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败家子-第5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长安和益州之间的电话,还是不行的。

    长安和益州之间,足足一千多里的路程,想要短时间内完成联通,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光是长安还有益州两个城市之间的电话开通,也给人太多的新奇。

    就算一个在城东,一个在城西,只要拿起电话,拨打号码,两人就能隔空对话。

    这电话实在是太神奇了。

    听说,等到电话线全部开通之后,在整个大唐范围内,都可以实现随便通话的目的。

    而除了电话之外,还有电报。

    电报的铺设,还要简单一些,只是收报员,需要专门培训。

    经过一个多月的培训,已经初步培训出了一批人才。

    现在长安到益州之间,已经可以传递电报。

    有什么消息,可能只需要一刻钟的时间,就能将消息传递到长安去。

    而电报目前被定为专用线路,只传递国家大事,暂时没有开通民用通道。

    大概只需要一年的时间,就能够在整个大唐内,完成电报联网。

    到时候,大唐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在最多一个时辰的时间里,将消息传递到长安。

    这实在是太快捷了。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安史之乱爆发,地方官员用八百里加急,大概用了七八天的时间,才将消息传递到长安去。

    而如果当时有了电报呢?只需要小半个时辰的时间,就能传递过去。

    并且朝廷可以马上商议之后,然后给出解决的办法。

    一个时辰的时间,就可以将朝廷的旨意传递回去。

    这一来一回,就能节省半个月的时间。

    而半个月的时间,能做多少事情?

    所以说,有了电报,可以迅速提升大唐帝国的机动性。

    ……

    不知不觉中,时间来到了五月,李世民罢黜了李世勣,把他贬为叠州都督。

    同时,还有一些官员受到罢黜。

    这些任命,看上去有些莫名其妙。

    因为这些人,根本就没有什么明显的过错。

    只是很小的一点错误,就做出如此严厉的惩处。

    如果魏征还在的话,只怕又要死谏皇上了。

    现在李世民的身体,一天比一天糟糕。

    很多大臣都觉得,现在皇上一定是糊涂了,才会做出如此昏聩的决定。

    当然了,还是有明眼人能够看出。

    其实并不是皇上昏聩了,这是在为太子铺路啊。

    等太子登基之后,可以亲命李世勣为仆射,这样就可以收服李世勣为己所用。

    没过几天,李世民病情加重。

    李世民召褚遂良等人托付后事,令他们辅助太子,并且让褚遂良写下诏书,传位给太子。

    在褚遂良写完诏书之后,李世民驾崩。

    太子李恪在柩前即位,被后世尊为高宗。

    太子李恪登基之后,马上下了一道旨意,让各路兄弟回京奔丧。

    在那个时代,讲究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就是说,无论是国礼、大典还是征伐,这些命令,必须由天子发出。

    李世民驾崩,就是国丧。

    但是如果没有新皇帝的允许,皇子们是不许回来的。

    有些皇帝,因为惧怕在外的皇子势力过大,不敢让他们回来,都是常有的事情。

    而李恪,则是让所有的皇子,全部都回京奔丧。

    这一次,李愔仍然只是带了十个侍卫,就赶赴长安。

    来到长安之后,李愔先来拜见皇上。

    “臣弟拜见皇上!”

    李恪快走两步,将李愔扶起,诚恳地说道:“以后六弟见到朕,无须多礼!”

    李愔微微一笑,然后说道:“礼不可废,皇上请赎臣弟不敢从命!”

    李恪无奈地指着李愔说道:“六弟,你啊!以后你直接称呼朕为皇兄即可。”

    “对了,朕听说你这次入京,只带了十个侍卫?你怎么会这么不小心?”

    李愔淡淡一笑说道:“皇兄,上一次臣弟带着这十人进京,一千多乱贼都奈何不得臣弟。更何况现在皇兄登临大宝呢?臣弟还怕什么呢?”

    李恪不由皱起眉头说道:“此事不可!来人,调集五百御林军,随时保护蜀王安全。”

    “是!”

    李恪派这五百人,当然不是要监视或者软禁李愔。

    他是真的怕李愔出事。

    李恪之所以能够登上皇位,全靠他这位弟弟。

    如果李愔出了什么事的话,他这皇位能不能坐稳,都在未知之数。

    因此,在哪些世家门阀没有被铲除之前,李恪绝对不会有一丝一毫要动蜀王的心思。

    当然了,其实李愔非常了解自己的这位胞兄。

    重情重义,自己如此对他,只要自己不造反,他的这位胞兄,绝对不会做出对付自己的事情来的。

    当然了,就算是再牢固的亲情和友情,爱情也可以算在里面,都未必能够经得住考验。

    所以,李愔基本上不会给太难的考验留给自己的胞兄的。

    接下来,李恪为李世民举办了一场隆重的丧礼。

    哪些游牧民族,还有哪些胡人,也都前来参加了丧礼。

    并且,他们对李世民这位天可汗,极为认可。

    在丧礼上,他们不惜刺破自己的脸颊,甚至割掉自己的耳朵,将鲜血染在地上。

    这些举动,让皇上还有一干大臣,无不动容。

    丧礼结束之后,皇上没有放蜀王回去,而是将蜀王留了下来,并且在长安,再次赐给蜀王一栋院落。

    自己的儿子居然当了皇上,并且两个儿子还十分和睦。

    现在最高兴的人,当然飞杨妃莫属了。

    李恪准备封杨妃为太后,不过却是被杨妃制止了。

    现在太宗刚刚驾崩,这件事情不宜操之过急,还是暂时缓缓再说。

    而李恪留下李愔,一来是这些年,兄弟两人,一直聚少离多,基本没见几次面。

    这一次,就是兄弟之间,要好好叙叙旧。

    二来,也是李恪有些事情,想要咨询李愔。

    最近这段日子,皇上几乎天天召见蜀王。

    兄弟两人还每天都会陪杨妃说说话。

    这一日,李恪将李愔留在御书房中。

    李恪不由向李愔问道:“六弟,古代的哪些国家,他们为什么会灭亡?怎么才能防止一个帝国最终走向灭亡呢?”

    这大概是所有的帝王,都会关心的一件事情了吗?

    他们第一个关心的,大概就是长生不老的问题。

    第二个要关心的,估计就是自己建立的帝国,能不能长治久安了。

    听完李恪的询问,李愔沉思半晌之后说道:“皇兄,臣弟以为,前代皇朝的灭亡,最根本的原因,大概有两点。”

    竟然真的有答案?

    李恪眼睛一亮,连忙说道:“不知是哪两点呢?六弟快说来听听。”

    李愔不由说道:“皇兄,臣弟以为,第一点就是,土地只有这么多,但是人口日益增长。总有一天,人口的增长要大于土地的产出。”

    “土地的产出,不足以养活这么多的人口,必然要出事故!”

    “第二天,就是土地兼并!土地兼并情况越剧烈,国家距离灭亡的时间,也就越快。”

    “如果能从根本上解决掉这两点的话,国家内部,已经没有什么忧患了。”

    解决掉这两点的话,就能够千秋万代了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看宋代就知道了。

    一个国家除了内忧之外,还有外患,总之,落后就要挨打。

    并且,国家的矛盾冲突有很多,绝对不仅仅局限在这两点上。

    但是有一点李愔没有说错,如果不能解决这两点的话,一个国家迟早要出事情。

    实际上,古代绝大多数的帝国,都是败在这两点上的。

    听到李愔的话,李恪微微皱眉。

    他之前的时候,还从来没意识到这两点。

    就算到了现在,他一时之间,都不太理解。

    李愔不由解释道:“皇兄,有一个有趣的事情,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

    “臣弟在益州的时候,曾经发现一个池塘,这个池塘里面,繁殖出了无数的小蝌蚪。”

    “小蝌蚪一天天的长大,但是池塘的水,却是一天天的减少。”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些小蝌蚪,全部都要死掉。”

    “但是这个时候,小蝌蚪却是会释放出一种毒素,会让池水变成毒水。”

    “这时候,九成的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