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不耐烦地说道:“好了,这件事情,容后再议。现在,你们对这十五国求亲的事情,认为该如何处理?”
什么?
我们挨打的事情,容后再议?
听到李世民的话,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心里都窝着一肚子火,合着我们就被白搭了不成?
不过他们都能听出来,此时李世民极为不爽,这两人倒是也不好发作。
长孙无忌不由说道:“皇上,万一我们不同意和亲,这十五国一同作乱的话,试问,我们将会付出多大的代价?”
这番话,不由的让整个朝堂之上,都不由为之一静。
是啊,这可是整整十五个国家啊。
并且这些国家,可不都在一处,而是位列大唐从西南到西北整个边界上。
如果他们一同进攻大唐的话,大唐纵然能够守的下来,又会付出多大的代价呢?
这个代价,必将是十分沉重。
李世民不由问道:“辅机,那你的意见是?”
长孙无忌不由说道:“皇上,臣的意见是,同意和他们和亲,从皇室宗室之中,挑选适龄的郡主,加封为公主。与此同时,对提出不和亲不下嫁的蜀王,也要进行一番惩戒,因为蜀王险些误国。”
长孙无忌的这番话一出,虽然没有人出面附和。
但是想必,只要和亲的事情办成,必然会有人跳出来,拿这件事情说事。
而蜀王,必然逃不掉被惩戒的下场。
至少剑南道节度使的位置,必定是保不住的。
在这件事情上,可以说太子、李泰还有五姓七望的目的,都是一致的。
面对如此庞大的力量,这蜀王,恐怕是在劫难逃啊。
李世民不由意味深长地看了长孙无忌一眼,然后向李靖问道:“卫国公,你以为如何?”
在这场争吵之中,唯有李靖一言不发。
因为如果从李靖的内心来说,他是同意和亲的。
虽然他是军神,可以算做是武将一方。
但是他是带着脑子打仗的军神,在这种事情上,不会感情用事。
但是,蜀王又是他的孙女婿。
李靖十分清楚,如果和亲真的做成的话,那么当初提出不和亲不下嫁的蜀王,必定会受到惩处。
而这十五国同时提亲的事情,也极为诡异,必然有人在背后操控。
所以,现在李靖也是左右为难,所以他一言未发。
但是没想到,皇上根本就没想过要放过他,仍然对他追问不已。
李靖不由说道:“启禀皇上,微臣认为,这件事情,可以征求一下蜀王的意见。”
李世民先是一怔,随即哈哈大笑道:“好,既然如此的话,那就命蜀王前来。”
看到皇上做出如此决定,长孙无忌表面上波澜不惊,心里却是在冷笑不已。
这可是阳谋,蜀王便是前来,又能如何?
说不定,只会将事情闹的更大而已。
这一个局,是个死局啊,蜀王也休想要破局。
……
两日之后,李愔出现在长安城。
来到之后,李愔直接进了皇宫,面见李世民。
李世民不由问道:“愔儿,现在十五国同时向大唐提亲。朝堂之上,那些文臣都赞同和他们和亲,并且要求父皇惩戒你。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李愔无奈地说道:“父皇,树欲静而风不止啊!儿臣开设钱庄,开创公务员考试,想必会让某些人心惊不已。他们自然是要将儿臣除之而后快。这个办法,的确是妙计啊!无论如何选择,都很难破局啊!”
这些问题,李世民又何尝没有想过呢?
听到李愔的话,李世民不由担忧地问道:“愔儿,连你也没有办法吗?”
………………………………
第492章 皮侠客的震惊(三更)
李愔若有所思地问道:“父皇,想必他们派遣使者团前来,不仅仅是求婚吧?儿臣想,如果他们的目标是儿臣的话,那么他们必有后手。”
听到李愔的话,李世民先是微微一怔,随即赞叹道:“愔儿真是才智过人,什么都瞒不过你啊!父皇也是听暗影打探才得知,原来这十五国的使者团,都是带着难题来的。”
“他们故意要用难题刁难我大唐,这些难题,只要我大唐文武解决不了,最终只能找愔儿你来。而最终愔儿解决不了这些难题的话,那些百姓自然不会说其他文武都解决不了这些难题。最终,只会怪罪到你头上来。”
听到这个,李愔微微一笑,反倒是放心下来。
“父皇,既然如此的话,只要儿臣破解了他们的难题。并且儿臣再提问三个问题,令他们解决不了的话,那岂不是能够就此拒绝掉他们的提亲要求了吗?”
李世民先是一怔,然后无奈地说道:“愔儿,可是如果这样的话,还是拒绝了他们的求婚,只怕他们还是会籍此发难的啊!”
李愔微微一笑说道:“父皇,其实这个问题,也不难解决,这样,这样……”
听了李愔的话,李世民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愔儿,好办法啊!这件事情,就交给愔儿你来处理,如何?”
李愔微微一笑说道:“父皇,儿臣的意思是,让他们到益州城去。让他们见识一下我大唐的繁荣强大,让他们心生畏惧,这件事情的成功把握,就又大了一分。”
李世民不由点头道:“好,那就让太子监国,朕带着一部分官员,随你们一道前往益州城。”
接下来,李世民传谕。
十五国使者团,前来大唐求亲,意欲和大唐永结秦晋之好。
对于这些友邦使者团,朕准备用最高规格来接待,准备请各国使者团前往益州。
而各国求亲的事宜,也将会在益州进行。
……
各国使者团,都有些闹不清大唐皇上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别说是他们,现在就连文武百官,还有五姓七望等世家之人,都有些摸不清头脑。
不过,他们肯定和蜀王有关系就是了。
可是,在这种情况之下,蜀王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难道去益州,就能解决问题?
无论是百官还是五姓七望等世家,都是百思不得其解。
只有崔十娘,深感忧虑。
她觉得,既然蜀王决定将场地放到益州去,那蜀王必定就会有解决的办法。
所以,崔十娘决定跟着一起都益州,亲自去了解一下事情的进展情况。
而崔十娘要去,五姓七望等世家之人,当然会派人跟随和保护。
那些各国使者团的人员,自然也没办法拒绝大唐皇上的安排。
于是,第二日一早,各国使者团的人,蜀王,连同李世民带着一部分的文武官员,一同前往益州。
连同那些侍卫,他们一共包下了五节车厢。
幸好客车的车厢足足有十五节,所以其他想要跟着前往益州的人员,仍然可以上车。
这十五国的使者团,其中像是南诏、吐蕃、吐谷浑还有西突厥,这些都是和大唐接壤的。
这些国家,很多富商都经常出入大唐,不少人都去过益州。
甚至就连使者团之中,都有些人去过益州,坐过火车。
但是里面还有一些西域的国家,他们这几年,可是从来都没来过大唐的。
其实,那时候道路艰难,消息闭塞。
几年时间不了解大唐,是很正常的事情。
所以,其中好几个国家,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大唐有火车,更是没见过火车。
因此,当他们被大唐官员引领着坐上火车的时候,不由的十分惊奇。
这难道是大唐制造出来的新型车么?
可是怎么这么长,这么大?
这么大的一个铁疙瘩,再加上这么多人,这得用多少匹马才能拉的动啊?
再说了,他似乎也没看到前面有马。
可是,这怎么跑啊?
皮山国的使者皮侠客不由问道:“这铁皮车,到底是怎么跑的?”
那些和皮山国一样,从来没坐过火车,甚至连听都没听过的几个国家的使者,都好奇地支棱起耳朵。
其实他们也好奇的很,这么大的铁皮车,到底是怎么跑起来的呢?
而其他坐过火车的使者,还有唐朝的官员,听到皮侠客的问题,不由哄堂大笑起来。
鸿胪寺的官员强忍住笑意解释道:“这种车呢,叫做火车,就是在下面的铁轨上跑的。这车啊,不用拉,他自己会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