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李世民开始后悔,他不应该先修建长安到杭州的铁路,还有益州到杭州的铁路,而应该修建一条长安到安西都护府的铁路才对。
如果现在修建的是长安到安西都护府的铁路的话,那么运送粮食,将会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只需要三四天的时间,就能将足够的粮草运送过去,哪里需要像现在这样,需要足足三个月的准备时间。
但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大食,能够等他们三个月的时间吗?
这时,兵部尚书侯君集出列奏道:“启禀陛下,准备粮草,至少需要三个月的时间,甚至还会更久。但是大食,不可能会等我们三个月的时间啊!”
李世民心里也有着同样的担忧,不由问道:“陈国公,那你可有什么解决的好办法呢?”
侯君集不由说道:“陛下,微臣以为,我大唐不是在吐谷浑有五万驻军吗?吐谷浑的位置,距离安西都护府更近一些。微臣认为,可以先调集这五万大军先行开赴安西都护府。”
“这五万兵马进驻安西都护府之后,不求杀敌,只求能够拖住大食大军。只要能够拖住他们三个月的时间,等到我大唐大军一到,必定能够将大食打的落花流水,将他们赶出安西。”
听到侯君集的话之后,众人的反应不已。
五姓七望派系的官员,脸上不由都是露出幸灾乐祸之色。
而一李靖为首的几人,则是露出深深的担忧之色。
侯君集的这个提议,听上去似乎合情合理,实则包藏祸心。
五万兵马进驻安西都护府,如果能够抵挡的住大食大军还好。
可是,万一抵挡不住呢?
大食军队,可不是吃素的。
并且,人家可是有着十万大军,整整是益州军队的一倍。
万一益州五万大军溃败,导致大唐西部局面糜烂的话,到时候,这个罪责,必定会问罪在蜀王头上啊!
但是这是国事,李靖等人,明知道侯君集包藏祸心,偏偏还没办法进行阻止。
因为这样一支能够拦截大食大军的军队,十分重要,必须要有。
不是益州军,也要挑选其他的地方军。
而益州军,无疑是非常合适的。
这也让李靖等人,没办法为蜀王开脱,让其他的地方军顶上。
但是,侯君集并非是五姓七望派系的官员,这个时候,为什么会对蜀王发难呢?
侯君集头上,打着深深的太子派系的烙印。
侯君集出手,难道意味着,太子要出手对付蜀王了吗?
沉思片刻,李靖不由问道:“可是,益州的五万兵马,粮草又从何而来呢?他们准备粮草,同样的需要时间,未必能够比我大唐准备粮草,快上多少啊!”
这个倒是事实。
五万大军的粮草,和十万大军的粮草,虽然差了一倍。
但是要准备起来,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准备妥当的。
也就是说,这五万大军行动的时间,其实比朝廷的十万大军,快不了多少。
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战况。
这样,就算益州五万大军并不能阻止大食的话,最起码的,也事先找到了一个失败的理由。
而侯君集则是微笑着说道:“卫国公大可放心,益州五万兵马的粮草,完全可以由吐谷浑来提供。我大唐后续可以再将粮草还给吐谷浑,这样一来,就可以大大节省下筹集粮草的时间。”
“而益州的五万兵马,只需要尽力而为就好,无论最终战况如何,益州的五万兵马,都是有功而无过。”
听到侯君集的说辞,李靖只有两个字:呵呵。
无论最终战况如何,都是有功而无过,这种话,只不过是说说而已,根本不用当真。
龙椅之上,李世民微微点头,然后说道:“好,那就依陈国公之言。”
……
益州,其实在朝廷得到消息之前,李愔已经先一步得到安西都护府沦陷的消息。
毕竟,徐惠掌控着整个织梦。
论起情报来,在某些地方,李愔会比朝廷更早一步知道。
而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李愔就开始在谋划。
大食和大唐的交锋,没想到会被提前了几十年的时间。
对大唐来说,大食是一个威胁。
但是对现在的大唐来说,绝对算不上是一个重大的威胁。
不过现在最重要的,是必须要尽快的阻止大食进攻的步伐。
大食能够南征百战,一直对外扩充,最终建立一个横跨亚非欧,国土面积在一千三百多万平方公里,比后世的中国还要庞大的帝国。
其战斗力,绝对不容小觑。
如果大唐不能尽快的出兵将他们赶出领土之外的话,那么可能整个大唐的西部,都会陷入糜烂之中。
到时候,纵然将大食赶出去,大唐的百姓,也会饱受战争的蹂躏。
但是,李愔推算了一下,如果大唐大军想要出动的话。
先期粮草的筹备工作,估计就需要三个月的时间。
这也是安西都护府处在大唐最西部,乃是边境,距离长安太过遥远的原因。
而三个月的时间,恐怕会让大食长驱直入,会占领大唐更多的城池。
绝对不能够给大食这么长的时间!
李愔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在吐谷浑的五万兵马。
粮草问题,并不是太大的问题。
粮草,可以让吐谷浑帮助解决。
事后,大唐可以给与吐谷浑一定的补偿。
而机动方面,就更是问题了。
正好,现在大唐军队方面,刚刚组建了一只蒸汽三轮战队。
这支由三千蒸汽三轮组成的战队,每一个蒸汽三轮上面,可以装载五十名士兵。
这一支战队,不但可以运载全部的五万士兵,还同时可以运载粮食。
至于草料,因为他们根本不需要战马,那就完全没有必要了。
额,这支五万人的大军,已经初步完成了摩托化行军的进程。
………………………………
第548章 袭营
现在,吐谷浑在大唐的帮助之下,已经修建了多条公路。
他们可以直接通过吐谷浑,进入到石城镇,然后进入安西都护府,再到大安西都护府。
李愔预计,前后至多需要十日的功夫足以。
十日的功夫,估计大食还完成不了对大安西都护府的消化。
李愔觉得,朝堂之上,他的敌人那么多,八成会有人想起他的五万大军。
必定会有人提出让他们充当先锋官。
当然了,就算没有也没什么问题,就是麻烦了一点,多了一道程序。
需要李愔自己上书主动请缨前往。
而事实证明,李愔的猜测非常准确,这一次,是侯君集出面推荐他们益州军。
令李愔感觉到意外的是,这一次居然是太子的人出面。
看起来,长孙皇后的去世,对太子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啊!
如果是长孙皇后去世之前,太子必定不会做出这种事情来。
预先使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
现在太子便如此疯狂,那么距离他灭亡的时间,只怕也为时不远了。
李愔暂时也没工夫理会这些,他现在正在全力备战。
对于这一大唐备战,吐谷浑全力支持。
吐谷浑因为之前的战争,全国的青壮十去六七,现在只能依靠大唐军队帮助边防这样子。
预计十年之内,他们的青壮,都不可能完全恢复。
而五万驻扎在吐谷浑国内的大唐大军,和吐谷浑百姓之间的关系,相当融洽。
说是军民鱼水情,也不为过。
五万驻军,在蜀王的指示之下,在春耕秋收的季节,都会帮助吐谷浑百姓。
并且这些驻军,对吐谷浑百姓秋毫无犯。
就算是以前吐谷浑国内的军队,都根本做不到这一点。
大唐军队的军规军纪,别说是吐谷浑的百姓,就连他们的王室,都为之钦佩不已。
所以,这一次李愔提出吐谷浑协助他们准备军粮,吐谷浑王室很痛快的就答应下来。
好吧,其实吐谷浑也没办法不答应。
吐谷浑畜牧业发达,种植的粮食,目前多以土豆和地瓜为主。
所以吐谷浑为大唐军队准备的粮食,也多以熏肉为主。
而主食,则是益州最新研究的压缩饼干,还有一些蔬菜罐头。
这些,都是益州在军粮上面,研究出来的最新技术。
而这些技术,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