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山门异类-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让他们等多久,第一道菜就上来了,照例是两道凉菜,小葱拌豆腐和盐炒黄豆。

    无论是豆腐还是炒菜,对于卢拙玉来说都是新鲜的,杨弘毅此时便担任了介绍的角色,给卢拙玉介绍仙人做出的真正的豆腐。

    “据说比起淮南王所制豆腐,这天然居之豆腐才是真正的豆腐,淮南王用料偏颇,人食之有害,山水郎传下了豆腐制法,所制豆腐不仅无苦味,反而嫩滑细腻,颇为美味。”

    “妙极,妙极。这二楼之食,确是比楼下精美颇多。”轻轻将一勺豆腐送入口内,感受着之前从未感受过的软滑清香的滋味,放下勺子,卢拙玉满意地说。

    “呵呵,这豆腐吃法,还多着哩,前几日,某在此吃到一味石板豆腐,热烫鲜香,极为美味。”

    “当真?”轻轻的捻其一粒豌豆送入口中,香脆的口感让卢拙玉很喜欢,“某倒想试试呢。”

    “卢兄何必过于着急,天然居二层美食不少,且看定明大师如何安排。”崔元礼不由得开口道。

    “是小弟孟浪了。”卢拙玉致歉道。

    第三道是一道汤,就是山里常见的蘑菇炖鱼汤,一人一小碗,鲜香的滋味让几人赞叹不已,而且在上的时候,定明往汤碗里点了醋,所以极为开胃。

    随即上来的,则是两道硬菜,一道是后世常见的葱爆羊肉,因为这个时候炒菜基本上还没有发明出来,所以炒菜的味道,对于唐人来说,真的可以说美味佳肴也不为过。

    而另外一道,则是红烧鸡块。这个做法就比葱爆羊肉要难得多,因为需要炒糖色,还需要用到卤料包,所以一上来,香气扑鼻,这股复合型的味道,让几人口中不由得分泌涎水。

    最后上来的,就是大唐别处没有的豆芽了,陆哲留下的册子里,特意注明菉豆(绿豆)也可以生豆芽,而且炒豆芽一般要用绿豆芽,所以,这盘后世才有的炒豆芽,也出现在天然居的餐桌上。

    当然,酒在一开始,凉菜上来的时候就送来了。定明只上了两种酒,一瓶五粮精,一瓶贵台酒,俱是定明从木氏采来各种名酒,提纯而成,甫一打开,酒香四溢。

    “好酒!比之御酒,不知高了多少。”卢拙玉是知道天然居的烈酒喝法的,轻轻地抿了一口,一股酒香在舌尖绽开,在夹起一块鸡肉,放入口中,感受复合浓郁的味道,顿时觉得浑身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此酒,此菜,果然天上客才能享用。”虽然吃过几次,但是崔元礼还是对于天然居的美酒美食充满赞许。

    “呵呵,此酒并非如此简单哟,卢兄且看酒瓶。”一杯酒,几筷子菜下肚,杨弘毅笑嘻嘻地向卢拙玉开口。

    “哦,这瓶身还有什么玄机不成?”卢拙玉拿过酒瓶子,细细看了起来。

    “好诗!”刚刚看了半眼,便立刻赞叹起来,“可是——为何只有两句?”

    原来,每个陶制的酒瓶上,除了刻着酒名以外,上面都刻有诗句。五粮精背面写着“三杯通大道,一斤合自然。”而贵台酒的背后,刻着“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词句虽佳,但是上不沾天下不沾地,勾得人心痒痒的。

    “卢兄有所不知,据说这天然居美酒,除了糟白酒等粗人所饮劣酒之外,其余美酒,在所制成之时,山水郎留下了四首诗,将这四首诗句分别刻在酒瓶背后,按照山水郎原话,唯有善饮者与定明方能得知四诗全貌矣。若是凑齐一诗者,免费在此饮酒一月,凑齐两诗者,免费饮酒半年,凑齐四诗者,终身免费饮酒。引得陈州爱酒文人,纷纷来此,试图凑出全诗,便是汝族叔卢公,与郑太守在此豪饮三日,亦未凑全一诗也,但哪怕是残诗,亦是仙气飘飘,令人唇齿留香。”

    “哦?竟有此事?那此残诗杨兄可知?”崔元礼之前也注意到酒瓶背后的诗句,但是不是本地人的他,也不知道这段公案,所以也是大为感兴趣。

    “如此好诗,陈州不少士子皆知,某亦记得,且试诵之。”杨弘毅喝了一口酒,这才继续开口道。“此诗名为月下独酌其三。据说只得残篇,最后两句,还未曾发觉刻在那瓶美酒之后。”

    “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

    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

    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

    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

    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

第一百一十一章 夜宿天然居

    “此酒若是在长安,怕是十贯一瓶,怕也是卖得出。”卢拙玉脸红红地,醉眼稀松地看着桌上的粗陶瓶,看着背后的诗文,越来越喜欢。

    高浓度的酒精虽然让这个时候的唐人觉得很惊艳,味道也很接近的后世的白酒,但是白酒虽香,也不是每个唐人都能接受得了的,喝惯了低度酒的唐人,骤然喝高度酒,也不是人人都嗜之如命的。

    无论是五粮精还是贵台酒,对于卢拙玉这种世家子弟来说,虽然香浓醇厚,但是着实太烈,所以,他唤来门口等候的酒博士,让他上了一种名为“杏花村”的酒。

    想必各位看官也猜出来了,这杏花村,便是汾酒,此时叫做汾清,算是中国最早的白酒了,而这杏花村,其实在唐朝就作为汾酒的出产地,算是颇有名气了。

    但是定明将汾清提纯之后,不禁清香味没有消失,汾酒入口绵密细腻的特点还更加突出了,而且店里的汾酒,陆哲都往让人往里面加入了青梅蜜饯,喝得时候加入点点姜丝后小火微焙,带着丝丝甜香,简直让卢拙玉停不下来。

    而更加戳到卢拙玉这些风流人物G点的是,这杏花村的酒瓶的后面,竟然印了一首完整的七绝。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此诗意味隽永,读之让人齿颊留香,就如同这清香绵密的汾酒一般,清新可口但又回味无穷。

    天然居一共供应四种酒,最次一等的,便是那窗口和楼上食堂售卖的糟白,味道极其烈而且辛辣,十几文就能买一斤。次一等的,便是一种名为玉六福的酒,味道也是颇烈,但是就要贵不少,五百文一瓶,酒瓶背后没有诗文。再好一等的,便是这杏花村,有凤来仪(西凤酒提炼),雨井烟垣(,郢州富水提炼),石窟春晓(富平石冻春提炼),要一贯一瓶,酒瓶背后大多有一首绝句(此时陈子昂的爹都还是个小蝌蚪,影响后世的盛唐诗歌还没有雏形,所以唐朝文风还是沿袭六朝,崇尚华丽,绝句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小诗)。

    而最最顶级的,便是五粮精和贵台了,是定明多次试验后,集合了多种名酒,混合精炼而成,其酒瓶背后的诗文,也只有一句,全是出自于李白的月下独酌四篇,就是为了勾起这帮有钱的世家文人的收集欲和好奇心,其售价也相当不菲,一瓶要六贯六百六十六文,差不多相当于长安的平民之家一年的总收入了。

    四种酒,分别对应劳工,小商人,一般士子和世家中人,客户群体泾渭分明,每个人都能在天然居找到自己能消费得起的酒,所以天然居虽然开业不久,但是单单依靠酒水,就比大唐一般的酒肆饭庄,利润不知道高了多少。

    饭菜不挣钱,只靠酒水挣钱的模式,虽然在后世很常见,但是在民风淳朴的唐朝,还是比较新颖的,不过天然居这高度酒,在大唐应该是独一份,再加上情怀和文才加成,卖的贵一些,也是无可厚非的。

    毕竟这文化人的酒,能叫贵么?开业以来,除了糟白酒以外,这卖得最好的,便是这五粮精和贵台,其中卢庭栋和太守郑观鱼的名人效应,起了很大的作用。

    “再来一瓶。”在美味的刺激下,卢拙玉几人吃得口滑,虽然此时有些微醺,但是还是再叫了一瓶有凤来仪。

    “万里峰峦归路迷,未判容彩借山鸡。新春定有将雏乐,阿阁华池两处栖。好诗,好诗。”相比于清新隽永杏花村,崔元礼这种典型的世家子弟更喜欢这首有凤来仪。

    “郎君果然好眼光,这有凤来仪,乃是店中士子最爱之酒。”酒博士一般将酒交给崔家的下人,一边谄媚地恭维到。

    “哦?店中士子也爱此酒。某且问汝,这天然居中,为何有如此多的士子?”卢拙玉刚刚就想问了,刚刚他在二楼时,就发现有不少士子从二楼另一边的房间中出来,径直到楼下买饭吃,如此荒野小店竟然有如此数量的士子,着实令卢拙玉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