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改革家-第1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之前的权力划分,这六个博士分别分工,一个负责四门学里面教师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科举名额推荐,这个是权力最大的一个,被称之为首席博士。而另外分别有负责教学工作的,负责管理学风纪律的,负责后勤管理的,负责学生招录评审的,负责学术研究的。这六个人构成了日常四门学的管理,然后他们其实也就是一个后世常委会。

    可是张超的到来,打破了这个局面,张超是获得了皇帝诏书,然后获得了授权代管这个四门学。所以四门学的人都要听他的。从原来的集体领导,变成了张超的独自裁决,这样可以说是让那些人都非常不满。不过张超向大家承诺。管理方式不会改变,那这样大家也都感觉一阵轻松。可是张超却突然要调整分工,这样让大家还是有些意外。因为调整分工,那意味着重新划分权力,所以大家也都是感觉要小心了。

    “我建议,贾万春博士和宁松博士的分工互相交换一下。贾万春博士以后负责四门学的各种杂务管理,这些杂务非常庞杂。并且要涉及很多学生教师的日常生活,所以必须要由一位老人来管理。所以贾万春博士不妨去负责杂务后勤。而宁松博士年富力强。让他来负责教学,那是不错的一个选择。”张超说道。

    贾万春差点大骂出口,自己五十多岁的人了,居然让自己去负责后勤杂务要知道一所学校里面地位最低的也就是负责后勤的了。别看后勤负责财务等等,可是实际上却没有多少人重视。如果是政府部门负责财务,那也许很多人都会愿意去。可是在这种学校里面负责后勤,这个简直是把他排名最后啊学校是教学的地方,只有和教学有关的事情才是权力最重要的地方。可是张超居然让他去负责后勤,却让那个负责后勤的年轻人来负责教学,这样简直是在打脸了。

    “怎么能够如此,负责教务的事情,没有一名老师不能够负责。宁松太过年轻。不合适负责教务。”贾万春说道。

    可是张超却回答:“负责教务之事,万分重要,并且工作量非常巨大。每一个年轻的身体。那是不能胜任的。而贾万春博士你年龄大了,非常有经验,所以还是请你去负责后勤吧”

    “你,你安敢如此”贾万春怒道。

    “怎么,我负责为皇上代管四门学,连一个调整分工的权利也都没有吗”张超反问。

    “我是你的老师”贾万春说道。

    张超也都主动温和的说:“老师。公事是公事,私事是私事。我想老师您还是分得清的。”

    “哼”贾万春拂袖而去。

    张超看到了这个贾万春拂袖而去,也都平淡的坐了下来。因为他知道自己进入了四门学,那绝对是会和他们发生一定冲突的。如果不发生冲突,那才是奇怪的事情。自己当年虽然是他们的学生,可是现在已经不同,争权夺利上面,那绝对没有什么师生了。师生是私人关系,可是一旦到了公共权力,到了官场权力的争夺,那可没有什么师生了。

    张超首先调整了分工,算是对他们这些人进行一个下马威,让他们明白一下自己这个新来的“校长”可不是吃素的,是有尚方宝剑的。

    可是没有过多久,外面也就传来了一阵喧闹声,然后很多学生也都过来了。

    “让张超滚蛋reads;剑之狂”“让张超滚蛋,他那么年轻,凭什么当我们的师长”“是啊他三年之前,都是和我一样的学生,凭什么现在来当我们的师长”“是啊他年龄还没有我大,凭什么当我的师长呢”“让皇上另外选派一名四门博士过来,凭什么让一个四门学的学生重新回到四门学当师长”“当年张超和我们一样都是学生,现在凭什么过来当师长了”

    张超听了这个喊声,显然是知道有人故意以此为由给自己难堪了。而这个挑动学生的,除了那个贾万春还能有谁这些学生都是希望自己滚蛋,然后让皇帝再次派出一个新的博士过来,这样可以让他们能够接受的博士。

    张超出来了,然后主动问:“各位学子,你们在这里吵什么你们难道不知道,这里是大家读书的清静之地,你们如此大声喧哗,成何体统”

    “张超,你当年不过是我们的同学,现在凭什么来当我们的师长”“是啊你不过二十岁,凭什么来四门徐担任博士”“你自认为学问能够超过各位博士,能有很深的学问了吗”“当年你还是我的同窗,在经学还不如我,凭什么来当我们当博士”

    这些学生非常不给张超面子,显然是抨击张超了。这个时代的学生还是非常的傲气的。他们出身家庭都是中等以上的家庭,经济条件非常不错。而他们能有机会读书识字,那自然也就是非常的聪明。甚至唐朝政府对于百姓的思想控制还不是非常严格。所以很多人也都可以表达出自己对于四门学博士的不满。四门学这里是学校,哪怕是官府到学校也都摆脱不了学校的本质。所以这些年轻的学生都是充满了热血,他们对于张超这个年轻的“校长”非常看不惯。

    “各位学子,我算是听出来了,你们反对我当这个博士,无外乎有几种原因。第一种,也就是我的年龄。我今年不过二十岁。你们认为我不配当你们的师长吗”张超问道。

    马上有人回答:“是的,你比我们不少学生都年幼。凭什么来当我们的师长”

    “第二个,也就是对我的学问不相信。说我年轻,没有学问。甚至,还有人说我经学不足。不配当一个师长”张超问道。

    “是的,你才二十岁,能够有多少学问当年你的经学还不如我呢凭什么现在能来当我的师长”有人不屑的说道。

    张超反问:“那你们认为什么是一个优秀的师长”

    “至少要学问精深,年长。”

    在一般人的眼里面,只有学问精深和年龄足够大的人,才能够当自己的老师。这个也许是很多人都有的想法,如果向一个年龄不如自己,学术成就没有自己高的人请教,那肯定是非常丢人的。别说古代。在后世很多人都无法做到向一个比自己年轻不少,并且学术成就还没有自己高的人问问题。大人不好向小孩子问问题,高年级的学生拉不下脸来问低年级。而官职高的人不好向官职低的人请教。官职低的人不想去当官职高的人的学生,害怕别人说他谄媚。

    其实这种思想,早在古代也都有了。古代人选择老师,可不是后世那种一旦进入学校也就自然而然的当了老师。古代人选择老师,他们都是非常“挑肥拣瘦”的。不但要年龄比自己大,并且还是一副老教授的模样。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心服口服的认可他是老师。而自己平辈,或者是比自己年幼的人。他们都不可能去向他们学习。当年孔子讲究的不耻下问,到了魏晋以后早就被大家忘记的一干二净了。

    “既然各位也都认为我不能当大家的师长,那我也就说一下我对师的看法。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张超把后世唐宋八大家里面的韩愈的著名议论文师说给大家念了出来,然后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这个师说是后来韩愈为了纠正那种“耻学于师”的思维进行的纠正。在魏晋南北朝以来,无数学生都吃“耻学于师”,用一句后世的话来说也就是虽然对于问题不理解,可是他们却以向人请教为耻。他们认为向别人问问题是丢脸的,尤其是向那些学术成就不如自己,年龄不如自己的人进行询问,那更是丢人中的丢人reads;星际之鬼眼萌妻。他们早就把孔子的不耻下问都给忘了,都认为跟别人询问学术问题是丢人的事情。哪怕不懂,也要装懂,然后把问题埋在心里面,不去问别人。

    而想要他们开口询问请教,那是非常困难的,只有那些名家才能够让他们开口请教。他们不懂的问题也都不愿意去向那些懂得,可是却年龄身份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所以,这样的学习态度,那简直是一个坑,甚至流传到了后世啊韩愈写了这篇师说,也就是为了纠正这种思想的。

    “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张超念完了最后一句话。

    “此篇师说,是我和大家师生一起共勉,希望我们以后能够一起学习,而不要耻学于师,并且也都是让大家明白什么是师。所谓师,不过是先于别人闻道,并非是年龄较大。我们所谓师,应该是闻道于自己之前,而不是用年齿来作为划分。而术业有专攻,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