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败家子-第3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几天收获还很丰厚,但是越到后来就越稀少,收入锐减啊。

    不抓紧时间的话,还真抓不多少。

    当然了,抓回来之后,不是就直接就能卖了。

    必须要先煮熟,然后晒干,才能卖出去。

    一时之间,蝗灾区域,到处弥漫着蝗虫的香味。

    而蝗灾区域的灾民,一个个争先恐后,争分夺秒,奋力地捕捉着蝗虫。

    就连那些孩子,都拿着网,跟在大人身后帮忙。

    家里的老人,则是留在家里烧水,煮蝗虫,晾晒。

    整个蝗虫灾区,除了嗷嗷待哺的幼儿和卧床不起的老人,根本就看不到一个闲人。

    而他们的收获,也是丰厚的。

    人家蜀王,真的派出人手来收购蝗虫。

    他们每天的收入,都是不菲。

    看着每日源源不断的铜钱进入钱包,这些灾民都是累并快乐着,在他们脸上,哪里还能够看的到悲戚之色?

    而收购上来的这些蝗虫,都是通过就近的铁路,迅速送回益州城内。

    而现在的益州,全蝗宴那是天天有,价格都降低了不少。


………………………………

第432章 冬小麦丰收

    这些冬小麦长的实在是太矮了点,看上去就像是营养不良,还没涨足个的样子。

    不过,在收割小麦的时候,这些村民才发现。

    这些冬小麦虽然个头矮,但是麦穗又长又大,麦粒颗颗饱满。

    这样看起来,似乎并不会减产啊。

    只不过,在麦子还没打出来之前,他们也没办法判断真实的产量。

    而蜀王似乎是为了帮他们解惑,特意命人收割一亩地的麦子,单独放在一边。

    然后命人用人将这些麦子打出来,专门测一测产量。

    而蜀王李愔挑选的这一亩地的麦子,也没有挑选涨势最好的一亩,而是随机挑选出来的。

    这样一来,这一亩地的麦子产量,足以代表所有麦田的平均产量。

    当天,这一亩地的麦子,就在场里打了出来。

    看到打出来的一整场麦子,那些百姓都是大吃了一惊。

    这和他们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啊。

    在他们的想象之中,这些冬小麦,一定会比正常小麦减产很多。

    但是现在看来,冬小麦非但没有减产,反倒是要比正常的小麦产量多出很多的样子。

    这冬小麦居然还能比春小麦更高产不成?

    两天之后,场里的小麦已经晒干,李愔命人将小麦装起来,然后专门称了一下。

    这一亩地的小麦,竟然足足有六百三十多斤!

    这个产量,再次让那些百姓,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们已经认识到,冬小麦会比春小麦高产,但是也没有料到,会高产这么多。

    他们种植的春小麦的亩产量,也不过三百多斤的样子。

    而冬小麦的产量,几乎是他们种植春小麦的一倍!

    这实在是太让他们吃惊了!

    如果以后他们都改成种植冬小麦的话,岂不是粮食一下子就提高到一倍?

    而蜀王李愔,似乎是看穿了村民们的想法,不由微微笑道:“并不是冬小麦比春小麦更高产,而是这些冬小麦的品种更好,所以才能高产。”

    “不过嘛,种植冬小麦有一个好处就是,收割完小麦之后,还能种植地瓜、玉米、或者花生。而等秋天收割完这些地瓜、玉米花生之后,还能继续播种冬小麦。”

    “这样一来,粮食就可以从原本的一年一熟,变成两年三熟。等于两年的时间,就能多出一年的产量来。”

    听到蜀王李愔的话,这些百姓,再次被惊呆了!

    天呢!

    蜀王所说的,都是真的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他们以后,可真是能过上好日子啦!

    还有些百姓不太相信,忍不住问道:“殿下,你所说的,都是真的吗?现在收割完小麦,再种地瓜、玉米、花生,秋天就能收成?不会减产?”

    这是在后世早已经被证实了的事情,但是这个时代的人,还从来都没这么种过。

    也难关他们会疑心重重。

    其实,这些还算不上什么。

    如果要是告诉他们,有一年两熟的水稻,甚至在那些热带地区,有一年三熟的水稻,估计能把他们激动的晕过去吧?

    还好,李愔并没有这样的恶趣味。

    “当然不会减产,等收割完小麦之后,本王就会名你们耕地,然后种植地瓜、玉米和花生。等到秋天,你们就能够看到会不会减产了。”

    听到蜀王的话,这些百姓,才真的放下心来。

    蜀王是何等样人物?那可是天神下凡啊!

    蜀王,又怎么会骗他们呢?

    既然蜀王说能行,那就必然能行!

    这样的话,那以后,他们可就不愁粮食不够吃了。

    他们似乎已经看到,好日子正在向他们招手。

    这些百姓的脸上,都挂上了喜悦的笑容,嘴角都合不拢。

    甚至好多老人,喜极而泣,蹲在地上呜呜地痛哭起来。

    “呜呜,终于能过上好日子了!”

    “是啊,有了这冬小麦,有了地瓜、玉米和花生,以后再不用怕饿肚子了!”

    “咱们的好日子,要来了啊!”

    “这一切,可都是蜀王带给咱们的,咱们可不能忘本啊!”

    “那还用说?咱们要是忘本了,那还算是人吗?”

    收割完麦子之后,接下来就是打麦子,入仓。

    接下来,就是种植地瓜、玉米和花生这三种新型农作物。

    而李愔收割起来的这些冬小麦,决定当做重量,在整个剑南道推广。

    推广的价格,只是比普通的小麦价格,高了两成。

    产量这么高,价格又这么便宜的小麦种,引起了剑南道百姓的疯狂抢购。

    好在今年的收成相当不错,整个剑南道的百姓,都用不了这么多的种粮。

    剩下来的,李愔直接出售给了其他地方的百姓。

    相信用不几年时间,这些麦种就能在整个大唐流传开来。

    当然了,这麦种,留上几年,就不纯了,亩产量为大幅度下降。

    以后,李愔也不准备直接从商城里购买种粮了。

    这个工作,李愔都交给了农业专家杨明照。

    杨明照就负责种粮的培育,还有如何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任务。

    以后,益州还将会成为整个大唐的种粮培育基地。

    整个大唐的百姓,都会购买益州培养出来的种粮。

    这种全方位的领先,会让益州逐渐成为大唐最繁华的城市。

    其实,现在越来越兴旺的旅游业,就已经给益州带来了太大的变化。

    随着益州月报主编夏云天的不断推广,益州的旅游景点也是越来越多。

    旅游业的发达,让整个益州的百姓,都跟着收益。

    像是小河村的村民,自然是不需要说了。

    整个村的人,都因为旅游业,做起了各种各样的生意。

    光依靠这些生意,他们的收入,就要远远高于种地收入。

    至于其他的百姓,因为旅游也的带动,像是旅店、餐饮、运输等等,带来了无数的商机。

    那些头脑灵活,而有有点本钱的人,早就赚的盆满钵满。

    就算那些木讷老实的,不会钻营这些生意。

    但是现在益州的繁荣,也带来了无数的工作机会。

    他们只要肯干,就不愁赚不到工钱。

    短短一年的时间,整个益州的人均收入,起码翻了一倍,甚至都不止这些。


………………………………

第433章 元芳你怎么看?

    时间不知不觉中,来到了炎热的六月。

    吐蕃国王松赞干布还有国师张江河,对于大唐境内发生的事情,都颇为失望。

    本来他们已经筹划好,今年大唐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只要等蝗灾彻底爆发,大唐百姓没有粮食吃。

    最终闹出大乱之后,让突厥先行攻击大唐。

    然后由吐谷浑跟着动手,让大唐首尾难顾。

    而他们则可以坐山观虎斗,背后捅刀子,直接进攻吐谷浑。

    在拿下吐谷浑之后,然后视情况而定,决定要不要继续进攻大唐。

    但是令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这蝗灾还没有完全爆发,然后就这么结束了。

    他们更没有想到,人家蜀王解决蝗灾的办法,居然如此的简单粗暴。

    直接推出了一道全蝗宴,然后大肆收购蝗虫,就轻易化解了蝗灾。

    在大唐大肆收购蝗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