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唯有庞敢庞勇兄弟二人,以及狄咏周侗等七官也跑了,武官也跑了,满城人心惶惶,你还拿什么挡住我的兵锋?若我战鼓一起,今日便是你的祭日。你好自为之!”
肖注看了看甘奇,眼神带着询问。
甘奇轻声一语:“不出战,让他攻城。”
肖注点了点头,扬声喊道:“我肖注身为朝廷命官,便是死,也死在这城头之上。即便你能破得一个邕州城,我大宋八千里河山,上万城池,万万百姓,岂是你一个蛮人能抵挡的?昔日侬智高,就是你的下场!来日必教你火峒人一个不留。”
侬宗旦已然怒气,在马镫上站起身形,怒吼一语:“肖注,此番必让你见不到明日的太阳!”
侬宗旦话音一落,勒马转向,马蹄飞奔而起。
不得多久,火峒阵前,一架一架的长梯开始出现。
甘奇却忽然与肖注说道:“肖知州,速速让邕州兵上城防守!”
“啊?”肖注愕然。
甘奇又道:“守城之事,由邕州兵负责。”
肖注有些紧张起来,连忙说道:“道坚,可是狄大将军如此安排的?此时邕州兵马,早已人心惶惶,就怕守城有失啊。”
城内人心惶惶的诱敌之计,当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还真让邕州城军民人心惶惶起来。
甘奇连忙又道:“赶紧让马步都头黄得功与推官高祥也上城头来就是,如此可以安抚军心。只待敌军攻城正酣,全军压上,我便率军从东西两门而出,击敌两翼,便可一战功成。”
肖注这才回过神来,微微一想,赞叹一语:“狄将军果真乃不世之将帅大才,如此谋划,当真高明。”
甘奇已然往城下而去,左右庞敢庞勇也听命而去,肖注更是飞奔下城,口中大喊:“快,所有人听令,上城头,上城头,备战,备战。”
这一刻显得有些仓促忙乱,但是这场大戏,演到这一刻,才总算是演完了。此时的仓促与忙乱,就是这出戏的结尾。
下城之后的甘奇,也开始穿铁甲。城内不多的马,甘奇回头时拉车的马,甚至一些高大的骡子,早已聚在了一起,二三百匹之多。
甘奇翻身上马,已然与庞敢庞勇两人说道:“马匹从东城跑到西城,半刻之内,我带一千五百人往东城去,你们兄弟二人带余下人马往西边去,待我令兵打马到西城之时,你便立马出城!”
这个时代,没有通讯工具,军令只能如此传达,为了能把出城合击的时间统一,还得亲自派人试验打马从东城到西城的时间,如此方才能让东西两边,同时出战,配合方才能默契。
“末将得令!”庞敢与庞勇拱手得令,翻身上马。倒也不知道甘奇什么时候变成了上官。
三千多西军两边而去,二三百个骑兵也分开两边。
这一刻的甘奇,再也不紧张了,却是手还抖了起来,手抖不是紧张,而是肾上腺素开始飙升,要砍人了!!
二三百个东京来的士子学生,此时都在南城城楼之内,只有这里是既能看到战场,又算是稍微安全的地方。
城楼里门窗紧闭,却是窗户格子里,满是一双双紧张的眼神。
赵宗汉一身铁甲穿戴整齐,手拿一柄不知从哪来找来的锈铁刀,只听得城外呼喊大作,赵宗汉立马两股战战,眼睛不断透过窗户格子往外去看,全身抖动不止,汗如雨下。
却还能听得赵宗汉开口大喊:“道坚,你可小心呐,小心!!!”
却也不知东城门下的甘奇,能不能听到赵宗汉如此关切的大喊之声。
………………………………
第二百三十九章 我家先生来了!
大战一触即发,仓促上城的邕州兵们,此时大多一脸错愕,便是谁也不知为何城内忽然出现了这么多铁。
邕州城虽然一直都是四十四个羁縻州的中心,属于大宋最南方的门户城池,但是这城内何曾见过这么多铁甲?
这些铁甲是怎么出现在邕州城内的?谁有这么多铁甲?
诶?马步都头黄得功不是跑了吗?连他的家眷都拿下了大狱,怎么忽然出现在了城头之上?
还有那个推官老爷高祥,不是也跑了吗?怎么此时就站在知州肖注身边?
由不得众人对这些问题多想,城外的火峒蛮,喊杀大作,已然离城头不远。
马步都头黄得功已然开口大喊:“放箭,速速放箭,射!!”
“檑木滚石准备!”
一场守城大战,就在这种仓促忙乱的氛围之中开始了。
羽箭射在肉体之上,溅起瞬间的血花。
火峒人依旧勇猛,扛着长梯冲到城下,架起长梯就往上开始攀爬。
长梯倒落,骨骼断裂的响声,哀嚎声,还有长梯再次架起的呼喊声。
城下羽箭攒射而上,把一个刚刚举起一块大石头的邕州兵射倒在地,鲜血从脖颈之间迸溅而出。
中箭的汉子,双腿不断乱蹬,双手捂着脖子上不断飙血的伤口,想要开口呼喊,却是瞬间就全身无力,只余肌肉记忆里的抽搐,还有一双死不瞑目的眼睛慢慢在涣散。
城楼之内,一双双读书人的眼眸,看得面前发生的一切。
惊骇?恐惧?愕然?急切?担忧?亦或者一片空白?
没人管得这些读书人此刻是什么反应,唯有知州肖注左右奔走的呼喊:“往前去,不要怕,把所有重物全部砸下去,全部往下砸!”
这个知州,当真不错。只是官当得太小,也当得太远,朝堂那些大佬,包括仁宗皇帝,想来也没有几个人记得住邕州知州叫作肖注,全国州府无数,那些大佬们岂能记得住几千里外一个地级市的市长是谁?
城楼之内,唯有蔡确开口夸得一语:“肖知州,临危不乱,当真不凡!”
说完这一语,一支流矢从窗户而入,钉在高高的廊柱之上,满场二百多人,立马一个个趴伏在地,甘奇的弟子门生蔡确也第一时间趴伏下来,过得许久,这些人才再次起身往外去看。
东城门下的甘奇,此时一直竖着耳朵听着城外的鼓声,等着狄青说的那第二通急鼓。这也是狄青教的门道,待得第二通急鼓响起,便是攻城之战的最高潮,那个时候,就是甘奇打马出城的时机。
要说甘奇的骑术,实在算不得好,甚至以往压根就没有骑过马,真正第一次骑马,还是去北邙山的时候,骑了几天,算是能骑了。此番南下,甘奇又骑了三个月的马,一路上倒也有意练习了一下打马疾驰的骑术,也是身边有狄咏这个弓马娴熟的人一直教导着。但是即便如此,甘奇也算不得一个纯熟的骑士,只能算是能骑而已。
此时也管不得那么多,能不能骑,也要上阵杀敌了。
第二通急鼓大作,鼓点如雨,城外喊杀之声更甚,气势如虹。
甘奇连忙大声喊道:“快,快去西城传令,出击!”
一个令兵打马飞奔而走,街道上没有一个行人,唯有这匹马飞速驰过,铁马蹄踩在青石板上,咯咯作响。
甘奇估摸着时间,每一刻都有一种煎熬,好似度日如年。着急的甘奇回头问得狄咏:“狄咏,半刻到了没有?”
狄咏是老战阵,此时面容轻松,眼神却带着一股狠厉与决绝,口中一语:“未到。”
甘奇其实以为时间到了,所以才问狄咏确定一下,初次上阵的人,与老战阵,区别就在这里了。
过得不久,甘奇又问:“狄咏,时间到了没有?”
“未到。”狄咏笃定非常,没有钟表的年代,如此估摸时间?全靠经验,有些人从容估摸着,就能估摸得八九不离十。有些人一分一秒计算着,却还是相去甚远。
终于,狄咏开口一语:“大哥,时间差不多了。”
甘奇把手中一杆长枪扬起,开口大喊:“开城门,走!”
城门嘎吱作响,才刚刚打开了一条门缝,急不可待的甘奇已然打马先出,狄咏飞快跟随,口中大喊:“大哥,慢一些,慢一些。”
甘奇连忙轻轻勒了一下缰绳,回头看得一眼,待得城门全开,一百多号骑士飞奔而起,甘奇方才再夹马腹,口中呼喊:“嗬……驾!”
五六百铁甲步卒,从城门涌出,接着七八百皮铁甲在身的汉子们,步伐稳健,毫不慌乱,队列齐整再出。
一直与西夏党项死磕的西军汉子,是整个大宋朝最后一根独苗了,大宋朝最后的勇武,都在他们身上。什么天武捧日龙神卫,什么河朔强军,早已名不符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