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红细胞得作用,是携带氧气,并且排出二氧化碳;白细胞得作用,是维持抵抗力得作用;血小板得作用主要是止血。”
“而白血病得成因,是因为白细胞因为某些因素,持续增多,而红细胞减少。这样会抑制正常的造血功能。”
听完李愔的讲解,众人不由得都是一头雾水。
毕竟,现在还没有显微镜,对于微观世界,基本上完全没有任何的认知。
甚至对于血液,根本就没多少研究。
这里面,只有孙思邈脸上露出若有所思之色,不过更多的,还是茫然之色。
孙思邈不由询问道:“殿下,那白血病该如何救治?”
李愔不由说道:“白血病,是血液中得病症,很难逆转。”
听到李愔的话,徐孝德还有徐惠,脸色不由得都是一黯。
尤其是徐惠的眼里,更是露出绝望之色。
而徐孝德,脸上露出极度痛苦之色,忽然噗通一声跪倒在李愔面前。
“殿下,请救救小女!只要能救活小女,下官愿意做任何事情。”
李愔只好无奈地说道:“白血病,的确倒是还有一种办法。那就是,找到和她血型相匹配的血源,然后进行骨髓移植。只要移植成功的话,就有望痊愈。”
骨髓移植?
听到这四个字,周围的医生,不由激灵灵打了个冷颤。
这岂不是邪门歪道吗?
将一个活生生的人,活活杀死,然后将他的骨髓,移植到患者身上。
这种方法,实在是太写邪恶了。
李愔这么一说,不但周围的大夫感觉到惊悚。
就连徐惠,都接受不了这种治疗办法。
徐惠不由抬头,坚定地说道:“殿下,如果是需要牺牲别人,才能挽救小女的性命的话,这样的活命,不要也罢。”
徐孝德神色复杂,但是最终,却是并没有多说什么,默认了女儿所说之话。
而李愔则是无语地说道:“谁告诉你们,需要牺牲别人的性命,才能救治你了?骨髓移植,并不是真正的移植骨髓,而是将血液中的造血干细胞过滤出来,输入到患者体内。”
“当然了,这里面的要求极为苛刻。两人的血型,吻合度要非常高才可以成功。所以,想要寻找到合适的血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孙思邈不由好学不倦地问道:“殿下,那么如果寻找合适的血源呢?”
……
李愔回家了,虽然系统已经给出了答案,李愔的血型正好可以匹配。
但是李愔觉得,如果自己当时就说出来的话,只怕会引起所有人的怀疑。
并且,现在徐惠的身体状况,还没调整到最佳状态。
需要先输液服药调养一段时间,然后再接受输血治疗不迟。
而寻找合适的血源的过程,就在益州人民医院展开。
这个时代,并没有中华血库之类的机构。
医院里只能用高额奖金来寻找合适的血源。
当然了,就凭人民医院现在的技术,肯定达不到这种程度。
不过,他们可以检测血型,检测完血型之后,还可以进一步检测一下匹配情况。
这样挑选出一批人来之后,最后由李愔来定夺,谁才是最适合营救之人。
这样的话,李愔到时候就可以悄悄地自己给选出来了。
临走之前,李愔送给了孙思邈一台显微镜。
有了显微镜,就可以对细菌和血液进行研究。
并且有了李愔给他的医学资料,相信人民医院的医术,会有一个突飞猛进的过程。
……
李愔在回府的路上,忍不住好奇的观察了一下,想要看看,自己的系统,到底增添了什么新功能。
结果,李愔发现,多出了一个宠物的功能。
………………………………
第410章 系统新功能
快过年了,过了年,李愔就十二岁了,又长了一岁。
但是距离成年,还有好几年的时间……
看着身边越长越水灵的娇妻美妾,李愔忽然间感觉,时间过的是如此的缓慢。
这一个年,李愔决定过的热热闹闹的,多准备一些好玩的玩意儿。
不料就在此时,李淳风却是登门拜访。
嗯?李淳风?
大过年的,他怎么登门拜访了?
李愔直觉的感觉到,这家伙拜访,肯定没有好事。
果然,在将李淳风请进来之后,李淳风说出了一个令李愔极为震惊的事情。
“师傅,根据徒弟推测,明年只怕会爆发蝗灾。”
蝗灾?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李愔脸色不由阴沉起来,忍不住向李淳风问道:“淳风,这可是非常严重的事情,你,真的能确定吗?”
李淳风郑重其事地说道:“师傅,淳风自然知道。这一次,淳风有九成的把握!”
九成的把握?那差不多就是百分百要发生蝗灾了。
蝗灾一旦发生,铺天盖地的蝗虫飞过,将会使得百姓的庄稼片叶不留,这绝对是一场无比可怕的灾难。
并且,就算明知道会发生蝗灾,也很难进行防范。
不过还好,李淳风告诉给李愔的时间很早,这个时间点,掐算一下的话,应该还来得及。
所谓大旱之后必有蝗灾,今年正是大旱之年,然后来年果然有蝗灾要发生,这谚语还真的非常灵验。
李愔不由向李淳风说道:“淳风,如果这件事情是真的话,你真的立大功了,整个益州的百姓,都会感谢你!现在,你能弄来蝗虫卵吗?”
李淳风点头说道:“师傅,黄虫卵,在山坡上,地里,几乎翻开土地就能看到,多的很,你要想,可以弄来很多。但是如果是想利用消灭虫卵来消灭蝗虫的话,只怕不太容易。”
想要弄一部分蝗虫卵,并不难弄到。
但是想要通过这个办法来彻底消灭蝗虫,因为分布太零散,真的很不容易做到。
这个道理,李愔自然是知道的,不过,李愔的目的,可不是想通过这个办法来彻底解决蝗灾。
因此,李愔对李淳风说道:“淳风,这样,你辛苦一下,马上带人去寻找蝗虫的虫卵。记住一定要用棉被等保护好,我要能够卵出来的那种活的,不要死的。”
虽然不知道师傅要活的蝗虫卵做什么,但是李淳风本能地意识到,必定和消灭蝗虫有关系。
虽然并不知道师傅要做什么,但是既然师傅没说,李淳风也就不在追问。
而是直接起身,带着人,开始去寻找蝗虫的虫卵去了。
而李愔,则是马上找来一些士兵,开始搭建大棚。
这大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后世的那些大棚。
大棚所用的塑料布,都是李愔在商城里面购买出来的。
而李愔搭建大棚,是准备用大棚来养蝗虫。
其实,如果能够提前知道有蝗灾发生的话,能够消灭蝗虫的办法并不是没有。
比方说,可以通过养鸭子的方式,用鸭群来灭蝗。
因为鸭子是杂食动物,消化能力特别强。
并且它捕捉蝗虫的能力,可是一点都不差。
每天都能捕食好几百只蝗虫。
只要李愔出面,发动百姓大规模的养鸭子的话,到时候必然能通过这个办法来消灭蝗虫。
虽然不可能将蝗虫全部消灭干净,但是至少成为不了灾难。
但是这种办法,也有他不利的一面。
首先,就是鸭苗的问题。
想要大规模养鸭,就少不了鸭苗。
而现在,就需要大规模的,在整个大唐范围内购买鸭苗。
这就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再把鸭子孵化出来,价格必然不菲。
第二就是,因为干旱,整个大唐范围内,可是缺少粮食。
再整这么多鸭子出来,而鸭子又能吃。
在青草还没长出来之前,恐怕真的没有多余的粮食喂养这么多鸭子了。
并且,就算真的不计成本的,饲养了这么多的鸭子。
但是等鸭子成长之后,卖给谁去啊?
家家都养鸭子,到时候卖不出去,就只能留着自己吃。
对老百姓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正因为用鸭群来灭蝗,有着种种的困难,所以李愔才决定,换一种办法来灭蝗了。
这种方法,不但能够灭蝗,如果应用得当的话,甚至还能够赚钱。
当然了,使用这一招,有个前提。
那就是,他们必须要提前将蝗虫,用大棚培养出来,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