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改革家-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惜,他不是那种愿意改变自己的道德操守的人。”虞世南说道。

    “哦?怎么讲?”李世民问道。

    虞世南说:“秦王,你看看这首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足以说明他是一个非常坚定的人,他的意志非常的坚定,不是那种因为风险或者是威胁而能够改变自己的立场的人。他是一个坚强的人,再加上你看他发明这个字体,这个是方方正正,足以说明他是一个立场坚定,不是那种胆小怕事的人。”

    “嗯,有道理。字如其人啊!”李世民说道。

    李世民和虞世南都是书法非常好的人,他们都一定程度信奉一个说法,那也就是字如其人。张超的仿宋体字,方方正正,其实在虞世南和李世民的推论来说,那也就是张超也就是一个方方正正的人,不是那种奸诈小人。而再加上张超的这首《竹石》,那更是让他们坚定了这个想法,让虞世南和李世民都认为张超的品德非常不错,是一个为人正直,并且意志力很强大的人。

    “可惜,这种人居然不能够为我所用!”李世民叹了口气说道。

    而虞世南只能够回答:“秦王,想要让他为你所用,这个恐怕必须要秦王当了皇帝,这样才能够让他真正的为你所用了。而他说过,他只是尽忠于自己的职位,他只要努力做好自己的职责,而不是想着什么靠着讨好上司,或者是做一些歪门邪道升迁。而他的主要想法也就是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情,做好自己的每一个职责,这样他也就能够尽忠职守了。他不会投靠秦王您的,因为他眼里面只有自己的值守,而没有什么太子,也没有什么秦王。”

    “他的操守,非常不错!”李世民却也都不得不承认的说道。

    尽忠职守,虽然不是忠诚于皇帝或者主公,可是却某种程度来说也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人。张超这话,其实更是让李世民感觉一阵心动,因为那些口口声声说忠诚于主公,愿意为主公不惜一切的人,可是实际上有多少人背叛了呢?而张超虽然没有说什么会绝对忠诚于某一个人,可是却说出了尽忠职守的话,这话虽然没有那些忠诚于皇帝或者主公那么好听,可是却反而更真实,更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忠诚。至于说什么忠诚于皇帝和主公的人,那些其实没有多少个可信的,反而张超这个尽忠职守,让李世民却认为他比起那些别的“忠臣”来说更忠诚,因为他说话不浮夸,不说什么忠诚于主公,反而说尽忠职守,这个更能够能让人感觉真实。

    “好了,既然他是一个人才,那孤王以后能够成为皇帝之后,他一定会为我所用的。现在我们也就不考虑拉拢他了,不过却必须要维护好他的关系。他当初能够留在吏部任职,不就是封伦(字德彝,以字行)的建议吗?而封伦是我的天策府司马,我们天策府也算是对他有恩情了,所以应该能够维护好这条线。这种不论是治国才华,还是文学才华都非常优秀的人,千古少有啊!”李世民说道。

    “好的,臣一定努力,让封伦去帮助臣维护好他的关系!”虞世南说道。
………………………………

18、揣摩上意

    “张超主事,秦王想要征辟杜楚客为天策府功曹参军,根据杨尚书的安排,这件事情由你来办好了,你去负责考察一下这个杜楚客。”

    听了这个书吏的话,张超马上暗骂:“杨恭仁,真是一个老狐狸,居然把一个烫手山芋交给我?”

    张超当然知道这个征辟是怎么回事,在唐朝初期,很多高级的官员也都是可以自己进行招募官员。而这种制度叫做征辟,而他起源于汉朝的一套政治制度,由皇帝或者重臣来选拔一些有名望的人为官,而皇帝叫做征,重臣叫做辟,合起来叫做征辟。而在隋朝以后,建立了六部之后这种征辟也就越来越少了,因为隋朝的规定也就是九品以上的官员都要经过吏部,所以这种情况越来越少。

    可是到了隋朝末年的乱世,群魔乱舞,哪怕是唐朝内部也都对于人事制度管理非常宽松了。很多皇族、各路行军总管、行台尚书令等等各种高级官员也都有了征辟官员的权力。这样的情况其实非常不利的,他们能够自己招募官员,然后一步步的直接让自己党羽遍布官场。而这种情况肯定是非常不好的,毕竟手下官员也都能够自己进行招募官员,这个肯定是很容易形成自己的小势力。

    “天策府的功曹参军,这个不是秦王李世民的铁杆嫡系吗?他怎么还要送来我这里呢?”张超问道。

    “张主事,按照皇上之前的命令,秦王册封为天策府天策上将之后,也都可以自己开府建衙,他可以自己招募官员。而只不过是送来给我们吏部备案而已,所以我们吏部也就只是能够进行自己备案而已,一般来说没有权力干涉。”书吏说道。

    张超看着这份关于提升一个杜楚客为天策府功曹参军的建议,他心里马上小心了。因为别看这个时期比较小,可是却也都是非常要命的。以自己目前的职责负责是考察那些官员,查看他们是否称职的一个职位。而这个现在居然有人送拉了一份关于提升杜楚客官职的命令,这个涉及到了李世民的天策府,那这样肯定是要小心的。如果稍有不慎,那恐怕会面临一个非常要命的结果。

    毕竟目前李世民的天策府和太子李建成的东宫,还有李渊也都是三巨头互相合作,也在互相竞争。李渊只是占有了父亲和皇帝的大义优势而已,而李建成东宫官署,还有李世民的天策府,其实某种程度都是在为了未来取代李渊的那套行政班子而准备的。李建成和李世民都准备接受李渊的势力,这个也就是古代家天下造成的,因为李渊的势力可以被李建成或者李世民而继承,可是李世民和李建成却不会愿意被李渊收走势力。而他们三方面互相有斗争也都有合作,目前是合作大于斗争,毕竟天下尚未太平。

    可是斗争已经出现端倪了,毕竟现在国家都正在处于逐步统一天下的局势当中,所以内部的矛盾已经开始爆发了。这样引起了唐朝内部争斗,让大家也都开始逐步的酝酿和爆发。

    “大事大约,小事小心啊!”张超心里面想道。

    张超开始推想这个吏部尚书杨恭仁把这个命令给自己是什么意思,因为其实这件事情非常容易处理,简直是太简单了。别看这个涉及到李世民,可是事实上也都是非常容易解决的,只是当做没有发生过夜就行了。作为一个后世官员,对于当官有一套准备,那也就是所谓的“大事大约,小事小心”。因为凡是大事,都有相应的预案,都是可以按照预案来解决的。可是小事,那反而没有准备,来的突然,并且容易被人借题发挥。这个事情看起来简单,可是背后绝对有问题。很多时候,政治斗争都是由一个小时作为引子,然后引发出来了一大串事情。所以,凡是小事,反而要小心,避免被人利用借题发挥了。

    以吏部尚书杨恭仁的身份,完全可以做一个顺水人情,然后直接同意这个杜楚客为天策府的功曹参军也就行了,何必要如此复杂的让自己来处理呢?何况之前皇帝李渊也都说了,天策府可以自己招募官僚,这样也就是说吏部其实只是名义上审核,并没有权力驳回。何况这个涉及到太子和秦王的手下的亲信班子,那如果吏部尚书杨恭仁直接插手了,那会不会是有干涉人家皇子的情况?

    “杨尚书把这份公文交给你,让你来给我的时候,他说什么了吗?”张超问道。

    那个书吏马上说:“张主事,杨尚书含含糊糊说了一句,这个杜楚客喜欢做隐士,好像并不太热衷于为官。而既然他做一个隐士,那为什么还要为难他来为官呢?”

    “这个可是暗示,赤果果的暗示啊!”张超心里面想道。

    杨恭仁这话,其实也就是在通过书吏的嘴,来暗示张超让他直接驳回这个关于杜楚客的任命。可是这个行为,却严重的影响了和李世民的关系。如果杨恭仁敢把这件事情做了,按恐怕李世民会对他有意见,那个时候也许杨恭仁会被李世民恨了。可是杨恭仁还是这么直接的暗示张超驳回,那这样简直是出乎意料之外,这个杨恭仁立场有问题啊!

    张超作为后世人,非常清楚一个问题,作为管理人事的官员,政治立场首先只能够有两种。作为管理人事部门的一把手,要么也就是国家一把手的亲信,这样有利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