇有点无从下手。”

    兄弟二人围着这个题目看了又看,苏轼忽然开口:“写一篇如何?”

    苏辙点点头:“那就写一篇。”

    兄弟二人各自去写,苏轼倒是写得极快,苏辙颇有点抓耳挠腮起来。

    待得写完,兄弟俩又互相印证一番,交流一番,各抒己见。

    又再去写,甚至兄弟二人把各处能相关的藏书也搬了过来,寻一些历史典籍里的案例典故。

    日头很快就西斜了,苏辙猛然提笔,说道:“兄长,差点忘记了,明日甘兄那个相扑场似乎开张了,还有个天下第一武道会,咱们明日得去捧捧场才是。”

    苏轼点点头:“嗯,这个天下第一武道会,当真声势浩大,这几日门外时不时有人敲锣打鼓而过,喊声震天,要说甘奇啊,当真是个奇才,经商之法,高于他人许多。这回怕是又要赚个盆满钵满了。”

    苏辙点头便是同意,答道:“能遇甘兄,你我之幸也。”

    “有才不过如此啊!以往你我在蜀地,当真小看了天下人,如今入得汴梁,才知天下英杰辈出,天生他甘奇。”苏轼再夸一语。

    “只是这礼节上,多少也要准备一些,颇有为难。”苏辙说道。好朋友生意开张,总要表示一下恭喜之意,说白了就是得送点礼物。但是此时兄弟二人,余财可不多。

    苏轼闻言一皱眉:“我便送他一幅《木石图》吧。”

    苏辙也道:“那我就把那梁祝的话本加紧写完,明日送去,就当贺礼了。”

    苏轼心中觉得多少有些尴尬,小声一语:“略显寒酸啊。”

    “往后有机会再补。”苏辙说道。

    苏轼点头,唯有这般了。

    明日这天下第一武道会才开幕,今日的运动场内就聚满了人,甘奇也到了运动场中,看着人山人海,笑得嘴了收不拢了。

    一旁的朱账房正在汇报:“东家,报名已然截止,报名者共计八百一十四人。”

    “好好好。”甘奇连说几句好。

    朱账房又道:“东家,后日当真收费进场?我怕到时候那些看客听得要收费入场,都转头回家了。”

    甘奇摇头道:“明日免费了,后日自然要收费,转头回家?不会,你看这场面。”

    什么场面?

    运动场里聚集了几千人,刚才还比较吵杂,此时忽然都在大喊:“打周侗!”

    “打周侗!”

    “打死周侗!”

    “若是谁明日抽签遇见周侗,一定往死里打!”

    “打周侗啊!”

    群情激愤,都等不及要摩拳擦掌入场干起来了。

    甘奇回头看了看,问道:“诶?周侗呢?”

    狄咏答道:“躲回家去了。”
………………………………

第五十五章 红火,红红火火

    天下第一武道会,锣鼓喧天,彩旗招展,大概就差一个鞭炮齐鸣了。大宋朝的黑火药倒是不差,可以制作成武器吓一吓马了,烟花却还并未成熟,鞭炮也不多见。

    得到六七十年之后,烟花才真正成熟,可以噼里啪啦往天上崩了。

    甘奇倒是想过弄个鞭炮齐鸣,烟花漫天,最后这诺大的汴梁城却满足不了甘奇的要求。

    甘奇上辈子年轻起步的时候,倒还做过贩卖炮仗烟花的生意。没错,私自贩卖烟花爆竹是黑道生意,违法的,利润自然也不小。

    语重心长提醒一下,请勿效仿,以免跟甘奇一样挨了枪子,前车之鉴,历历在目。

    如今的甘奇再想起这些,兴许又是一个生意门路,因为在大宋朝贩卖烟花爆竹不违法。

    人山人海,拖家带小,一片喜气祥和。

    祥和之下,多少有点暗流汹涌,周侗今日,不死不足以平民愤,不死也要残废,如此才能安抚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