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何官职?”
“河北东西两路经略制置使,政务军事皆在管辖。”甘奇口子开得很大,河北东西两路,其实就是河北东路与河北西路,河北东路大概就是后世河北的东部与山东的一部分。河北西路,是后世河北西部与山西的一部分,两路都还包含了河南北部的一部分。
地盘很大,也是辽宋接壤的地区。
甘奇要这块地方的军权与政权。
赵曙微微有了一些犹豫,这个权柄实在太大了一些。
甘奇立马又道:“陛下,臣要兵权,乃是因为一旦辽国物价飞涨,物资匮乏之时,辽国必然大开边境,从我大宋购买物资。为防这一点,臣必须要调动河北两路所有禁军巡防边境,稽查走私。”
“有道理。但是这官职权柄甚大,若是随意封与了你,朝堂之上怕是谏者如云,你这品级也还差得远……”赵曙点着头。
甘奇为了消解赵曙的疑虑,又道:“陛下可以给臣封一个临时的官职,暂时差充河北两路制置使,只说是让臣去代陛下巡视边镇军备情况的。如此名头也有,也不突兀。”
赵曙想了一想,说道:“朕刚登记,派心腹巡视边镇军备情况,这个理由,说得过去。”
“谢陛下!”
赵曙手拍御案,激动一语:“就这么办!预祝道坚此去,得胜还朝。”
“也预祝我大宋重夺燕云十六州。更祝陛下千古流名,流芳百世!”
赵曙听着甘奇的话语,目视前方,激动不已:“朕请你吃酒。”
………………………………
第四百二十九章 贸易战攻略
甘奇,新任差充河北两路经略制置使,代天子巡边。
甘奇这个官职倒是没什么,只是这个恩宠让许多人知道甘奇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了。
是让朝廷上下所有的官员都知道甘奇在新皇帝心目中的地位。
甘奇家的门槛,几乎都被人踏破了。
以前到甘奇家拜见甘奇的,多是一些年轻的士子,而今官员比士子多。
四五十岁的官,见到甘奇就称呼甘先生,这让甘奇避之不及。
然后甘奇就开始不在家了,不论谁上门来见,都说不在家。
而甘奇,每天大清早就出门,躲到狄青家中去,狄青如今又搬回了城内,因为狄青当了官,枢密副使,很大的官。
此番甘奇,准备把狄青带着一起到河北去,一直去河间府。
甘奇要这个官衔来,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整肃河北边军,如今河北的军队,几十年不打仗了,已然糜烂不堪,不整肃是不行的,该裁减的要裁减,该训练的要训练,该整编的要整编。
甘奇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要在河北弄出一支真正能打仗的军队,这个任务要交给狄青。
甘奇其实有一点骗了皇帝,或者说没有跟皇帝说清楚。
想要燕云十六州,贸易战只是开始,最终还是要打仗的。就算贸易战再如何成功,辽国境内再如何乱,也不可能让辽国把燕云十六州送到甘奇手里。
贸易战只是为了让辽国内乱,消耗辽国的国力。想要占领一块地盘,打仗还是最终的手段。
狄青也是甘奇的重要倚仗。
贸易战前期,还要许多要准备的,比如调度船只到渤海湾里面去,渤海的北边就是天津,也就是燕云十六州的析津府,渤海的南边是河北沧州一线。这两地,将是贸易战的战场。而船只就会一直在这两地来回。
人力物力与钱,这些全部准备好,贸易战才能真正开始。
狄青要跟着甘奇一起巡边,这件事情倒是不难操作,巡视军备情况,带着狄青也是正常,当甘奇与皇帝说的时候,皇帝立马就答应了。
钱,这是甘奇为难的事情,最近甘奇都在到处跑,他把自己所有的产业都跑了个遍,所有的账目都清算了一遍。一个目的,就是要筹钱,越多越好,钱越多,贸易战的成功几率就越大。
蒲家抄家的时候有两百多万贯的现钱,甘奇自己存的钱,以及各处产业里调出来的钱,加在一起有八十多万贯。
甘奇觉得还是不够,又到处去借钱,从赵大姐那里借来了十万贯,从汴梁许多商户那里一共又借来了一百多万贯。比如樊楼,遇仙楼,盛兴牙行,这些地方都借钱给甘奇了。
谁让甘奇现在是皇帝面前的红人呢?甘奇开口借钱,多多少少也要表示一下,少了还拿不出手,三五万贯起步,只要甘奇上门,必然不会空手而归。
拢共凑在一起,甘奇已经有了四百多万贯的巨款。
陪同甘奇巡边的,还有皇城司的李明,麾下带着一千多号军汉,这是皇帝派给甘奇押车的。
甘奇自己也抽调了一些三司衙门的税丁,二三百号精锐的西军军汉,还是史洪磊与折克行带队。
还有甘奇自己的一些心腹之人。甘奇还带了大量的账房先生,也是从各处产业里抽调出来的精干人物。
用四百多万贯巨资,去扰乱一个拥有六七百万人口的社会物价体系。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真要摊开来算,一个人口一贯钱都分不到。
但是甘奇还是出发了,前去河间府。
河间府是河北北方的重要治所,边境线最重要的后勤重镇,河间府东边就是沧州,沧州外就是渤海。
河间之地,也是繁荣富裕之地,依托着华北平原的产粮区域,也依托附近雄州的辽宋榷场的繁华贸易。所以这里也是很繁荣的地方。
河间府的治所就是河间城,河间城很是雄伟高大,远比泉州城要高大得多,几十年前,这里还是战地,城池必须高大。
要说这大宋为了防备辽国南侵,也是用尽了手段,边境没有高耸的山脉可以倚仗,大宋就想了一个奇招,在边境线上种植各种荆棘植物,到处都是带刺的树木,几十年下来,把边境线种成了一道荆棘线,用这一招来阻挡辽国军队的步伐。
想出这种招的人,也是个奇才。
但是这可以挡住大部队的行进,却也挡不住那些走私份子的要赚钱的心思。
甘奇到了河间府,见过大小官员之后,第一件事还真是去巡边的。
看一看边境线上的荆棘丛林,看一看雄州的榷场。
雄州是一座大城,边境重镇,这里是唯一一条有大道直通辽国的地方,所以雄洲城建得格外威武,四五丈的高墙,重兵在此驻守。
雄州守将名为赵滋,此时正陪着甘奇查看榷场。
要说赵滋其人,与狄青倒是老相识,当年同在陕西领过兵,不过狄青是正统的领兵大将,赵滋当时负责过陕西境内所有的捕捉清剿盗匪之事。也在范仲淹以及韩琦麾下听用。
赵滋倒也是个有能力的人,当年就是靠着他,一举肃清了陕西以及陕西附近州府的所有盗匪,还平过叛乱。
赵滋见得年纪轻轻的甘奇,倒也没什么敬重之感,只是配合一下工作的态度。带着甘奇来巡查榷场,榷就是商榷之意,也就是商场的意思。
雄州的榷场极大,在这里做生意的人也极多,以汉人为主,辽宋两地的汉人。其次也有契丹人,乃至草原上的人。
这里是两国的通商口岸,两国所有的生意都会在这里交割。
甘奇走在前面到处看着,认认真真看着榷场里所有的交易货物,甚至还拿着笔在记录。
后面跟着狄青与赵滋。
赵滋虽然对甘奇这个小年轻没有什么敬重,但是对狄青那是敬重有加。
赵滋陪着走,走得一会儿,与狄青说道:“狄相公缘何跟在一个后生面前办了差事?”
赵滋倒也没有什么坏心,就是不忿而已,替狄青不忿。他不是很清楚京城里发生的那些事情,只觉得狄青这般的人物,又官居枢密副使这样的高位,怎么说也不该跟在一个小年轻身后办差。
狄青笑了笑,说道:“你可知他是谁?”
“甘奇甘道坚嘛,他都成了我的上官了,我还能不知道他是谁?”赵滋大喇喇说道。
“你可听说过他?”狄青又问。
“听说过,近几年了不得的文坛才子,写了什么诗词文章来者,我好似也听过一二曲。狄相公,你岂能不明白我的意思?以狄相公的地位,岂能在这等小辈身后走动?”赵滋倒也不是多么看不起甘奇,就是觉得狄青委屈。
“哈哈……此子之能,不得多久你就知道了,你可别替我委屈,有些事情不便多说,我倒是心甘情愿在他身后走动。”狄青捋着胡须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