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不是说来日就算甘奇要造反?史洪磊也会提着刀二话不说跟着干?
狄青为何要这样做?
甘奇有些不解地看着狄青。
狄青面色深沉,说道:“你不要怕,你为文官,你是那东华门外的好男儿,来日你若上阵,岂能没有为你舍命之人?”
甘奇懂了,狄青是真的希望甘奇以后能挑起重担,这个国家对外战争的重担,要想挑起重担,那自然就需要有这般能为甘奇抛头颅洒热血的军将与军汉。
这可不是什么收税的事情了。
狄青能得这些军将军汉们舍命效死,那是狄青几十年在战阵上冲锋陷阵换来的,这是生死之交。
甘奇凭什么?甘奇凭的是邕州一役证明了自己,更凭的是狄青把他这一辈子的战争遗产传给了甘奇,虽然仅仅只是传了小小一部分。
“狄大爷,你想得太远了。”甘奇说道。
狄青摇了摇头:“老夫想得不远,看多了生死,也知道自己也有那一日,如今我已老迈,你却不过弱冠,你还要活几十年,这个大宋也还要千秋万代,你该做好你要做的事情。”
甘奇又低头看了看这封信,一股无形的压力传遍全身,微微叹了一口气,说道:“大爷啊,我就怕辜负了你。”
“道坚,你当自信一些,千余军汉,你当善待他们,你若善待他们,他们必以死相报。有敢死之士,有过人之谋,何愁不能纵横沙场?”狄青显然对甘奇很有信心。兴许也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除了甘奇,也无人可以信任了。
甘奇不言。
狄青拍了拍甘奇的肩膀,继续写信。
信写好,一封给都头折克行,一封给营指挥使史洪磊。
甘奇把信收好,出门而去。
抬头看了看天,天边骄阳渐暖,左右草长莺飞,又是一年好春。
甘奇深吸一口气,起步而走,回到家中,也在写着请帖,一封给折克行,一封给史洪磊。
人来了,来得很早,早早而来,连甘奇的酒宴都还没有备好。
官大的史洪磊走在后面,官小的折克行走在前面。开口说话的也是折克行,便是如此,也能看出两人在军中的地位还是有差别的。折家,世代军将,传承就代表了身份。
宴席就在温泉酒店,甘奇都还来不及出门去迎接二人,二人就走了进来拜见,寒暄几语。
甘奇还笑道:“二位将军怎么来的这么快?”
折克行,一个小年轻,皮肤黝黑,四方打脸,颇为硬朗,拱手答道:“不敢称将军,甘先生相召,自当早来,也是军中规矩甚大,入夜不归,便要受罚。也久留不得,所以早早而来,还请甘先生恕罪。”
折克行,乃是北宋后期名将折可求与折可适的老爹,折克行自己,那也是响当当的一代名将,战阵猛虎,如今还没有真正崛起。
甘奇点头表示理解,也回头让甘霸去催促酒宴赶紧上来,这两位入夜必须要归军营。西军的军纪比较严,不过汴梁本地的禁军就不会这么严格了,别说夜不归营,许多人还得自己出去做手艺或者苦力活补贴家用。
史洪磊也上前来见:“某家史洪磊,华州华阴人士,见过甘先生。”
史洪磊,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军汉,身材高大,声音粗狂,脸上有一条刀疤如蜈蚣一般盘踞,身带凶戾之气,就看这外表,就是一个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汉子。
不过听得这个华州华阴的地名,甘奇忽然想起了一个故事里的人,水浒传里的九纹龙史进,好似也是华州华阴人士,倒也不知故事里的史进,与史洪磊是不是有什么关系。
甘奇也不继续多想,抬手招待二人落座,酒宴快速上来,甘奇频频举杯主动敬酒。
新科状元,与底层军汉主动敬酒,折克行与史洪磊二人似乎有几分受宠若惊之感,特别是史洪磊,但凡甘奇举杯,他立马就站起身来,不敢坐而饮酒,哪怕甘奇频频要史洪磊落座,不必拘谨,史洪磊依旧还是会站起来与甘奇喝酒。
酒酣之时,甘奇从怀中掏出两封书信,一人一封,说道:“二位请先过目,看完书信,我在说今日请二位来所为何事。看完书信,还请二位把书信奉回。”
两人带着疑惑,拆开书信,低头去读。
读着读着,两人面色开始深沉下去。
待得书信读完,却见史洪磊忽然从座椅上起来,单膝跪地,拱手一拜:“但凭先生吩咐,史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折克行也连忙起身,也学了史洪磊模样大拜而下,说道:“狄枢密所托,必不敢辞,还请先生吩咐。”
甘奇连忙起身去扶二人,扶起二人之后,甘奇才道:“此番有皇差在身,需要千余西军入城差充听用,二位将军回营之后,带着部署,再选调一些人马,凑足千数,把名单给我,我便去禀明官家,再到枢密院报备一番,便可调你们出营入城,此番皇差,乃是开封府商税监,负责城中商税之事。还请二位将军多多帮衬。”
边说着,甘奇边把两封书信收了回来。
“甘先生用得上某家,某家必然尽心尽力!”史洪磊嗓门很大,说得中气十足,面色之上,带着一股坚毅之感。
折克行也不落人后,答道:“能在东京听用,是卑职的荣幸,先生放心,必是令行禁止!”
甘奇看着这一幕,心中对狄青不胜感激,有得千余西军悍卒在麾下听用,这收税之事,算是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甘奇抬杯去谢,这回连折克行都站起来了,一杯酒一饮而尽。
………………………………
今天老婆三十岁生日,中午晚上都有事情,晚上看看。
今天老婆三十岁生日,中午晚上,都请了亲朋好友。
晚上看看,尽量更新,如果不行,就得断一天了,明天来补。
主要是怕喝多了。
………………………………
第三百四十六章 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感谢书友陌白云山黑土巷万赏)
甘奇见完折克行与史洪磊之后,两人回了禁军大营,第一件事就是把名单抄录一番,派人给甘奇送去。
甘奇拿了名单,自然就去见皇帝了。新衙门里,不仅要做事的差役,还得要当官的,甘奇要了两个人,一个李定,一个蔡确,两人都是新科进士。除这两人之外,大概还要七八个当官的,到时候就让王安石在三司衙门下面的各个部门抽调一下。
差役办事,当官的做公文,处理账目,与其他衙门沟通之类。还得需要账房先生之类的人才,这一类人不是一个两个,需要大批,处理每日的账目,甚至出去收税的时候就得带着,否则那些军汉,还真搞不定这些事情。
账房这类的人,甘奇手下有不少,但是也不够,还得需要向社会招募,多多益善。
皇帝过目之后,倒也没有什么意见,两份手谕,一份去枢密院,一份去吏部。
调动禁军人手的事情,必须由枢密院经手,官员官职安排就是吏部的事情了,诰身文书,官服官帽,乃至印鉴制作,这都是吏部的事情。
但是皇帝吩咐的差事,也不是直接就到衙门里的,而是还要通过政事堂再下去,中书门下两省,其实就是这个作用,所以中书门下平章事,才会是宰相。
皇帝的手谕,也就到了韩琦手中。
韩琦看得这两份手谕,便把枢密使田况召来了。
两人对坐,田况看得公文之后,眉头皱起,说道:“客军入城之事,官家是否太随意了?”
韩琦摆摆手:“千余客军,这是小事。寻你来是想议一议这所谓发票商税之事。官家也不知如何作想,缘何如此大事,托付给一个新科进士?”
甘奇,如今终于入得韩琦之眼了,有资格当甘奇的对手了。韩琦第一次对甘奇的事情如此郑重,还把枢密使召来商量。
田况闻言答道:“这商税之事,发票之法,下官也不甚明白,倒也不知能不能成。官家为何这么相信一个新科进士?”
韩琦笑了笑:“甘道坚帮官家赚了那么一大笔钱,官家岂能不信他?”
田况点头:“这个甘道坚,看来是了不得了。韩相如何不劝一劝陛下,这什么发票之法,听起来跟天马行空似的,别到时候劳民伤财的,却成了一个笑话,白忙一遭。”
“呵呵……白忙一遭好。”韩琦笑道。
田况看了看韩琦,似乎懂了,立马也点头说道:“原道韩相公是如此作想,那下官就照着陛下说的做,人手给他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