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小吏-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红肿怎么办呢,您再开个方子吧?”云雁回看着那挺吓人的。

    “这是你娘郁结的哀思凝结而成,我也无可奈何,吃药是散发不出去的。”了然说道。

    什么鬼,明明就是病,淋巴结肿大啊,这几年郑苹容易感染风寒,难不成是免疫系统出问题了?这倒又和了然的话对上了,说到底还是心情影响了。

    云雁回越想越乱,也不知道该怎么劝导郑苹。

    郑苹却苦笑一声,“多谢法师了,我明日找人掐羊子吧。”

    了然点头道:“绣巷就有南蛮婆子,他们对此类病症还是有一点手段的,倒是试试。”

    “掐羊子?什么意思?”云雁回一头雾水,羊子他知道,百姓管淋巴结就叫羊子,但是掐羊子是个什么,他就不懂了。

    此事郑苹也解释不清,反正明日也是要把云雁回带上的,如今云雁回的意见在家里还是有一定重量的。

    。

    云雁回跟着郑苹去绣巷,进了条窄缝里搭的屋子,那里面堂屋里便坐着一个老婆婆,身上穿得是蛮族服饰。

    所谓南蛮,就是这时候的苗族,汴梁里为数不多,但是近年也有点存在感了,主要是闻名于他们特别的歌舞,曾获得不少追捧。不过又很矛盾的,歧视苗族,挺分裂的。

    郑苹和老婆婆打了个招呼,开口和她交流。

    然而云雁回听了两句就发现自己根本听不懂,他惊讶地看着郑苹,好几年了,他完全不知道郑苹还会说苗族话。

    老婆婆与郑苹交谈了几句,就用生硬的汉语让她坐下来。

    云雁回连忙跟着蹲到旁边去。

    他看到那老婆婆瞥了自己一眼,也没说什么,伸出满是皱纹的手,放到了郑苹的脖子上,一边掐她的淋巴结,一边念念有词。

    云雁回竖起耳朵听了半天,才听懂她说的是:“掐羊公,掐羊婆,掐死了羊子活了羊婆……”

    如此掐了十二遍,方停下手来,老婆婆去端了杯茶水来给郑苹喝。

    云雁回盯着郑苹的脖子看,但是没觉得有好转啊,他纠结了起来,这根本就是封建迷信吧,掐掐脖子念念顺口溜怎么可能就好了。

    这年头的医术和巫术还有点不太分家――没看连了然都认可,多得是各种奇奇怪怪的治病方法和习俗,有的有用有的纯属扯淡,这一个,云雁回看着还真不太靠谱。

    但是云雁回没敢说出来,回去的时候才小心翼翼地提议,不如多找几位大夫来看看,或许有擅长的恰好能治呢?

    郑苹却说,这得掐上七天,七天后再说也不迟。

    云雁回心想,嚯,你们居然还有疗程,好吧,那先掐着吧,他另一边打听大夫去算了。

    这时又想起郑苹说的那口苗族话,便问,“娘,你和那婆婆说的是什么话?我怎么听不懂?”

    “那是苗话,跟别人学的。”郑苹轻描淡写地带过去了,没有要给云雁回解释的意思。

    云雁回心里挂着她的病,也没多问。

    回去之后,云雁回在汴梁也打听了几个大夫,还没来得及联络一下呢,郑苹那边竟真的见效了。她日日去绣巷的苗族老婆婆那里掐羊子,七天之后,羊子竟真给掐得消肿了。

    再去了然那里一看,了然也是点着头说好了,好了。

    云雁回风中凌乱了一回,怎么回想也没想起来那老婆婆的手法有什么精妙之处,竟然倒也真的奏效了。

    然而不管黑猫白猫,抓得到老鼠就是好猫,说不定里面有什么现代科技才能解释的原理呢,云雁回只得感叹一下古代人民多奇志。
………………………………

第16章 唐时俗讲北宋僧

    郑苹病症虽好,云雁回却不敢再叫她缂丝、刺绣,生怕她又投入感情了。之前觉得技艺高是个好事,现在看来,有时也会变成坏事。成也缂丝,败也缂丝。

    云雁回连根针也不想叫郑苹碰了,干脆带弟妹揽下所有家务。其实他更想叫郑苹把工作辞了,因为这一次的病让云雁回惊觉,郑苹身体虚弱下来了。

    这可是平均寿命不高的古代,随便什么病都可能要人命,尤其是非贵族需要干活的人民。

    只是如今尚无其他收入,于是心中暗想如何能赚钱。

    掐羊子的事他心中虽然尚存疑,但是真・迷信事情也干了起来,上寺里烧香拜佛了一番,又去了然那里求一些他抄的经书来。

    走到了然那里,门没关,进门便看到了然在训诫一位师兄,那是了然正经收的徒弟,法名叫惠冲,今年也不过二十来岁。

    惠冲喏喏道:“师父,不过路过罢了……”

    老和尚劈头盖脸一顿骂:“路过,你一日要路过几次小甜水巷啊?还盯着□□看,简直丑态毕现,有侮佛门!你路过汴河时怎没掉下去?”

    小甜水巷近大相国寺,里面多是一些汴梁人说的院街,也就是妓院。

    惠冲被骂得灰头土脸。

    云雁回也是一脸冷汗,不禁庆幸自己没做和尚,和□□无关,是了然啊,对徒弟真是恨,也是爱之深责之切。平时一个老好人,骂徒弟时特别不留情。

    惠冲转头看到云雁回来了,连忙滚起来,“师父,您看雁师弟来了,我沏茶去吧……”

    “回来,跪着!”了然一声呵斥。

    惠冲立刻老老实实跪了回去,向云雁回投去一个求助的目光。

    云雁回:“法师……”

    他正要劝一劝了然,就听了然疲惫地道:“如今天下,经营寺庙者众,而无几个礼佛人。”

    和尚们把寺庙当做公司来经营,又或是江湖混子出家避事之用,像了然这样老派的和尚,尤其在汴梁这样的繁华京都,真的是不多了。

    了然愁眉苦脸,指着惠冲道:“叫你坐禅,你就变猪。”

    惠冲鹌鹑似的不敢作声。

    “如今道门也广为弘法,我佛门弟子却镇日想着世俗之乐,做完法事上瓦子耍,这岂是出家人该行之事?我不要你坐苦禅,可你连静心也做不到吗?”

    云雁回本想说话,忽听了然之言,心中一动,说道:“法师啊,不是人人都有您那样的境界,住在闹市之中而心不动,那样的话高僧年年有了。我大宋市井空前繁华,要弘法,不能用常法。”

    了然一听,面露深思,“前面说得不错,但是你指的不能用常法是什么意思?”

    云雁回:“唐时寺院有俗讲流行于市井之间,僧人用说唱的方式,把经文故事浅显的表达出来,让百姓更为易懂。俗这个字非常清晰,这是用世俗的方法弘法。”

    云雁回想想,续道:“大宋不宵禁,瓦子勾栏也一日比一日热闹,这难道不是俗讲再次回归世人眼界的最好时刻吗?要知道,现今的说话弹词,还是从俗讲中衍生而来的呢。您说师兄们做完法事就去瓦子耍,那为什么不叫他们去瓦子弘法,广播善念,以作修行?”

    汴梁城中,大大小小的瓦舍有几十座。

    瓦舍作为综合性的娱乐场所,因为北宋不实施宵禁,也愈发兴盛。瓦舍之中无论是杂耍、曲艺还是赌博,各种娱乐活动都有,分在瓦舍内各个棚中,引得市民纷纷前来消费。

    北宋的百姓,业余休闲生活丰富得很呢。

    云雁回所说的,其实也是瓦舍发展壮大之后,逐渐也会形成的一种形态,只是他直接将成熟的理念提出来了。

    了然一听,心中翻来覆去想了一遍,若能践行,道门何足挂齿?

    “这真是个好主意,可如今哪有僧人会俗讲,咏经,梵呗,都是要精通的。唐时灭佛法难,俗讲早已失传。”

    云雁回上辈子就是搞宣传工作的,很知道其中的关键,“俗讲衍生了说话,如今法师若觉得可以,再从说话中借鉴了便是,您觉得呢?”

    了然拉住了云雁回的手,老泪纵横,“我就知道,你天生是佛门弟子……”

    云雁回:“……”

    “就是啊,雁师弟小小年纪,却如此有条理,不愧是师父看上的人。”惠冲因刚挨了骂,想着讨好师父,连忙说道,“师父,到时候我头一个去说经。”

    “你先给我抄经书一百遍去。”了然冷漠地说了一句,“此事我要回禀方丈,雁哥儿,我越想越觉得,这是适合如今普度世人的大好方法,若是成了,我定要让方丈为你减免房租。”

    寺庙年年做善事,施药施粥,但是这样的方法,却更加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云雁回一听减免房租,开心得不得了,他不正愁怎么慢慢给郑苹减负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