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小吏-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看这些人带着一群部曲,几乎是有攻进开封府的势头了,云雁回赶紧出去拦人。

    “全都别动,谁敢进来,踩坏了我们的菜地要赔的!”云雁回一声怒吼,先用气势震住大家再说。

    震是震住了,但是很快他们就反应过来,踩到菜地算什么理由啊。

    东平郡王家派来的人最嚣张,上来就要把云雁回推开,结果被八王府的人先捅开,“干什么你们!”

    都是云雁回的老相识了,云雁回赶紧道谢。

    八王府的人不好意思地说:“可是您也别让我们难做啊,王妃说了,要把三郎带回去。”

    这里就数八王府地位最高了,云雁回死死扒着门,“不行啊,我们府台不让放人,如要移交大宗正司,我们自然会和大宗正司衔接的,而且几位当事人都不肯撤销案子呢。”

    若是交给他们,会去大宗正司就有鬼了,肯定是私了啊。

    东平郡王家的人不知道这人到底是谁,但是看八王府的人这么客气,就问了一下他的身份。

    云雁回无赖地表示:我只是一个临时工,所以,今天我还就不走了,你们要敢动手,那我也动手,大不了被开除……

    众人:“……”

    他们还待说什么,赵允初已经从里面出来了,这叫人还怎么敢动云雁回,“此事闹得沸沸扬扬,大宗正司恐怕已经得到消息了,现在把人带回去,怕也无用了。”

    赵允初这么一说,大家想了想也是,你看我我看你,又不敢就这么回去复命,只好蹲在外面等。

    事实上,别说大宗正司,就连大理寺也知道这件事了。

    大宗正司的同知火急火燎地赶来,他们有纠察宗室,劾奏皇帝的职责,过来了解了一下情况之后,顿时觉得此事不好接手,更难以揣摩圣意,于是将大理寺拉下水。

    文彦博表示,那我们得先审议法条,起码要两个月……

    罢了罢了,还是把官司打到御前去算了。

    于是,应了赵允初的话,一桩由猥亵男性的官司,就这么捅到皇帝那里去了,云雁回、展昭这些见证人,也被带进了皇宫。

    ――赵允初本来也该进去,但是因为他不止是见证人,还是当事人的亲戚加大理寺少卿,所以并不叫觐见,事实上仁宗没让包括八王在内的所有当事人势力相关人进去。

    ……

    仁宗看到这乱糟糟的境况,几家人,还有三个衙门的人,乱哄哄站了一屋子,你一言我一语,话都说不清,登时头也要疼了。

    包拯出来将事情讲明了,仁宗一摔杯子,“实在荒唐至极!东平郡王行为**,不顾宗室体面,害人害己,迁往西京!”

    东平郡王顿时惊愕,他觉得,罪不至此啊!

    “官家,我,我也没弄成啊!”

    “你还想弄成?”仁宗阴着脸,说,“然而迪哥儿不正是因此,受了伤么?本来迪哥儿议亲就难了,你闹出这么一出,满汴京还有淑女肯嫁他吗?还有周惠林,他爹在广东路为我效力,他自己在宫中护卫皇室,你如此做,我若不严惩,岂不是寒了朝臣的心?”

    东平郡王:“……”

    赵允迪却是喊道:“嗳,我不怪他啊,都是周惠林的错!”

    不过赵允迪的话被无视了,大宗正司的同知悄悄捅了他的屁股一下,他顿时就疼得没声息了。而且还没人给撑腰,仁宗就是故意不让他们家人进来的。

    仁宗又迁怒了一番东平郡王的家里人,就此定下了调子――都是东平郡王的错!

    至于赵允迪和周惠林那一出谁才是受害者的糊涂账,仁宗根本不打算追究,指了指他们两个,“你们,扯平了。”

    赵允迪巨冤,“凭什么我们扯平了啊,我吃亏啊!我屁股……”

    仁宗死死瞪着赵允迪,赵允迪这才消声,没把那不登大雅之堂的话给说全了。

    周惠林犹含蓄地补了一句:“我才吃亏。”

    包拯也欲言又止,他有一颗断案的心啊。

    仁宗连忙按住他,“爱卿受苦了,此事涉及宗室体面,因此不好叫他们分辨个清。但是也的确暴露了一些问题,我看,便以此为例,叫大理寺辨清法条,日后也有法可依。”

    如此一说,包拯只得作罢。其实他也料到了,就像庞太师的罪行,若不是他是皇亲国戚,还能长期如此优待?

    于是大理寺成了第二倒霉的,他们又有得忙了,要辨清楚男人猥亵男人到底算不算犯罪,如何量刑,还有自卫反击的程度,该不该量刑,如何量刑等等。

    此案因为保密不成功,风声传入民间,导致法条辨明之前,汴京人也都在讨论这些事情。甚至有要奸男人趁早的说法――否则就要入刑啦!

    而赵允迪果然名声更加狼狈了,一时间满汴京是防火防盗防三郎。

    如此一来,赵允迪颇有点丢了贞操又赔名声的感觉,还被他爹八王一顿好骂,要不是屁股伤了,估计也少不了一顿打。

    ……

    云雁回跟着打了回酱油,看了一场热闹,正要回去,又被仁宗叫住了。

    云雁回本来以为仁宗要说这件事情,然而仁宗一处理完东平郡王,就当事情过去了,他要说的,是另外一件事,“窨花茶与伴花茶的国外需求量大增,大辽甚至谴了使臣,专门要求在边关榷场增加交易量。西夏也在要求,多卖给他们一些。”

    云雁回:“嗯嗯,这是好事一桩啊。”

    “然而现下大宋内都有些供不应求呢,数量有限。榷场压力也大增,不知如何是好。而且,我更是得知,有人私底下偷偷将花茶卖给各国,恐怕有与茶案官员甚至场官勾结的嫌疑。”仁宗脸不太好看。

    云雁回反应了一下,脑海中冒出两个字,走私?

    仁宗缓缓道:“若是有人能将此事查清……”

    云雁回表现得也很为官家着急:“就是啊,居然发生在边关,不然要是我们包知府出马,肯定很快就能查清了。前一件事倒是好办,把压力转嫁给西夏和辽国自己……”

    仁宗盯着他看,“嗯……”

    云雁回:“??”

    云雁回:“………………”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

第120章 走,去榷场扫货

    仁宗暗示云雁回,要他出差去榷场,云雁回一瞬间就在脑海里回顾了一下自己所了解的榷场相关。

    榷场即两国贸易场所,其存在比较敏感,它有很强的政治性。现如今的榷场,就是檀渊之盟时,辽国提出来的,要与宋朝在边关设立榷场,进行贸易。在这方面,的确是辽国更渴切宋国的商品。

    这种榷场贸易,官方和民间都可以参与,但是在官府的严格管控之下,官府有优先权,民间商人要进入榷场进行交易,还得获得批准,并缴纳商税。

    获取丰厚税收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管控不让一些国内重要物资流到国外去,榷场内的商品都是要经过检查才能售出的。

    国家有要保证的,而商人却是逐利者,在严格管控和想逃税的心催动下,走私贸易层出不穷。

    仁宗所说商人勾结官员走私茶叶,实际上是反映了一种大现象,那就是现在的走私情况很严重了。榷场这一商品集散地,因为商贾云集,同时便成了走私最热闹的地方。

    宋朝的榷场制度,直到南宋的时候才完善起来,现在的榷场,还是有缺漏之处的,这才导致出现了仁宗所说的情况,走私贩竟与官员勾结。

    至于仁宗说的,花茶大受欢迎,导致各国争抢,云雁回觉得这时候就该搬出来无数穿越前辈都曾经运用过的制度――拍卖了。

    由各国竞争出价,价高者得,同时,还要惋惜脸表示因为和大家关系都很好,不想伤了和气,所以把选择权给你们,让你们自己选择……

    如此一来,一定是经济最为雄厚者,占了大头,其他人就算买不到也没法抗议,而价格则是在对方承受范围内对大宋最为有利的。

    仁宗听后不禁道:“无耻啊!”

    云雁回:“……谢谢夸奖?”

    官家,你到底站在那一边的,这时候难道不是夸一声厉害了我的雁吗?

    仁宗这才发现自己情不自禁把心声说了出来,“咳咳,很好,果然,把你叫来是对的。云雁回,我准备命人去榷场查访,必要将榷场肃清。你也同去,将拍卖一事推行,并协助查案――毕竟涉及到花茶。实际上,正是要以推行拍卖为名义,暗中查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