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败家子-第2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世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地方,想要快速发展,那就搞房地产吧。

    一个房地产行业,可以带动周边无数的各种行业。

    房地产,可以快速拉动GDP得发展。

    而现在,李愔现在建设的,可是一个新城。

    因为有了新城的建设,益州的各个行业,都被带动起来。

    益州百姓的生活,在悄然间发生着变化。

    每日,都会有一个细微的变化。

    一个月的变化,可能都会让人感觉到吃惊。

    而新城的建设,一个月的时间内,商业街已经建设完毕。

    ……

    而此时,吐蕃的松赞干布,正在联合吐谷浑,悄悄制定下一个针对益州的毒计。

    之前在益州城发生的那一幕,蜀王李愔展露出的新武器的威力,让他们惊疑不定。

    这种威力巨大的武器,让他们惶恐和不安。

    这种武器,就是悬在他们头顶的厉剑。

    如果不能搞清楚,并且找出化解之策的话。

    恐怕用不了多久,他们吐蕃还有吐谷浑,都可能被大唐一口吞掉,连骨头渣子都剩不下。

    吐蕃曾试图和大唐联姻,来缓和两者的关系,并且试图学习大唐的先进文化。

    就在眼看就要成功的时候,却是因为这个蜀王的阻挠,最终导致联姻失败。

    因为这件事情,松赞干布,更是将蜀王恨之入骨。

    在此期间,吐蕃和吐谷浑,都派出暗探,到益州刺探情报。

    不过,当时使用的武器,除了剩下一把AK47之外,其他的全是消耗品,已经被消耗一空。

    而这些武器的来源,除了李愔一个人之外,就连薛仁贵和薛小小他们,都不知道。

    因此,他们派出的暗探,尽管使出了浑身解数,但是也探听不到丝毫的有关这些武器的消息出来。

    而就在此时,吐蕃和吐谷浑则是探听到,今年益州因为某种缘故,他们竟然有十分之一的土地,没有及时种植庄稼。

    虽然后来,蜀王李愔招募民夫,赶种了好多种新品种。

    但是这些品种,根本就见所未见,肯定不可能是庄稼。

    因为如果是庄稼的话,断然不可能,所有人都不认识。

    那么,种植的这些物种,要么是药材,要么是香料等等。

    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吐蕃和吐谷浑,忽然生出一个主意。

    他们吐蕃的国师算出一卦,今年必将大旱。

    大旱之后,粮食必然会减产。

    而益州,更是一下子少种了十分之一的耕地。

    那么,等到秋收的时候,益州的粮食,必然不够吃。

    而他们只要提前将益州还有周边州县得粮食,悄悄收购。

    让那个益州一直处于缺粮得状态,等到缺粮得危机一旦爆发之后,整个益州,必定会发成动乱。

    到时候,他们或者浑水摸鱼,或者是伺机而动,可以做出很多选择。

    当然了,这件事情,单凭他吐蕃和吐谷浑,做不了。

    因为他们虽然可以通过一些渠道,在大唐购买一部分粮食。

    但是如果想要大肆购买的话,肯定会被大唐发现。

    想要达到这一目的,他们就只能借助其他的势力。

    而想要达到这一目的,找五姓七望最合适不过了。

    松赞干布心怀雄心大志,野心勃勃。

    他对大唐的朝堂还有大唐的各势力,都极为熟悉。

    他也非常清楚,目前这位蜀王殿下,和他们大唐的五姓七望几大世家,有着很深的矛盾。

    五姓七望,恨不得将这位蜀王,置于死地。

    如果能给他们一个合适的机会的话,相信他们,必然不会放过。

    而这一次,松赞干布找到吐谷浑。

    就是为了联合吐谷浑,然后和五姓七望搭线,让五姓七望暗中收购粮食。

    当然了,这种事情,他们自然不方便公然出面。

    必须暗中派人联络,必须要慎之又慎。

    此时的李愔,还不知道,原本的老冤家吐蕃和吐谷浑,竟然因为来自他的威胁。

    暂时性的联手一处,共同商议针对他的阴谋诡计。

    ……

    此时,李愔正在忙着制作香皂和香水。

    至于贞观桌和贞观椅还有味精,因为有成熟的工艺,早就制作了出来一批。

    至于香皂和香水,其实工艺也并不复杂。

    只不过制作香皂和肥皂,需要用到猪油,而目前,益州养猪的并不太多。

    受制于原材料,目前他们的制作量有限。

    不过,应付暂时的市场推广,应该是足够了。


………………………………

第361章 五姓七望的反击

    一路风餐露宿,魏征终于回到了长安。

    这一次,事关一干弹劾蜀王李愔的大臣,另外一边是蜀王李愔。

    为此,李世民专门准备了一次大朝。

    在早朝之上,魏征专门就这件事情,向太宗李世民,做了一次汇报工作。

    “启禀皇上,微臣来到益州之后,发现益州的百姓,在田间地头,劳作之余,很多人都手里捧着一本书卷诵读。”

    “而诵读的书籍叫做三字经,乃是微臣从来都未听说过的一本书。除了三字经之外,还有百家姓和千字文。微臣曾问过他们,因何而读书。他们的回答是——”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听到这几句话,整个朝堂之上,不由得为之一静。

    因为,这几句话,竟然是出自一个乡野之民。

    而这几句话,纵然是朝堂之上的那帮文臣,可能都总结不出来。

    没想到,在益州,随便出来一个农夫,就能说出这么有深度的话来。

    这时候,王信忍不住站出来质疑道:“这四句话,振聋发聩,可以说是流芳千古的名言,寻常的村间乡夫,怎么可能说的出来?”

    听到王信得质疑,魏征不屑地说道:“这,自然是蜀王的教化之功了!”

    “你们口口声声弹劾蜀王,说益州教化松弛,老夫倒是想问你们,你们真的了解事情的真相吗?还是,你们就是凭空捏造?故意往蜀王身上泼脏水?”

    听到魏征得话,王信不由又惊又怒地问道:“郑国公何出此言?”

    魏征冷笑道:“老夫在益州所见,民夫之中,在田间或者做工的间隙,看书之人比比皆是。而益州更是建立起一座益州大学,所有适学儿童,都可以入学。不但免收学费,并且还管食宿!”

    “一座益州大学,目前收纳适龄学童,足足有六七千人之多!试问,整个大唐的州郡之中,可有州郡,能够比的上益州的教化?有吗?”

    “如果说,益州的教化都不行的话,那么整个大唐,又有哪里的教化,能够比得上益州呢?”

    听到魏征得话,以王信为首的五姓七望的官员,不由得哑口无言。

    其实,他们弹劾益州的教化,还真的不是信口开河。

    而是他们打听到,益州的百姓,都变得向钱看。

    那时候,益州大学还没建立,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也没有问世。

    但是他们没想到的是,到了现在,时过境迁,益州居然发生了如此大得变化。

    这让他们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有苦难言。

    就听魏征接着说道:“微臣还查探到,蜀王根本就不是在建造王府,而是在建设新城。益州大学,就是在新城里面建造的。而这一切所费,都是蜀王自掏腰包!”

    “那些百姓,都是蜀王掏钱雇佣。做工之人,不但每日三餐管饱,晚餐有肉,每日的工钱还达到十文钱。那些百姓对蜀王,无不感恩戴德,并没有出现他们弹劾得情况。”

    听到魏征得话,王信等五姓七望的官员,脸色愈发的难看起来。

    而此时,李世民得脸色,变得森然起来。

    李世民不由看向王信,森然那地问道:“王爱卿,这件事情,不知道你怎么解释呢?”

    王信连忙说道:“启禀皇上,微臣只是听人提起,并不曾亲眼所见,原来只是以讹传讹而已。不过,臣等本来就有风闻言事得权利。”

    “不过,微臣相信,蜀王建造的铁路,的确是劳民伤财,非但毫无用处,还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微臣建议,让蜀王马上停止铁路的修建,并且将炼钢的技术,上交出来。”

    额,这王信得最终目的,除了搬倒蜀王之外,大概也少不了这个炼钢的技术吧?

    而一旦搬倒蜀王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