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败家子-第3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就是,火车通车,有没有人到益州来?有多少人来?

    火车多长时间才能开一次?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千余里长的火车轨道,必须要有人进行巡视才行。

    必须要保证铁路的铁轨不受损。

    这一条铁路,需要极为庞大的人手来维护。

    这些都是问题。

    而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光靠列车长苏鹏成,很显然是做不到的。

    思前想后,李愔决定,在益州到长安的这条途中,加设十几个火车站点。

    沿途的这些州县,都可以向益州或者长安运输货物,甚至他们中间的几个站点,都是可以的。

    当然了,想要运输的话,就需要交纳一定的运费。

    当然了,目前的运费,李愔也不准备定的太高。

    至少,要比陆地运输低才行。

    价格上比陆地运输低,速度上,又比陆地运输快,又安全。

    这样一来,相信绝大多数的人,都会选择用火车来运输。

    但是要在各地建设火车站,需要大量的财力和人手。

    如果这些都需要李愔来负责的话,工作量十分庞大。

    因此,思索再三之后,李愔决定,将这些工程,全部都承包下去。

    直接由李世民出面,将这些工程,全部承包给各地的官衙之内。

    官衙虽然需要负责修建火车站,并且还要招工,还要维持他们负责的段落的铁轨安全。

    但是同样的,卖出的火车票,还有客人托运的物资,他们也可以获得分成。

    并且,需要招募这么多人的一个大工程,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有着丰富油水的工作。

    因此,李愔相信,各地的官衙,想必都很乐意做这件事情。

    并且,如果这些地方官,真的有头脑的话,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地方特色,加强旅游业的建设。

    将这件事情上书给李世民之后,李愔就不用管了。

    而李愔最近忙着的,是要加大对益州的宣传。

    益州想要发展起来,现在硬件设备已经足够了。

    有了车轨和火车,通向外界的运输已经打开了。

    但是现在还缺少客流量啊。

    如果游客如织的话,那么光凭旅游行业,就能给益州带来多少GDP的增长啊?

    想要发展旅游行业,就少不了宣传。

    现在李愔要做的,就是初期对益州旅游业的宣传。

    到底该如何宣传呢?

    还是如同以往那般,在长安城里散发小广告吗?

    这样也不是不行。

    但是小广告,自从李愔屡次使用之后,现在这个手段,已经被大家用烂了。

    估计再次用的话,效果就不会那么好了。

    再者,小广告没有一个可持续发展性。

    旅游宣传,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可不是一次就能搞定的。

    因此,思来想去之后,李愔决定,印制一份益州月报。

    初次印刷出来,免费发放,等到了后期,看情况再要不要收费。

    有益州月报进行不断的宣传,相信一定能够吸引来无数的游客。

    而只要他们益州这边,将硬件设置搞好了,通过这些前来的游客,口口相传,一定会让益州吸引来越来越多的游客。

    对益州,李愔还是颇有几分自信的。

    君不见,就连李世民还有几位老将军来到之后,都流连忘返,不舍得离去了么?

    接下来的时间,李愔再次准备挑选组建益州日报的主编。

    李愔从长安带来的人才,现在都被安插到各个部门去了,现在是真的无人可用的局面。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开办科举考试。

    只不过,益州大学才刚刚开课,那些学生还没完成学业,李愔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只能靠举荐人才这样子。

    还好,最近举荐给他的人才,都很不错。

    这一次,李愔就挑选出来一个叫做夏云天的书生,决定用他来负责益州日报的编纂工作。

    接下来的时间,李愔命夏云天负责完成文字性工作,也就是撰稿。

    而李愔,这是亲自到百花潭、游乐场还有益州新城等地方,进行画面拍摄。


………………………………

第401章 大唐第一任节度使?

    李世民带着随时侍卫,只用了半日的功夫,就返回了长安。

    虽然已经有过一次这样的经历,但是李世民仍然有种恍然如梦的感觉。

    这火车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而我大唐,也必将进入一个飞速发展期啊!

    第二日,李世民召开早朝。

    刚刚上朝,便见王信站出来,大声说道:“启禀皇上,臣有本奏。”

    一看到王信,李世民脸上不由露出讥笑之色。

    这家伙,上一次不惜用性命来弹劾愔儿,朕还没找他算账呢!

    今天这么快蹦出来了?

    历史面倒是想看看,他今天会有何说辞。

    想到这里,李世民不由说道:“王爱卿,不知你有何本奏?不妨说来。”

    王信顿时说道:“启禀皇上,微臣欲要启奏的,是蜀王之事。”

    听到王信的话,整个朝堂,顿时一片骚动。

    上一次,正是这个王信,以死坦克蜀王,这一次主动站起来,是要践行他的诺言了嘛?

    李世民眼神微冷地看着王信,也不说话,倒是想看看,他到底要说什么。

    只听王信说道:“皇上,蜀王寻找到三种新型农作物,凭借这三种新型农作物,可以让我大唐百姓,再无饥荒。蜀王还扑街铁路,建造火车,让我大唐的交通更加的便利快捷。”

    “蜀王的功绩,堪比三皇五帝啊!微臣认为,有功当赏,可令蜀王任剑南道节度使,巡查剑南道。”

    王信话音刚落,整个朝堂之中,顿时一片哗然。

    节度使,是唐朝一道之最高长官。

    节度使,在隋朝就有设置。

    但是在唐初的时候,道还没有常任的长官。

    最多会派巡察使,对道进行巡查,但是并没有军政权利。

    如果李世民答应下来的话,那么李愔将是唐初第一任节度使

    而此时节度使的权利,也没有后来那么大。

    而到了唐朝中后期,节度使的权利日益增大,最终总管军政,几乎就是独立的政权。

    这也是唐朝后期战乱的源头。

    虽然这时候的节度使,并没有后期那么大的权利。

    但是节度使也不常设,王信推荐蜀王为节度使,顿时让满朝文武具都心惊。

    不过很快百官便反应过来,王信推荐蜀王为剑南道节度使,是迫不得已。

    因为王信等五姓七望等世家派系的官员,此前曾经死谏蜀王李愔。

    但是人家蜀王证明了,火车的装载能力,真的有他所说的那么强。

    那么接下来,如果要兑现诺言的话,他们都要去死。

    而王信他们,自然是不想死的。

    作为交换,他们就提前提出,让蜀王成为剑南道的节度使。

    同时,他们提出这个提议来,只怕也没按多少好心。

    蜀王作为一个皇子,如果在节度整个剑南道的话,手握重兵,割据一方,必定会引起李世民的猜忌。

    皇家无亲情,只要能够威胁到李世民的皇位,纵然是亲儿子,那也不行。

    相信用不多久,李世民必然会将蜀王李愔给拿掉。

    在王信说完之后,朝堂之上,众位大臣的反应不一。

    不过剩下的,不是五姓七望派系的大臣,因为涉及到皇子,多有顾忌,大多都是沉默不言。

    唯有长孙无忌,在听到王信的提议之后,表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是迅速盘算起来。

    很快,长孙无忌便站了出来。

    李世民意味声长地看了长孙无忌一眼,然后问道:“辅机,不知你有什么看法?”

    在李世民看来,长孙无忌是太子和李泰的舅舅,身上早已经打了太子的标签。

    长孙无忌站出来,必定会极力反对李愔成为剑南道节度使。

    因为一旦李愔成为剑南道节度使,对太子来说,就是一个极大的威胁。

    只听长孙无忌说道:“启禀皇上,老臣支持王御史的提议。蜀王殿下在益州为大都督,将益州治理的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更是做出种种利国利民的大事,由此功绩,当赏。”

    “并且,剑南道地处吐蕃和吐谷浑两地,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有蜀王坐镇的话,可保我大唐西南无虞。所以,老臣提议,不但可使蜀王担任剑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