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族也都有了体现,这种多方下注已经有很多年历史了,哪怕革命时代也都是有这种思维,怪不得山东士族。
结果也都是果不其然,最终李唐获得了天下,然后山东士族扶持的人没有成功。可是山东士族也都不会这么算了,他们肯定会有自己的目的。这次房玄龄支持李世民去洛阳分裂大唐,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一旦李世民到了洛阳,必然需要依靠山东士族的支持,那到时候李世民也就自然摆脱了关陇集团的这个大框架。到时候山东士族进一步可以扶持李世民去夺取大唐天下,而退一步也都可以保证半壁江山。虽然也许大家还是一个大唐的旗号,可是事实上他的内核已经变化了。到时候如果李世民选择去洛阳,哪怕最终获得了天下,那大唐已经不动声色的换了一个统治集团。
所以房玄龄对于张超可是有不少的恶感了,因为张超破坏了山东士族的计划。可是杜如晦却不这么想,杜如晦认为虽然张超固然破坏了他们的计划,可是却保证了关陇集团的团结和统一。这样也就不至于演变成为自己的主公李世民脱离了关陇集团,这样维护了杜如晦的权势。一旦李世民选择脱离关陇集团,那杜如晦这个关陇集团在李世民手下的代表,那地位可就尴尬了。到时候,房玄龄的权力绝对大涨,因为李世民已经选择接受山东士族的扶持,脱离关陇集团了。到时候杜如晦这个关陇集团的人,还能够剩下多少权力,这个可想而知了。
所以杜如晦这次反而是帮助张超说好话了,因为张超维护了杜如晦和关陇集团的利益,让山东士族分裂大唐的想法失败了,这样杜如晦难得的帮助张超说好话。当然,杜如晦也不是因为张超维护关陇集团这一个理由,还有另一个理由也就是关陇集团虽然是士族,可是起源和山东士族不太一样。关陇集团起源于南北朝时期,他们很多人都和胡人混血了,而关陇集团的士族其实血脉很多都不太纯洁了。可是山东士族不同,山东士族却是一个誓死维护汉人血统的团体,他们看不起关陇集团这些胡汉混血的人,他们看不起关陇集团,甚至骨子里面都把关陇集团那些人当做了“杂种”,这样可想而知他们的关系自然不好。
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杜如晦自然也都是有些和张超表示亲近。张超其实心里面也都是有计划的,张超可以和关陇集团结盟,可是却绝对要对抗山东士族集团。关陇集团对于血脉的看待很淡,关陇集团因为起源于武夫,而武夫大多都是寒门出身。虽然他们后来也都成为了士族,可他们对于阶级的思维并没有那么的看重,并不认为阶级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可是山东士族不同,山东士族却是绝对认为血统决定一切,他们认为关陇集团是“杂种”,而认为寒门是“畜生”,他们主张血统决定一切,这样自然也就是和张超所代表的寒门注定是要走不到一起的。
因为这两个集团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不同,关陇集团是张超可以逐步团结的对象,可是山东士族却是绝对敌人,不死不休的敌人,没有任何妥协都可能。只要山东士族不放弃那种把寒门当做“畜生”,把以出身论命运,那张超也都不可能和他们调和得起来。可是,山东士族会放弃这种血统至尊的想法吗?显然不可能的所以,杜如晦也都没有打击张超的想法,反而对于张超有几分天然的好感,愿意进行一定程度的合作。
………………………………
64、东风骤起(下)
两仪殿里面,李渊把李世民和李建成打发走了,然后把张超留了下来。而李渊最后坐在椅子上面,闭上眼睛闭目养神。然后张超在旁边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因为李渊把李建成和李世民打发走了,留下自己这个外臣到底想要做什么。不过,既然李渊没有说话,那张超只能够留在这里,不能够擅自离开。不过,大概过了一刻钟,也就是十五分钟左右,李渊终于睁开了眼睛,然后开始和张超说话了。
“最近尚书右仆射萧瑀,侍中陈叔达,屡屡在朕面前说秦王好话,朕希望你去调查一下,他们为什么会帮助秦王说好话。去找出原因,然后把证据拿来给朕。”李渊说道。
张超差点大骂,这个李渊可真的是坑人啊居然让自己去调查两个宰相,真的认为自己能力太强了吗?萧瑀是尚书右仆射,是尚书省的名义上第三把手,相当于后世国务院常务副总理,并且加挂了常委的那种。而陈叔达是侍中,相当于后世人大委员长,这两个人可都是有资格在政事堂里面商议事情的宰相啊政事堂是朝廷高官商议事情的地方,而在唐朝能够进入政事堂商议事情,按也都是可以被称之为宰相了。唐朝的宰相是委员制的,凡是能够进入政事堂那都是宰相了。可是他们虽然不像是过去的丞相那么有权利,可是好歹也都是有商议的权力了。可是李渊居然让自己去调查他们,这个真的是让张超自找麻烦吗?
何况,张超当然非常清楚,尚书右仆射萧瑀和陈叔达早就和李世民穿一条裤子了。这两个都是在暗中支持李世民的,他们其实也都是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支持李世民。而在玄武门之变之前,也都是经常为李世民说好话,其实早就有了迹象了。这个张超当然知道,甚至不用调查也都知道了,历史典籍里面记载得一清二楚。可是张超能够说吗?这种事情其实不用多说的,李渊心里面其实早就知道了。只不过,李渊想要证据而已,没有证据李渊没有办法动他们。可是,哪怕有证据,那李渊能够动他们吗?人家也都是两个宰相,哪一个宰相身后不是有一大帮子的朋党亲信,然后代表了一个政治团体的利益呢?所以哪怕是李渊,也不是随便也都能够罢免宰相的。所以哪怕有了证据,那李渊又能够说什么呢?
“哎,朕只是不希望他们太过分了了。”李渊无奈的说道。
张超明白了,李渊之所以想要证据,并不是要罢免他们,只是希望告诉他们不要太过分了。可是,李渊现在其实也就是在拉偏架。李渊劝说他们两个不要太过分,其实不就是在帮李建成拉偏架吗?这两个宰相是支持李世民的,那李渊让他们收敛,那不就是在打击李世民吗?李世民可真的不太收到李渊的欢迎,几次李渊都是打击李世民,不支持李世民。都是作为自己的儿子,李渊怎么如此拉偏架呢?
“那是在想,朕为什么会屡次偏向太子是吗?”李世民问道。
而张超马上忍不住问:“皇上,太子和秦王,都是您的儿子,他们都是一时俊杰。你为何不能让他公平的竞争,每次都是偏向于太子呢?”
“看你的意思,你是认为朕处事不公,并且你也许心里面认为秦王比太子更优秀?”李渊问道。
张超马上回答;“臣不敢”
“是的,世民其实比起建成更优秀”李渊说道。
“那皇上为何还……”张超试着问道。
李渊马上说:“因为太子是嫡长子”
“嫡长子?”张超真的想不通,这个嫡长子就这么重要吗?
张超真的有些想不通,古人为什么会那么重视这个嫡长子的身份,非嫡长子不能够继承家业。张超不明白,这个嫡长子有什么用处。要知道在后世,所有儿女都是有继承权的,并不是什么长子次子就特殊待遇。而在古代,只有嫡长子才有继承权,而其他的儿子也都是不能够获得继承权。并且如果是嫡次子之类的嫡子,那还可以获得一些不错的身份,可是那些庶子就不行了,他们只能拿着一部分的财富离开家里面,自己去闯荡了。都是儿子,为什么把这个嫡长子看得如此重要,为此还设立了一套嫡长子继承制度。并且很多古人都把这个当做了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认为嫡长子的继承权是神圣的,任何人不能够侵犯,张超真的想不通啊
“你认为,立储应该是立长还是立贤?”李渊再次问道。
张超想都不想也就说:“应该立贤”
张超不认为凭借出生的顺序也就决定了继承权,在他心里面应该是完全凭借能力来获得继承家业的资格。这个也都是后世很多政治家族和商业家族一贯的做法,都是从几个儿子来选出一个最优秀的人来获得继承权,这样可以保证家业可以不受到衰落。可是在这个古代,立长和立贤都是有很多的支持者,不过绝大多数人都是支持立嫡长子。不过张超思维不一样,他是来自后世,自然想都不想也就说出了立贤,选择能力强大的人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