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等于将他们的市场份额,分给了别人。
他们心里,又怎么能不着急呢?
但是,整个益州新城有多少商铺啊?
大家一窝蜂地挤过来,结果光排队就排成长长的一队。
光排队就排了大半天的时间。
至于将电解到家里去,估计没个把月的时间,根本就接不过去。
这不由的让那些一开始没有架电的上架,肠子都快被悔青了。
而因为通电,益州城成为一座不夜城。
因为电灯泡的出现,益州城,再次吸引了无数的游客。
那些从来都没有看到过电灯泡的游客,看到益州不夜城的夜景,心都快醉了。
益州新城,在年底,再次迎来一波旅游大爆发的旺季。
年底将至,一年一度的冬捕活动再次召开。
这一次,冬捕足足吸引了十多万人之多。
没办法了,今年杭州到益州的航线开通。
苏杭之地,历来多富豪。
有了这条铁路,整条道路周围的人,都能够坐着火车到益州来。
而益州冬捕的镜头,年年都会出现在益州月报上。
其他好多地方,都有跟着益州学习冬捕。
但是从来没人成功过。
因为,目前没人会看鱼窝。
冬天里,鱼都会扎堆,有鱼窝。
而在一片大湖之中,鱼窝的地方其实很小。
绝对不是随便选个地方下网,就能网出鱼来的。
因为其他地方都不能成功,而只有益州的能够成功。
因此,每一年益州的冬捕,都会吸引大量的游客。
而今年,是杭州通往益州的列车开通的第一年,来的游客尤其多。
十多万游客啊!
如果运气不好的话,可能一网打上来的鱼都没有这么多……
这么多游客,有一些是老游客了。
从第一届冬捕之后,每一年都会来。
还有一些,是新游客,今年第一次来到这里。
这些新游客,第一次看到冬捕的场景,兴奋极了。
好多人,都兴冲冲地踩到冰层上,准备近距离观看。
结果,这一下上了五六万人。
踩的冰层,都咔嚓擦直响。
吓得李愔赶紧命人将游客都疏散到岸上。
要是真的被他们踩塌冰层,好几万人都掉进湖里去,那可真的要闹出笑话来了。
还好,这一次,一网打出了二十多万斤鱼来。
只不过,大一点的鱼,一条足足有几十斤十几斤。
小一点的,也有三五斤重。
至于一斤或者是一斤以下的,反倒是不多。
而现场,可是整整有十万游客,哪里够抢的。
那真是手快有,手慢无。
好多新游客,因为不熟悉规则,都没有抢到鱼,颇为扫兴。
李愔不得不答应他们,接下来的几天,会继续展开冬捕,他们才高兴起来。
当然了,再次冬捕的话,就不能再同一个湖里了,必须要换地方才行。
冬捕的时候,玩的最嗨的人,就是程咬金、尉迟恭等老货了。
这帮老货,真的是玩嗨了!
……
不知不觉中,瑞雪辞旧岁,梅花迎新春。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不知不觉中,又是一年过去了。
在新的一年,李愔忽然得到了崔十娘的消息。
………………………………
第563章 自行车成精了
自从去年一别之后,不多久李愔就到了西部战场。
回来之后,也一直忙碌。
这之间,他一直都没得到过崔十娘的消息。
而现在忽然得到十娘的消息,让李愔眼前,不由的一下子浮现出十娘的音容笑貌。
而这个消息,是织梦提供的,说崔十娘得了一场重兵。
听到这个消息,李愔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
去年的时候,十娘就得了一场重病。
去年的那场病,是心病。
在自己探望过她,为她排解了内心的痛苦和挣扎之后,后来渐渐痊愈。
没想到,今年居然又生病了,不知又是以为什么原因?
不知病的严重不严重?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李愔哪里还坐的住?
连忙带领侍卫,前往去年见崔十娘的那个山庄。
很快,李愔就来到山庄之外。
但是李愔却是吃惊的发现,这山庄,居然已经废弃了。
山庄的大门紧锁,门上布满了蜘蛛网。
满园桃花纷飞,铺满了整座庄园,像是斑斑点点的血迹。
李愔还不死心,命侍卫打开庄园的门,亲自到庄园里面走了一遭,发现里面真的是荒废了。
不知不觉中,李愔又走到上次见到崔十娘的那个房间。
最终,也不知道是因为走的太急,还是被人给处理过了,李愔没有发现十娘留有只言片语。
在庄园里面呆了许久,李愔才怅然若失地离开。
走到门口,李愔又久久不愿意离开。
最终,让侍卫拿来笔墨,李愔抬笔,在大门上题下一首诗: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提完诗之后,李愔才思绪万千的离开。
……
过完年之后,李世民心里还是惦念着太子李承乾。
李世民对李承乾的所作所为,相当的失望。
但是李世民总觉的,太子应该没有病入膏肓,其实,还是可以再挽救一下的。
于是,李世民先后挑选了十余位老臣、名臣,由他们出任东宫辅臣。
只要太子能够改过自新,这些东宫辅臣,到时候都会成为太子的班底。
太子登基之后,拥有这些班底,就不怕朝堂会乱掉。
这十余位名臣,分别有于志宁、李百药、杜正伦、孔颖达、张玄素、房玄龄、魏征等。
李世民还让刘洎、岑文本与马周递日往东宫,与太子承乾谈论。
但是李世民和各位名臣,却是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就是他们的教育方式,到底适不适合太子?
会不会令太子有所改进?
先贤孔子,都懂得因材施教的道理。
但是这帮名臣,却是并不懂得这个道理。
这些人,都是大唐的肱股之臣。
学识和气节,自然是不用说的。
不然的话,李世民也不会挑选他们作为太子的老师。
但是正因为他们崇高的气节,让他们的教育,采用的是最为简单粗暴的教育。
太子犯错了怎么办呢?
训!
狠狠的训斥!
再不行,就给皇上上书,打小报告。
尤其是于志宁、孔颖达和张玄素这三个人,几乎是比赛上书,措辞一个比一个严厉。
这些人,搞的李承乾压力好大,苦不堪言。
李承乾也需要一些私人空间,也需要一点自己的娱乐时间。
但是,这些人,并不想给李承乾这些。
李承乾只不过和那些宦官玩乐,于志宁就马上上疏批评他,甚至将他比作秦二世。
而孔颖达这个老头更激进,只要李承乾有一点点做的不对的地方,他就马上疾言厉色的训斥。
额,当时人家叫直谏,但是实质上,就是训斥。
太子的乳母遂安夫人,曾劝过孔颖达。
遂安夫人认为,太子年纪已经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
难道太子就不要面子的吗?
你们应该给太子留一点面子和尊严。
而面对遂安夫人的的劝导,孔颖达的反应就是呵呵。
面子?尊严?那是什么?能吃吗?
有这么多人在身边,每天都盯着太子的一举一动。
只要太子有一点点逾矩的地方,他们马上就会跳出来训斥。
太子的日子过的如何,可想而知。
……
最近一年,益州推出新品的速度已经放迟了。
先期像是玻璃、化妆品、工艺品等等奢侈品,那可是每年都会推出几十种。
而最近两年,则是越来越少。
其实这也是正常的。
那些简单,容易推出的,一开始都推出过了。
而后来推出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一年自然就不会推出太多了。
而原本推出的那些奢侈品,现在价格都大降。
就拿玻璃和镜子来说,刚开始的时候,是天价奢侈品。
刚开始的时候,像是玻璃,甚至你有钱都买不到。
而现在,都降到白菜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