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逄图攸眼神里有些不悦,问道:“你能把他治好?”
“能。”
逄图攸的眉头微微皱起来,没有说话。
管遄道:“但臣不敢把他治好。”
逄图攸一抬眼,“嗯?”了一声。
管遄道:“启禀陛下。臣知道,甘兹郡王殿下的病牵连着朝政,臣怕这趟差事办不好,所以在赴甘原之前,分别去拜见了丞相大人和光禄卿大人,专程请教这趟差该如何办。”
“雒渊概和逄烈?!他们怎么说的?”
“两位大人的意见,竟然大相径庭。”
“哦?!”
“丞相大人的意思是,目前,新政正在吃劲儿的时候,朝廷最需要的是‘稳’,最怕的是‘乱’,而甘兹郡王殿下的病恰恰关系到朝政之稳。他若是最近薨逝,甘兹必乱,朝局也会受到绝大的影响,这不利于新政推行。因此,丞相大人指示,一定要确保医好甘兹郡王殿下。”
“那逄烈怎么说的?”逄图攸眉头皱的更深了。
管遄道:“光禄卿大人的意见与丞相大人的意见,截然相反。光禄卿大人认为,最大的朝政是‘削藩’,但这需要借口,也就是需要一点‘乱’的事儿。甘兹郡王殿下病重且诸公子大闹分封,正好给了朝廷‘削藩’的借口,是难得的机会。若是甘兹郡王殿下薨逝,那么朝廷就可以趁‘乱’削藩。但若是甘兹郡王殿下康复了,那么这个机会就消逝而去了。因此,为大局计,甘兹郡王不能康复,而且必须尽快薨逝。所以,光禄卿大人指示臣,此去甘原,不是‘治好’,而是‘治死’。”
逄图攸斜靠着,面无表情的说:“倒真是南辕北辙啊。”
管遄不明白这个“南辕北辙”是说雒渊概与逄烈两人之间南辕北辙,还是说这两人与皇帝陛下本人的旨意南辕北辙。管遄没有敢接话。
逄图攸悠悠看着管遄,问道:“那你最后听了谁的呢?”
管遄道:“启禀陛下。臣以为,这个事太过重大了,而两位朝廷重臣的意见又如此天壤之别。臣谁的意见也没有全听,各自听一半,给甘兹郡王治了个‘不死’‘不活’,也就是暂时不丧命,但是也不能完全康复。”
“你既然觉得此事重大且朝廷的意图不明,为何不来问我呢?”
“陛下,臣愚以为,陛下若是想明示臣,必会明示的。陛下没有明示臣,臣绝不敢、也绝不能贸然去问,否则,就是臣僭越。”
逄图攸道:“你就不怕领会错了圣心,把差事办坏了?”
管遄道:“臣最怕有负圣恩,所以仔细分析了两位大人的意见。臣愚以为,虽然丞相大人和光禄卿大人的意见相左,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甘兹郡王殿下的病对于朝政而言至关重要。俩人的区别在于,丞相大人要‘稳’,所以甘兹郡王殿下死不得;光禄卿大人要‘乱’,所以甘兹郡王殿下必须死。但臣以为,到底是要‘稳’还是‘乱’,甘兹郡王殿下到底是要‘速死’还是‘康复’,最应该听的,不是丞相大人的,也不是光禄卿大人的,而是陛下您的。不,不是最应该听,而是只应该听,朝政之事,无论大小,都应该只听陛下您一个人的。”
逄图攸盯着管遄看了一阵,过了好久,才道:“那世桓的病?”
管遄道:“臣给甘兹郡王殿下开了方子,可保他一时无虞,足以续命,但也只是保证‘不死’而已,只要臣不出手,仍然是谁也治不好他。只要,只要陛下需要,臣只要调整一下方子,甘兹郡王殿下不出两日即可下世,而且绝无任何破绽。”
逄图攸轻轻道:“很好。管遄,你很好。”
管遄敏锐的察觉到,皇帝的话虽然是赞赏,但话里同样有隐忧,甚至有一丝恐惧,是一种对于管遄竟然拥有能够“操人生死于无形”的巨大能量的一种恐惧。
这一点,他早就预料到了,而且也想的很明白:如果皇帝提到这一点,那就予以应对;如果皇帝不提,即便他的话里有这一层意思,但只要他不明说,自己就装作不明了。因为,这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又要把事情做好,又要不让皇帝产生疑心和担忧,这样两全其美的事实在是没有的。
于是,管遄道:“臣幸逢明主,受恩深重,不胜惶恐。臣无以为报,惟有尽心尽力、全心全意的侍主,方能报答陛下隆恩于万一。”
管遄虽然没有解释任何话,但有这么一句话,人情通达的皇帝已经心知肚明了。
逄图攸道:“你说的很好。朕心甚慰,甚为朕心哪!臣子侍奉君主,做到‘忠’,不难。因为君臣分际在哪里,无论是出于怕、还是出于敬,抑或是出于功利之心,臣子忠心侍主,都并不太难。但难的是全心全意!有时候啊,臣子不全心全意侍主,是因为才具不够、领悟不到位,这个呢,虽然可气,但还有情可原,起码是能够宽恕吧。但有的时候,臣子不全心全意侍主,是因为心怀鬼胎、另有算计,那就罪无可恕了。你说你要全心全意侍主。我很欣慰,要看你日后的表现。若你果真能够如此,我决不亏待你。”
管遄道:“谢陛下。”
逄图攸道:“你这次处理世桓诊病一事。初心就很不错。遇到两位重臣意见不统一,你能够跳出窠臼、另辟蹊径,这很好。”逄图攸笑了,呷了一口茶,道,“不过么,你却是多虑了。”
管遄惊出了一身汗:难道自己处置的失当了?!
逄图攸发觉了管遄神情的变化,摆手道:“你不用惊慌。我不是说你做事做的不对。你这件事,做的很妥当,我很满意。我的意思是,其实,对于世桓是死是活,是现在死还是以后死,是朝廷让他死,还是他自己死,都无所谓。他不过就是一个无关轻重的世袭郡王而已,分量很有限的,远未到影响朝政走向的地步。不过么,你的措置确实是很妥当,对于朝廷措置,很有益处。你能如此用心,又如此忠心,这才是我最欣慰的。管遄啊,你是有大才的人。你要好自珍重,用心政事,日后,我用你的地方还会很多。你懂么?”
管遄兴奋的脸都红了,道:“臣叩谢陛下天恩。臣决不辜负陛下的信任和期许。”
逄图攸道:“好啦。你一刻不停的走了两天,也乏透了。今日早些歇息吧。”
管遄道:“谢陛下。不过,陛下的恩情,臣却不敢领受。昭仪娘娘和小殿下那边,臣已经两天半没有诊过平安脉了,臣实在不能放心。请陛下恩准,允许臣现在给昭仪娘娘和小殿下诊诊脉。”
逄图攸道:“难得你的忠心和勤谨。那就准了吧。”
………………………………
第一〇三章 圣都·甘兹郡王入京(二)
管遄成了一时无两的风云人物。
一来,他精心照料云昭仪和喜饶小郡王,云昭仪产后迅速恢复,还没等到喜饶小郡王满月,云昭仪就已经光彩照人了,而且那时一种有别于生产之前少女青涩之光的另一种更加迷人的光彩。更令人惊奇的是喜饶小郡王。养的跟小老虎似的,胖墩墩、圆滚滚的,刚出满月,看上去已经像是出了百天的孩子似的,一双亮蓝色的眼睛已经很清亮了,就跟蓝色碧玺似的,看着就让人喜欢。也不爱哭闹,仿佛很懂事的样子。只要一看见逄图攸,小嘴就一抿一抿的,好像是在笑,喜的逄图攸每天都不想离开英露宫半步。
说起来喜饶养的壮实,还引出了一个典故。由于喜饶天生一双亮蓝的眼睛,因此宫里的人都叫他“蓝瞳大王”,但当然都是偷偷叫,有一次,两个内侍在英露宫的院子里聊天,说“咱们蓝瞳大王长的跟陛下一模一样的,就跟小老虎似的壮实”,恰被皇帝听到了。按律,奴婢们私下给嫔妃或者皇子起绰号,是“以下犯上”的大不敬,就是不被杖毙,也会被打板子、立即逐出宫去,俩内侍吓的魂不附体。可是万万没想到,皇帝竟然出其不意的没有惩罚他们,不仅没有惩罚,而且还很喜欢“蓝瞳大王”这个名字,连道“好好好”,还跟云姬说:“刚才你宫里两个奴婢叫喜饶‘蓝瞳大王’,说‘蓝瞳大王’长的跟我一模一样。蓝瞳大王这个名字,我觉得挺好听的。老百姓家的小孩子,取个好听好记的小名字,一个是图好养活,一个是自家人叫起来显得亲。蓝瞳大王,这个小名字,我听着就挺高兴的。我看就允许他们以后叫喜饶蓝瞳大王吧?你觉得呢?”皇帝这么好的兴致,云姬自然没有不同意的道理,笑着道:“陛下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